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北京的海淀區(qū)有一個六郎莊村,以出產著名的貢米京西稻飲譽京城。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這里還是綠柳婆娑,河渠交縱,一派水鄉(xiāng)景色。
2021-06-19
澎湃新聞“答辯”是一個圍繞歷史類新書展開對話的系列,每期邀請青年學人為中英文學界新出的歷史研究著作撰寫評論,并由原作者進行回應,旨在推動歷史研究成果的交流與傳播。
2021-06-18
澎湃新聞青銅大鼎歷來為國之重器,社稷象征,有銘文者,更用以稱揚先祖之美,明示后世之用。其中,青銅重器大盂鼎、大克鼎與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毛公鼎合稱“海內三寶”,此前一直分居三地…
2021-06-18
澎湃新聞“答辯”是一個圍繞歷史類新書展開對話的系列,每期邀請青年學人為中英文學界新出的歷史研究著作撰寫評論,并由原作者進行回應,旨在推動歷史研究成果的交流與傳播。本期邀請美國特…
2021-06-17
澎湃新聞1884年中法馬江之戰(zhàn)一結束,中英文報紙即報道詹天佑參加了戰(zhàn)斗,此一“事跡”后來被大肆渲染,但歷史學界對此一直有所質疑。
2021-06-17
澎湃新聞南宋半壁江山得以偏安,全賴江淮、荊襄、川陜三大戰(zhàn)區(qū)構筑的漫長防線。南宋以浙江、福建為政治核心區(qū)域,故江淮戰(zhàn)區(qū)屬于前衛(wèi),荊襄一帶策應東西,川陜一線就是邊疆。
2021-06-14
澎湃新聞清末民初,隨著封閉的國門不斷打開,很多“開眼看世界”的國人在勇于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學習的同時,也在通過對東西方文化的比較,重新定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坐標,甄別其中的精華…
2021-06-13
澎湃新聞人類骨骼考古(Human Osteoarchaeology)是指以考古遺址出土的人類生物遺存—骨骼(包括牙齒)為主要研究對象
2021-06-13
澎湃新聞“八股取士為中國錮弊文明之一大根源”?雍正間李洛說:制科之業(yè),始自前朝,三百年中,風氣屢變,大抵文本于六經。先儒者純粹典雅,如商彝周鼎,其精釆不可磨滅。
2021-06-11
澎湃新聞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的高峰,引發(fā)了一場亞非區(qū)域長達數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