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5.《小王子》

一生必讀的60本書 作者:張玉斌,王晶編著


  一本值得你一生閱讀并去體會的書一則關(guān)于生命與生活、愛與責任的寓言愛、力量、熱誠的真諦所在

  20世紀50年代世界10部杰出文學作品之一《林肯傳》的作者卡爾。桑德堡最喜愛的書之一臺灣著名作家三毛下葬時指定的三本書之一

  世紀之交,法國人舉辦了一次20世紀最佳法語圖書評選活動。出乎人們意料,最終脫穎而出摘得桂冠的是飛行員作家圣??颂K佩里初版于1943年的哲理童話《小王子》,一本區(qū)區(qū)數(shù)萬字、不過百余頁的小書。

  《小王子》是一本與《圣經(jīng)》同樣暢銷的世界名著,在全球范圍內(nèi)被翻譯成42種文字。1993出版50周年時,法國政府以其作者圣??颂K佩里的肖像發(fā)行50元錢券紀念他。很多近代有名的作家均認為自己在寫作上受這本書的影響很大。

  喜歡《小王子》,好像不需要理由,只要你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快樂和不快樂,這樣的執(zhí)著或是放棄。無論你是孩子、大人,無論你的教育程度、職業(yè)、性別和國籍如何,閱讀這本書,你一樣可以會心微笑;無論你的身份如何,你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讀它;無論你的心情如何,你都可以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讀它,從小到大,從任何側(cè)面,你都可以得到不同的感受,這是一本值得你一生閱讀并去體會的書!

  我說《小王子》是一部天才之作,說的完全是我自己的真心感覺,與文學專家們的評論無關(guān)。我甚至要說,它是一個奇跡。世上只有極少數(shù)作品,如此精美又如此質(zhì)樸,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幾近于完美,卻不落絲毫斧鑿痕跡,宛若一塊渾然天成的美玉。

  --著名哲學家周國平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jīng)是孩子;所有的大人也都再也變不回孩子,所以他們只有閱讀《小王子》這樣的童話。所有關(guān)于人類的美好的感情:夢想、美麗、善良、理想、憂傷、希望……這里都有;所有關(guān)于大人們的執(zhí)拗、固執(zhí)、貪婪、任性……那些失卻了本真的生活樂趣的大人們的言行,都在這里得到反思--不是沉甸甸地足以把人壓垮甚至逼瘋的"生存還是死亡"式的反思,而是一種安慰、一種自嘲、一種真正的"心靈雞湯"--不像真正的雞湯那么油膩,但營養(yǎng)比雞湯豐富。

  --著名作家默非

  如同西藏的藍天能夠讓人熱淚盈眶、使人渴盼回到大自然的原初一樣,《小王子》能讓我們猛醒和震驚,帶我們回到人性的原初。這真的是一個"純粹人類的故事",細細讀來,你就會為它深邃的思辯性和哲理性而著迷,《小王子》就是這么美好。--青年作家田夏

  遙遠星球上的玫瑰

  如果命運暗示你注意一件事,你最好就去注意它,這樣必定會有所收獲。近來命運連續(xù)三次暗示我,要我注意法國作家圣??颂K佩里的《小王子》這本書。

  先是前段時間太太的一位朋友偕其加拿大男友羅伯特來訪。面對書櫥里的幾百種世界文學經(jīng)典作品,我問羅伯特最喜愛的是哪一種。他一排排仔細看過,最后抽出其中一本很薄的說:"Thisone,theLittlePrince!(就這本,《小王子》!)"口氣肯定,不容置疑。他沒選舉世公認的名著,獨獨看中這本不足百頁的小書,我當時有些暗暗驚訝。

  而后讀到一篇紀念臺灣女作家三毛去世十周年的文章。也許是因為三毛生前曾去過撒哈拉沙漠--小王子降落地球的地方,文中提到她平生最大的夢想,就是像《小王子》里的那個孩子那樣,到一顆遙遠的小小星球上,孤獨享受生命,獨守一棵玫瑰花。

  再就是不久前,聽法國文學專家金龍格先生說,前些天復旦大學教授、他的恩師林秀清女士溘然長逝。林女士終身未婚,膝下無嗣,留給世界的是幾十種法國文學作品中譯本,我案頭上的《小王子》就是其中之一。

  其實對圣埃克蘇佩里,我并不陌生,幾年前曾約馬振騁先生譯過他的《空軍飛行員》。早就耳聞圣氏的《小王子》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部經(jīng)典,可多年來自己就像書中譏諷的點燈人那樣,整天忙于一些"正經(jīng)事",居然就沒想到從頭到尾好好讀一遍。如今命運已經(jīng)給了我三次暗示,我要是再不讀,很有可能會辜負命運的期待,永遠錯過它!

  聰明的小王子為了尋找快樂,離開了自己的小小星球和星球上惟一的一朵玫瑰花,去探訪其他的星球。他遇到了國王,國王治下沒有任何臣民,卻任命他為司法大臣,審判小王子自己;他遇到了自負者,自負者懇求他雙手對拍,為自己見到世上最美也最聰明的人而歡呼;他還遇上了點燈人和學者……最后,小王子降落于撒哈拉沙漠,來到地球上,遇到了一只狐貍……

  這雖然是一部童話,卻是寫給成年人看的--在童話前面的題辭中,作者把本書獻給一位成年人。童話里所包含的詩意、情感和想像力是那么動人,雖經(jīng)文字轉(zhuǎn)換,依然時時可以觸及讀者的內(nèi)心,不需要理性概括,也不需要教化訓導,人類的智慧像星辰一樣閃爍,如玫瑰一般吐露芬芳。

  不知道時隔半個多世紀后,世上的國王、自負者、酒鬼、商人、點燈人和學者,還有所有其他成年人,有誰真正明白孩子的智慧,因而不再那么狂妄、偏執(zhí)和貪婪?(佚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