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藍孔雀

特種禽類養(yǎng)殖技術 作者:北京市人民政府農林辦公室科教處,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農業(yè)科技信息研究所主編


  孔雀被譽為“百鳥之王”,原屬于觀賞型特禽,民間認為孔雀是吉祥、善良、美麗和華貴的象征。藍孔雀又稱印度孔雀,目前大多數印度教徒認為孔雀是圣鳥,因而大群飼養(yǎng),適應馴化至少有3000年。它不僅具有特殊的觀賞價值,也是一種肉質鮮美很有開發(fā)前途的肉用與藥用特禽,藍孔雀屬于非保護動物范疇,可供食用。我國藍孔雀于1987年引種繁殖,現已大量推廣。國內成立了20多個孔雀園,其中南京楊國清創(chuàng)辦的南京孔雀園7年來已接待觀眾近200萬人次,已成為現代化城市的一條人文風景線。

  一、孔雀的生物學特性與經濟學特性

 ?。ㄒ唬┥飳W特性

  1.集群性強

  在野生或家養(yǎng)下,自然選擇配偶,即一雄多雌(1:3~5),家庭式活動,在一定活動范圍內,集體采食與棲息,極少個別活動者,一旦丟失一只會吵鬧不休,對另群的個體不予采納。

  2.雜食性

  以植物性飼料為主,也吃蝗蟲、蟋蟀、蛾、白蟻、蛙、蜥蜴等動物。在圈養(yǎng)情況下可采食配合飼料——顆粒飼料或粉料。

  3.毆斗性

  在繁殖期間公孔雀間常因爭偶而發(fā)生劇烈毆斗,也常傷及母孔雀。

  4.叫聲

  公孔雀“哇—哇”聲拖腔長,叫聲似老鴉,甚不悅耳。

  5.行動敏捷

  腳強健,善奔,有一定高飛能力,在繁殖期間公孔雀有求偶行為并“開屏”,母孔雀也能用喙吻公孔雀的頭、臉部。

  6.性成熟遲

  22周齡開始性成熟。

  7.壽命長

  藍孔雀的壽命長約20~25年。

 ?。ǘ┙洕鷮W特性

  1.營養(yǎng)豐富

  藍孔雀肉蛋白質含量高達28%左右,遠高于一般禽類、蛙類、鱉、龍蝦和石斑魚,含多種氨基酸,配比極佳,屬優(yōu)質蛋白質,而含脂肪僅為1%,其中飽和脂肪酸僅占0.4%,鈣、鐵、鉀含量均高于鱉、蛇、石斑魚、穿山甲等各類動物。維生素A、E和B的含量均超過雞肝。藍孔雀肉熱量為4兆焦/100克,膽固醇少于50毫克/100克,遠低于一般禽肉和雞蛋,與蛇相當。骨鈣含量接近20%,磷為9%,鈣、磷比約為2:1,優(yōu)于牛奶,與人奶比例接近,也是優(yōu)質鈣源。孔雀蛋含水分65.6%,蛋白質12.1%,脂類10.5%,糖類0.9%,礦物質10.9%。

  2.高檔野味

  全凈膛屠宰率約為70%~80%,肉用藍孔雀肉質細膩,有獨特風味,用來炒片、炒絲、煲湯,香甜濃郁可口,色、香、味俱佳,是野味中之上品。

  3.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有“孔雀辟惡,能解大毒、百毒及藥毒”記載??梢娍兹傅慕舛竟πг诖┥郊字?,其藥用價值在現代醫(yī)學中也有廣泛的前途,孔雀渾身是寶。

  4.經濟效益高

  孔雀肉現市售40~70元/500克,雛孔雀150元/只,種蛋100元/個,年齡在1年左右的500元/只,2年的800元/只,3年齡孔雀1000~1200元/只,每只孔雀羽毛值380元,孔雀羽翎除供裝飾外,還可以制作羽毛畫、羽毛花等。

  三、藍孔雀品種介紹

  藍孔雀屬亞洲孔雀,分布于印度及斯里蘭卡。白孔雀是孔雀的白化品種。成年體重公孔雀7.5公斤,母孔雀5公斤。

  1.外貌特征

  藍孔雀和綠孔雀有一些差異,綠孔雀的腿、頸和翎羽較長,雌雄都有閃爍的金屬光澤,叫聲略低于藍孔雀。藍孔雀缺乏鞍羽。藍孔雀同種異性差異很大,雄性體羽光彩熠熠,身披翠綠色,下背閃耀紫銅色光澤,覆尾羽長1米以上,羽片上綴有眼狀斑,由紫、藍、黃、紅等構成,屏開時光彩奪目,真可謂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雌性羽色灰褐,無尾屏,無距。

  2.生長速度

  藍孔雀生長速度快,作為肉用特禽很適宜,經濟成熟期為8個月(見表1)。

  表9-1藍孔雀的生長速度(單位:克)

  日齡體重日齡體重166.1535380.00574.0840479.171090.5345570.8315126.4460587.5020178.88801250.0025264.001402350.0030284.40

  3.有抱性

  母藍孔雀有抱性,一年可產蛋20~30個。蛋殼厚而結實,呈乳白色、棕色或黃色,無斑點。蛋重120~140克。一般每隔1日產1個蛋,多在早晚產蛋。每年8~10月間換羽,10月份后大部分羽毛換齊。公藍孔雀尾屏依年齡和體質不同,需要11~12個月才能長成。

  三、飼料和飼糧配方

  藍孔雀的飼糧有傳統(tǒng)的飼料和配合飼糧之分。

 ?。ㄒ唬﹤鹘y(tǒng)的飼料配方

  混合飼料由玉米粉30%、高粱粉10%、豆餅20%、麩皮10%、大麥渣22%、魚粉4.5%、骨粉3%、鹽0.5%組成。補充飼料有骨粉、碳酸鈣、貝殼、微量元素及多種維生素。青綠飼料須切碎拌喂,也可單獨飼喂。粒料為常備飼料,麻子、蘇子等油料作物為冬季的補充飼料。在繁殖期、換羽期或育雛期要適當多喂一些維生素B1、B2和維生素E以及貝殼粉、骨粉等礦物質飼料。

 ?。ǘ┈F代飼糧配方

  國內不少飼養(yǎng)單位已自行配制藍孔雀配合料,現提供2個藍孔雀的飼糧配方供參考(表2,3)。

  表9-2藍孔雀的飼糧配方(1)(單位:%)

  飼料種類幼齡中齡大齡種藍孔雀玉米30386048全麥粉1010-5麩皮2.64.68.55高粱33-2豆餅25211820大豆粉18-5魚粉121088酵母5332骨粉11-2貝殼粉1122.5食鹽0.40.40.50.5

  注:1、每個配方外加維生素20克/100公斤,微量元素100克/100公斤。

  2、引自廣州市英吉利實業(yè)有限公司資料。

  表9-3藍孔雀的飼糧配方(2)(單位:%)

  階段玉米高粱豆餅大豆魚粉雞蛋骨粉酵母食鹽麩皮幼齡(1~45天)38320101010240.5-中齡(1.5~6月齡)4531868-440.510青年(6~22月齡)4610200.5--4-0.515成年休產期531018---5-0.515成年產蛋期45-15-10-550.58

  注:引自《中國特種養(yǎng)殖信息資料》

  目前國內也有些飼養(yǎng)單位在育雛階段飼喂肉用仔雞前期配合料,最好為碎裂顆粒料,效果更好,繁殖期公孔雀可飼喂蛋雞高產期飼糧,而休產期喂育成期蛋雞飼糧即可。

  四、繁育技術

  藍孔雀迄今為止尚缺乏品種標準與生產指標,但可根據外貌、體重、生長發(fā)育、產蛋量、孵化率等性狀進行選擇。在生產實踐中一般都選擇健康、羽色鮮艷、腳有力、趾不彎的個體。應進行編號,以防近親交配。為此,應向不同單位引進具有不同血統(tǒng)的種藍孔雀,索取系譜資料。藍孔雀與綠孔雀可以雜交,其雜種后代完全能育。

 ?。ㄒ唬┓敝称?br/>
  藍孔雀的繁殖期有強烈的季節(jié)性,一般在6~8月份。但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繁殖期往往可提前和延長,從而延長了產蛋季節(jié)。

  1.發(fā)情與求偶

  成年的藍孔雀,特別是公孔雀常常追逐母孔雀,并將華麗奪目的舵羽上的覆羽(200根以上)通過皮肌的收縮,高舉展開如扇狀,俗稱“開屏”,并且不斷抖動,索索作響,并可多次開屏,每次長達5~7分鐘之久,且左顧右轉,翎羽上的眼狀斑反射著光彩,引得母孔雀頻頻接近公孔雀。在群養(yǎng)情況下,為爭配偶常引起劇烈毆斗,有時已發(fā)情的母孔雀被公孔雀追得無奈而致受傷。

  2.交配

  公母配種比例為1:3~5,母孔雀交配15天后開始產蛋,為此要在角落處挖一沙坑,放好沙供其產蛋用。應有專人值班揀蛋,免發(fā)生食蛋癖或誘發(fā)抱性。

  (二)孵化

  分為自然孵化與人工孵化兩大類。

  1.自然孵化

  最好利用抱性強烈的烏骨雞及土種草雞來代孵,并用醒抱藥催醒有抱性的母孔雀。一般體型小的抱雞只能每次抱孵4~6個孔雀蛋。在孵化期間,將抱雞每天上午、下午定時放出或抱出2次,進行排糞,同時供應飲水和谷粒,約15分鐘后抱回繼續(xù)孵化??兹傅姆趸跒?6~28天,其中于第7、14和21天分別驗蛋。

  2.人工孵化

  凡孵禽的電孵機,只要將孵化盤按孔雀蛋的尺寸改制后即可孵化。按常規(guī)消毒種蛋與孵化設備。孵化工藝基本相同。

  (1)溫度平面孵化器內溫度38.5~39.5℃,立體孵化機內溫度37.5~38℃。孵化室內溫度維持在24~27℃。出雛期溫度下降0.5℃,至于采取恒溫孵化(分期入孵)或變溫孵化(一次入孵)由入孵者據生產而定

 ?。?)濕度相對濕度維持在60%~65%,出雛期最好采用70%,孵化室相對濕度保持65%~70%。

  (3)翻蛋頭7天最好每隔半小時到1小時翻蛋1次,第2周1~2小時翻蛋1次,以后每3小時翻1次蛋。出雛前3天落盤后停止翻蛋。

  (4)晾蛋一般不超溫可不晾蛋,中后期每天可晾蛋15~20分鐘,晾至30℃時(眼皮感覺不熱)為止。由于孔雀蛋蛋殼較厚,開頭幾天溫度與濕度不能偏低,后期通風與濕度也應高些,才能正常出雛。

  五、飼養(yǎng)管理工藝

  藍孔雀由于馴養(yǎng)時間不長,且無科學規(guī)范,今據有關飼養(yǎng)單位經驗,簡述于后。

  (一)孔雀舍

  凡作為“孔雀園”方式供參觀用,則要有自然環(huán)境或人造自然環(huán)境,使孔雀有較大的活動空間,襯托出一種美的氛圍,并盡量人鳥親和,供拍照、飼喂之用。而作為種用孔雀的場地為小群飼養(yǎng),以便于管理。作為商品用孔雀場,當視規(guī)模而定場舍大小。一般孵化室、育雛室要求能冬暖夏涼。種孔雀則可粗放些。至于場地應高燥,排水良好。

  一般設備與家雞相同。

 ?。ǘ┯r期的飼養(yǎng)管理

  育雛期為2個月。初生孔雀為黃褐色絨羽,頭頂及背部略深,腹部色淺,飛羽為黑褐色。一般都采用人工育雛法,1~20日齡采用網養(yǎng)或籠養(yǎng)。每個網架長250厘米,寬200厘米,底網高60厘米,室內外均設棲架,應提倡籠育,可利用雛雞用籠。

  1.籠育雛溫度與濕度

  1~10日齡34~38℃,11~20日齡28~26℃,21~30日齡26~24℃。以后羽毛增多,可以與室溫相同。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

  2.飼料與飼喂次數

  藍孔雀飼料與飼喂次數可參見表4。

  表4傳統(tǒng)飼料與飼喂次數

  日齡日喂次數飼料1~104熟雞蛋、粉料、青綠飼料、面包蟲、補充飼料

  11~303熟雞蛋、肉沫、粉料、青綠飼料、面包蟲、補充飼料31~602-3與上同。再加玉米渣、高粱等

  3.管理

  每群飼養(yǎng)量以40~50只為宜,隨日齡增加而降低飼養(yǎng)密度。采取自由采食和飲水。保持環(huán)境安靜,防止驚群。并建立信號條件反射以便于管理。定期消毒、驅蟲和防疫、滅鼠、防獸工作。及時隔檢病雛。

 ?。ㄈ┯善诘娘曫B(yǎng)管理

  育成期是指61日齡至成年(2年)前生長階段。育成舍的室內約占1/3面積,運動場網高5米,室內外設棲架,飼養(yǎng)密度為20只/100平方米。飼料以純合顆粒料最好,每天喂2次,青綠飼料喂2次,應定期檢測體重。如作為商品肉用仔孔雀,飼養(yǎng)8個月齡后能達到3.5~4公斤,便可上市。

 ?。ㄋ模┏赡昶诘娘曫B(yǎng)管理

  孔雀成年期是指2年以上產蛋期的孔雀或休產期的孔雀。種孔雀舍每欄公母配比為1:3~5,欄舍面積為5米×10米,室內外各半,網高5米。網孔為1.5厘米×2.5厘米,運動場上應種植遮蔭植物。飼喂定時定量,保持安靜,注意清潔衛(wèi)生。

 ?。?)春季管理在繁殖季節(jié),活動量大,采食量也大,應及時調整飼糧,注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飼料。在角落處設產蛋箱(鋪墊沙子或軟草)。

  (2)夏季管理氣溫高、多雨、濕度大,采食量頓減,產蛋量下降,并逐漸停產。應多喂精料量,增加青綠飼料,防止霉變。做好清潔衛(wèi)生和防暑降溫工作。

 ?。?)秋季管理雖秋高氣爽,但氣溫下降,光照縮短,又值孔雀正常生理換羽期,飼糧中要減少或停止油料飼料。應在換羽期間采取強制性換羽,可以有效地縮短自然換羽天數,另外可以獲得優(yōu)質價高的羽翎,可通過對水、飼料和光照的適當控制,并突然改變其生活環(huán)境條件,以達到整齊換羽的目的。也可在不限制飼喂的條件下,酌喂氧化鋅添加劑(當含鋅量達至20000~50000毫克/公斤時,應先個別做試驗后再采用)??墒箍兹?~10天后加速換羽,夜間可試拔主翼羽、覆尾羽,如能輕易拔除則拔羽,拔不動則不要拔,50%羽毛脫落或拔除時,則應停喂鋅添加劑。也可使用肌注2500~5000國際單位睪丸酮和5~10毫克的甲狀腺素,被肌注母孔雀變得遲鈍和不愛活動,個別還出現“企鵝”姿勢。經3~4天后癥狀消失,

  一般于注射后第2天停產,至5~7天幾乎全部脫落,并開始迅速長出新羽束。此方法同樣要做一些活體試驗后應用。另外在飼糧中要增加動植物蛋白質和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的含量,促進羽毛生長。做好越冬準備工作。

 ?。?)冬季管理天氣寒冷,除做好御寒保暖工作外,在飼糧中增加谷粒和油料種子量。地面可鋪些墊料,保暖的同時注意通風。在休產季節(jié)進行防疫與防治寄生蟲病工作。

  六、常見疾病防治

  藍孔雀有相當強的適應性與抗病力,但在環(huán)境條件與飼養(yǎng)管理欠理想時,也容易患白痢病、禽霍亂、球蟲病、蟯蟲病。有些地區(qū)還發(fā)生過雞新城疫、禽痘、馬立克氏病等。由于缺乏嚴格規(guī)范的免疫程序,很多是套用雞的免疫程序,因此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平時要定期搞好清潔衛(wèi)生,投喂驅蟲藥物,有條件測定孔雀體內抗體后再進行免疫工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