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8.《神曲》

一生必讀的60本書 作者:張玉斌,王晶編著


  具有巨大的思想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偉大詩篇

  有史以來第一次表達了帶有新時代特征的新思想和新世界觀

  震撼世界的10本書之一

  影響人類文化的經典著作、人類歷史上的優(yōu)秀史詩

  1986年法國《讀書》雜志推薦的理想藏書

  《神曲》是意大利詩人但丁在被放逐期間寫的一部長詩,是詩人的代表作。詩人采用了中世紀流行的夢幻文學形式,描寫了一個幻游地獄、煉獄、天堂三界的故事。《神曲》是一部奇書,但丁因之而成為世界四大詩人之一,但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對它都是敬而遠之的,原因在于大量象征和比喻的運用,以及典故的層出不窮。有人斷言,沒有人能讀懂《神曲》。如上因素導致今天的年輕人不敢去看《神曲》,惟恐自己的淺薄會褻瀆了這本著作。其實,《神曲》的解讀雖非易事,卻也不難。

  創(chuàng)作《十日談》的大師薄伽丘對《神曲》推崇備至,在作品前加上“神圣”二字。后世許多詩人、畫家、音樂家從《神曲》中汲取創(chuàng)作的養(yǎng)料,并在《神曲》藝術形象魅力的鼓舞下,創(chuàng)作出杰出的作品,如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就是仿效《神曲》的形式,而歌德的《浮士德》則更有異曲同功之妙。

  但丁的《神曲》直接促成了意大利民族語言的形成,在歐洲文學史上承上啟下,繼往開來,不愧為曠世奇作。

  意大利是第一個資本主義民族。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xiàn)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恩格斯

  《神曲》為文藝復興時代文學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它一向被譽為“中世紀的史詩”,并對后來的世界文學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世界文學史》

  《神曲》的偉大價值在于以極其廣闊的歷史畫面,反映出意大利從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的轉折時期的現(xiàn)實生活和各個領域發(fā)生的社會、政治變革,顯示了爭取人格獨立的人文主義光芒。

  ——《意大利文學簡史》

  人的肉體與精神之間那種微妙關系,在《神曲》這部詩篇中探索得如此之深,可說是經典文學中的奇觀。

  ——著名作家殘雪

  但丁是具有造型感的天才,在《神曲》中他運用想像的目光把事物看得那樣清晰,從而用鮮明的輪廓把它勾畫出來,即使是最隱晦、最離奇的事物,他描繪起來,都仿佛是對著眼前現(xiàn)實中的事物一樣。

  ——德國著名詩人歌德

  但丁的《神曲》

  但丁的一生和他的時代一樣混亂,這也許可以說明為什么但丁的杰作會成為現(xiàn)存詩篇中最整齊的長詩。在但丁有生之年,他的故鄉(xiāng)佛羅倫薩和意大利大部分的地區(qū)一樣,一直在黨爭中動蕩不安。這段期間,但丁擔任的是官吏與宣傳者的角色,但并沒有很成功,因為在1302年,他就被放逐了。從此直到但丁去世,他一直漂泊于意大利各地,寄居于各宮廷、邸宅之間,遍嘗放逐的苦味。

  以我們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但丁的感情生活似乎相當單純穩(wěn)定。據(jù)他自己所說,九歲那年,他遇見了小女孩貝德麗采,直到九年后,才再度見到她。不久,貝德麗采就成為但丁想像力的源泉。在《神曲》第三部“天國”的最后一章中,但丁和一位坐在神旁的仙女之間的關系,正與但丁初見貝德麗采的情景相仿。

  但丁稱他的長詩為喜劇,因為全詩始于地獄——災難,而終于天堂——幸福。誠如但丁自己所說,《神曲》全詩是以四層意義撰寫,不斷出現(xiàn)“寓意”與“象征”。這不只是但丁的偏好,同時也是他思想結構的一部分。詩中也常常論及當時的時事問題,因為但丁是少數(shù)如我們今日所謂利用報章材料撰寫作品的偉大作家之一。

  艾略特在他著名的論文中曾說,要欣賞《神曲》,應直接躍入詩中,而不必太重視,甚至根本不重視其象征意義,也許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可以立刻領會全詩雄偉的構想。《神曲》是敘述人類地面上生活的故事,可是,但丁卻想像出地獄、煉獄和天國,借以把我們地上的狀況鮮明地刻畫出來。我們多半住在悲慘的地獄里,也像煉獄的居民一樣,為自己的罪行而受罰,借此獲得救贖。如果擁有但丁的強烈信念,以及但丁的導引者,理性作用人格化的象征——詩人維吉爾的引導,可以借信仰而進入“天堂”篇所描繪的至福之境。雖然但丁著述的動機是因他自己的時代而發(fā),書中有許多流行于當時士林之間的故事,但他強烈的道德觀念已深深注入本世紀敏感讀者的腦海。但丁對人性的忠誠,不下于現(xiàn)代任何小說家——其忠于人性的程度是不容置疑的。

  《神曲》全篇以詩的形式向我們展開,其所蘊含著的偉大的詩性想像力,既清澄、凝聚而又確鑿。簡潔正確是但丁想像力的本質。他不僅能創(chuàng)造鮮明的印象,更不斷地創(chuàng)作出足以傳達其真正意義的最適切的鮮明映象。即使在普通譯本中,我們也能感受到,但丁還是一位偉大的畫家。同樣,我們也能意識到全篇強勁、完整而又均衡的構造,并由此斷定,但丁也是一個偉大的建筑師??死蝾D。費迪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