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焱老師導讀:
序言P1同時反對對大革命的妖魔化和神化,P3-4美國比英國更值得法國借鑒,P4上卷擔心多數(shù)人暴政,下卷擔心歐洲官僚的專制主義造成的民眾政治冷漠,P6托氏民主更多是指平等,而非現(xiàn)代意義上的選舉政治,P7現(xiàn)代與古代的本質差異就在于平等化深入人心,大革命帶來的想象的平等,P8平等與自由價值之間的緊張關系,身份平等而缺乏自由導致社會的個體化,P9個體化反過來強化中央集權,P9維系美國政治的三大因素:自然環(huán)境與資源、典章制度、政教習俗,其中政教習俗最重要,P10聯(lián)邦制度的優(yōu)越性,社團與中間權力(與孔飛力《中國現(xiàn)代國家的起源》做對比),P12啟蒙主義確立的平等、自由順應天意,但過于理想化。
上卷:
緒論:
P3美國的身份平等,P4權力等級的被打破,P5七百年歷史都在促進平等,P14國情的不同與民主的多樣化實施。
第一部分:
P24對美洲土著的介紹,P27對美國土著的貶損。
P32其他殖民地最初移民的邊緣人群構成與美國最初移民的有產教育階層構成,P35美國最初移民大多是全家移民,P36移民的中產階級成分與美國最初社會的均質化,P37美國殖民地的移民自組織形式,P41美國先有基層,再有上層社會,跟歐洲相反。
P48哈德遜河西南的大地主帶來貴族制,是一種脆弱的貴族,P50平分遺產制對美國平等化的影響,P53美國幾乎人人受過初等教育,無人受過高等教育,P55平等比自由重要,平等社會既可能帶來民主,也可能帶來極權。
P58選舉范圍的擴大與美國人民主權的深入人心。
P61鄉(xiāng)鎮(zhèn)一級沒有采取代議制,P62小事行政委員處理,大事要開居民大會,P63行政委員由居民大會選出,鄉(xiāng)鎮(zhèn)行政有十九個職能部門,大多由居民擔任,收入跟工作量掛鉤,P65鄉(xiāng)鎮(zhèn)的兩大特點:獨立和強盛,P72中央政府不管多開明睿智,都不可能處理社會生活中的一切細節(jié),P75分權帶來的公民的主人公意識,P76集權國家容易導致個體把責任推給政府。
P82憲法同時制約公民和立法機構,P86君主制下權力對法治的干預。
P94聯(lián)邦直接治理公民個體,而非各州政府,P99聯(lián)邦制能結合大國的力量與小國的自由,P102聯(lián)邦制的不足——兩種力量存在造成的制度的復雜性,聯(lián)邦政府的相對軟弱性,P106美國各州的同質性對聯(lián)邦制運行效率的幫助,P108美國周邊沒有強敵的地理位置對聯(lián)邦制有效運轉的幫助。
第二部分:
P111美國的政治制度不是民主國家的唯一形式,P112民主制的立法更具人民性,而貴族制的立法更精于立法科學,P113民主的優(yōu)點不是促進所有階級的繁榮,而是維護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P115英國公務員素質優(yōu)于美國,但采取貴族制的英國,卻沒有采取民主制的美國來得平等和均衡,P123美國的全民政治活動態(tài)勢,P126民主能給你平等和富足,但不能給國家力量,也不能賦予人高雅需求與獨特品味(重點段落)。
P129多數(shù)在美國近乎擁有無限權力,P131多數(shù)化的民主制度的固有缺點:立法和行政的不穩(wěn)定性,P133多數(shù)化的民主制度造成對少數(shù)群體的傷害,P134美國民主最大的弊端,并非軟弱性,而是其難以匹敵的力量,P138專制制度的物質暴力與多數(shù)化民主的精神暴力(重點段落),P141美國的言論自由與政治正確之間的張力,P142美國的共和政府比歐洲的專制君主國更加集權。
P144美國只有政府集權,沒有行政集權,中央政府事權畢竟有限,只限于少數(shù)主要事務,P145如果美式民主在傳統(tǒng)君主國建立,這樣的國家可能會支持行政集權,從而造成更為嚴重的專制,P148法學家因天性傾向于貴族和君主,又因利益傾向于人民,P154陪審制度的政治功能,對美國共和制的重要貢獻,P159陪審制度與人民主權,既讓人民實施統(tǒng)治,又教會人民如何統(tǒng)治。
下卷:
第二部分:
P168人民看重平等先于自由,沒有平等的支持,自由便無法建立,甚至專制也無法建立。
P173民主社會剛建成時,人與人的疏離和利己主義最為明顯,P174民主社會導致民眾在平等的狀態(tài)下,保持原先不平等時所激發(fā)的仇恨。
P175專制者歡迎原子化個人,P176美國人用自由來克服平等造成的個人主義。
P182美國的結社與民眾力量的集聚,克服平等帶來的個體化。
P185報刊與社團的高度相關,報刊之于民眾共同體的構建。
P192政治結社有利于公民福祉和心靈安寧,但無限制的政治結社會導致國家的無政府化。
P202對物質享受的愛好是一種中產階級的激情,隨著中產階級的壯大而膨脹和蔓延。
P206平等讓人完全陷入對合法享樂的追求,而再無其他追求與抱負。
P227平等讓勞動受到尊重,讓勞動致富的觀點深入人心。
第四部分:
P239平等造成的兩種傾向,或因個體獨立而無政府化,或因獨立而走向被奴役,后者更值得警惕。
P242個體平等導致政府成為唯一的權力來源,走向集權。
P248民主國家人民的情感和思想一致助推中央集權的產生。
P249自由先于平等出現(xiàn),則盡管中央權力會擴大,個體也不會放棄獨立,平等先于自由出現(xiàn),則平等的到來導致中央權力的頂點和個人權利的微弱,P252極端的中央集權會損害社會,長期來看也會最終削弱政府的力量。
P256歐洲很多國家次級政權的消失,導致統(tǒng)治者地位雖然不穩(wěn)固,但最高權力卻在加強,P260平等促進工業(yè)的發(fā)展,工業(yè)階級的壯大導致政府權力的增加,P265被壓迫階級想要自由以獲取平等,等逐漸建立起自由之后,卻無法再好好享受自由(重點段落)。
P269在平等的眾多原子化個體之上,聳立著一個巨大的監(jiān)護性政權,其功能和特征有如父權,P272用民主制度選出合適領導人的前提是:民眾要具備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
P273在身份平等的國家更容易建立起專斷極權的政府,P276民主國家比貴族制國家更需要報刊自由,P279提高個人地位,保持個人的獨立性、影響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民主時代的立法者要達成的首要目標。
P283平等造成的民眾的平庸化讓托克維爾擔心,P284平等盡管不那么高貴,但更加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