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新聞

為非遺注入“青春力量”,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名單公布

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真正傳承下去,如何為非遺注入“青春力量”?如何讓非遺傳承人減少一些后顧之憂?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真正融入當代生活?

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真正傳承下去,如何為非遺注入“青春力量”?如何讓非遺傳承人減少一些后顧之憂?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真正融入當代生活?

6月6日,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主辦的“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期間,主辦方發(fā)布了“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2023年度入選名單,并為入選首期計劃的20位青年非遺傳承人授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表示,青年傳承人扶持計劃是一個創(chuàng)舉,這一計劃有兩個核心: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這一計劃,專注培養(yǎng)非遺青年傳承人。

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熊繼軍、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胡雁等參加“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并致辭,主辦方同時發(fā)布了山西省十大非遺保護傳承優(yōu)秀案例。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據悉,“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于2022年發(fā)起。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下,首期項目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與中國光彩事業(yè)基金會聯合發(fā)起,龍湖公益基金會進行捐贈。項目旨在推動社會力量參與非遺傳承人才梯隊建設,促進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實現代代相傳,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和區(qū)域發(fā)展。計劃五年扶持100位45周歲以下的優(yōu)秀青年非遺傳承人,每年遴選扶持20人。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現場


“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2023年度共計806人申報,項目執(zhí)委會辦公室根據申報材料,經資格審查,確定有效申報共719人。進入候選名單的719人中,40周歲(不含)以下的超過半數,申報人整體技藝水平較高,具備較大成長潛力。經專家組初選、復選、面試及項目管理委員會審定,最終遴選出首批扶持的青年傳承人20人。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在致辭時表示,“非遺保護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傳承,關鍵是傳承人隊伍建設,而關鍵的關鍵又是青年一代的參與和成長?;诖?,中國非遺保護協會倡議發(fā)起‘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首期項目由中國非遺保護協會與中國光彩事業(yè)基金會聯合發(fā)起,龍湖公益基金會捐助支持。計劃將匯聚優(yōu)勢資源,幫助青年傳承人成長,引導他們在非遺傳承發(fā)展、 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方面起到引領示范作用,通過他們來影響更多年輕人,鼓勵和引導青年一代參與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中國非遺保護協會將廣泛團結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非遺保護,為青年傳承人提供更廣闊的舞臺和更廣泛的傳播,營造全社會關注青年傳承人的氛圍。 ”

首批入選的青年傳承人,技術與學術兩手都硬

據主辦方介紹,首期入選的20位優(yōu)秀青年非遺傳承人,呈現出整體年輕化且分布廣泛、技術和學術兩手都硬、守正創(chuàng)新與跨界融合、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的群體特征。

“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2023年度入選名單發(fā)布現場


首批20位傳承人,男性12人,女性8人,平均年齡40歲,其中還有兩位“90后”身影,年紀最小的是1992年出生的佐欽藏族金屬鍛造技藝州級代表性傳承人布澤仁。這批青年“帶頭人”隊伍富有活力與朝氣,充分展現了踐行使命奮發(fā)向上的狀態(tài)。此外,本次入選的項目涉及服飾、刺繡、金屬鍛造、陶瓷燒造、雕塑、漆藝、剪刻畫繪、編結和食品加工等類別,包含8個少數民族非遺項目,地域分布于華北、東北、華南、中部、西部的14個省、自治區(qū),入選傳承人具備廣泛性和普遍性的特征。

“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2023年度入選名單發(fā)布現場


20位青年傳承人中,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就有3人,分別是畬族銀器鍛制技藝項目傳承人林陵祥、滿族刺繡項目傳承人孫艷玲和高平繡活項目傳承人趙翠林,其余有?。ㄗ灾螀^(qū))級傳承人7人,市(州)級傳承人9人,整體技藝水平高,行業(yè)經驗豐富,已成長為非遺傳承的中堅力量。同時,本次入選者普遍具有大專和本科學歷,并出現了幾位碩士傳承人、博士傳承人的身影,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以往“重技能、輕文化”的傳承短板。以龍泉青瓷燒制技藝項目傳承人湯忠仁為例,本科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在研習工藝技法之余,又繼續(xù)在國美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以求完善知識體系與工藝水平。年輕一代的中國非遺傳承人,隨著知識結構層次的不斷提升,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正在打破“口耳相傳”的固有承襲模式。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非遺技藝的傳承,對于青年傳承人們,可謂任重道遠。當前很多非遺項目正面臨傳統技藝消亡、乏人問津的尷尬境地,如何在守住初心、承襲傳統的同時,做到順應時代、勇于創(chuàng)新,使寶貴的手工技藝傳承下去,是新一代傳承人共同面臨的挑戰(zhàn)。首期入選的20位傳承人,都在各自不同領域發(fā)揮所長,持續(xù)為非遺傳承注入“青春力量”。如1990年生的羌族刺繡項目州級代表性傳承人張居悅,除跨界合作一系列羌繡法式高定禮服及快手IP掛畫外,還與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合作“岷江百合”羌繡數字化動態(tài)呈現,身體力行以數字化賦能非遺的活態(tài)傳承。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據了解,此次遴選過程,在綜合考慮傳承人個人技藝水平和創(chuàng)新轉化潛力的同時,產業(yè)帶動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考評因素。入選的青年傳承人,大都通過培訓學員、建廠建館的方式,致力于產業(yè)賦能,帶動當地就業(yè),以非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以滿族刺繡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孫艷玲為例,二十年間培養(yǎng)學員共計17000多人,帶動就業(yè)10萬人,創(chuàng)造了幾千個就業(yè)崗位,打破了傳統刺繡“傳男不傳女,傳里不傳外”的傳承模式,形成了一支產業(yè)大軍;再如彝族服飾項目傳承人丁蘭英,多年來致力于傳承、挖掘刺繡文化,發(fā)展刺繡產業(yè),集中規(guī)模化幫助農村婦女、殘疾人提供就近就業(yè),幫助特殊群體實現增收致富。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如何解決非遺傳承的困境

活動發(fā)布當天下午,主辦方還舉辦了青年非遺傳承人座談會,首期入選的20位優(yōu)秀青年非遺傳承人在會上就非遺的傳承現狀與困境展開了座談。

青年非遺傳承人座談會現場


滿族刺繡傳承人孫艷玲在發(fā)言中表示,非遺傳承人也是記憶人,現在更加感受到自己也是責任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與營商團隊結合,如何與金融融合,如何解決缺少原創(chuàng)的問題?這些都需要解決?!币妥宸楉椖渴〖墏鞒腥硕√m英也坦言當下的困境,包括自主研發(fā)能力薄弱,品牌意識不強等問題。

苗族織錦技藝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甘小芝介紹,苗族織錦技藝的歷史已有幾千年?!拔壹业目楀\技藝從我高祖母開始一代代傳下來,到我這一輩已有五代的歷史,我從8歲開始便跟隨著母親開始學習,現在已經有快30年的時間了。目前我們苗族織錦技藝最大的瓶頸就是在成果的轉化上,因為我們要生存就必須要走入市場,但因為受限于文化水平和創(chuàng)新技術,致使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上缺乏認可度,消費群體比較狹小,規(guī)?;l(fā)展還存在很大難題?!备市≈フf,“入選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計劃后,對我們來說將會有更多的資源和更廣的舞臺,我準備好好抓住這難逢的機遇,準備以傳統服飾與現代文化的融合為突破口,尋求傳統文化發(fā)展的新路徑,讓傳統文化能有更強的生命力,有更光明的發(fā)展前景?!?/p>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知名民俗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發(fā)言說:“‘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是一項創(chuàng)舉,因為在當下年輕的傳承人是中堅力量,也代表著未來,從這個層面說,這項計劃既是培育,也是開拓。但是我們也應當注意,光有傳承人,沒有市場,沒有與生活的結合,沒有情感與匠心,非遺是很難傳承下去的。”

“錦繡山西 多彩非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青年傳承人作品展現場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總結時說:“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是一個創(chuàng)舉,這一計劃有兩個核心,一是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這一計劃,二是專注培養(yǎng)青年傳承人?!?/p>

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官方消息,“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未來將為扶持對象組織開展線上線下培訓、導師輔導、論壇交流、創(chuàng)作實踐、對接市場、社會服務,對青年傳承人及非遺項目進行全方位宣傳推廣。同時,青年傳承人也要接受年度任務清單,承擔社會責任,幫助更多人就業(yè)致富,帶動廣大青年群體關注和參與非遺保護與傳承。

附:“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2023年度扶持對象名單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