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劉文典喻釋做文章:注意“觀世音菩薩”就可以了

在西南聯(lián)大做教授時,有學(xué)生問他怎樣才能寫好文章,劉文典信口答道,“只要注意‘觀世音菩薩’就可以了”。

 

劉文典喻釋做文章:注意“觀世音菩薩”就可以了

以狂、傲、怪著稱的劉文典,很有學(xué)問,其在《莊子》研究上的成就,陳寅恪贊之謂“天下至慎矣”。而劉文典對做文章的見解,也極精妙。

在西南聯(lián)大做教授時,有學(xué)生問他怎樣才能寫好文章,劉文典信口答道,“只要注意‘觀世音菩薩’就可以了”。學(xué)生不解,他遂釋道:“觀”乃多多觀察生活,“世”乃需要明白世故人情,“音”乃講究音韻,“菩薩”則是要有救苦救難、關(guān)愛眾生的菩薩心腸。

這一形象通俗、深入淺出的比喻和解釋,令同學(xué)們恍然大悟,連說先生高明。的確,短短五個字,竟將做文章的要領(lǐng)闡發(fā)得大明大白。

魯迅說過,文章不“做”不行,太“做”也不行。劉文典把“觀”放在第一位,因為觀察、熟悉社會生活,乃是做文章或創(chuàng)作的不二法門。沒有生活積累,對生活沒有獨特的感悟,做文章無異于閉門造車,不是空洞無物,便是無病呻吟,或是八股的陳腔濫調(diào),那就面目可憎了。

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不曉世故人情,雖也可做出文章,但書生意氣,或天馬行空,易出偏差。尤其寫現(xiàn)實或歷史人物,不懂世故人情,更會差之千里,遠離真實、中肯。這樣的文章只能貽笑大方。

下筆講究音韻,則瑯瑯上口,文氣貫通,文章就有一種韻律美。字、詞、句、章,既要漂亮,又要精當。這蓋謂至文的意境了吧?

最根本、最重要的,還在作者要有“菩薩心腸”。這條要求看似簡單,其實標準很高。以文學(xué)創(chuàng)作論,文學(xué)即人學(xué),寫作為人生;做文章的目的之一,在“救苦救難,關(guān)愛眾生”,即為億兆庶民立言鼓呼,為民眾的福祉服務(wù)。劉文典此說,與一切自私的功利觀劃清了界線,匯聚人民立場、人文理念和博愛精神于一體,體現(xiàn)著有擔當?shù)拇蟠缺貞?。關(guān)注現(xiàn)實民瘼,刻畫人生變幻,凸顯人性之美,這樣的文章和作品才堪稱經(jīng)典。作為文章大家的魯迅、沈從文、陳忠實等,無疑都有一顆為民眾的赤子心。

過去奉文章為“經(jīng)國大業(yè)”,我看抬舉過頭,還是叫雕蟲小技吧。在教育普及的當下,不會作文的人很少,但做得一手好文章,總不如做個好人緊要。對多數(shù)人來說,做不出好文章不算丟臉,不做好人才是真坍臺。然于有志寫作、吃文章飯者,借“觀世音菩薩”五字涵納深意的箴言,值得記取并踐行。

《禮記》云,“能博喻,然后能為師”。喻釋做文章之道,劉文典的大師風(fēng)采宛在眼前。一個妙喻、幾句解釋,勝過大部高頭講章,不亦信夫!(文/樂朋)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