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陵廟中有一座大的道院,如今騰出來一部分作為李闖王暫時居住的地方。一部分隨來的親將和標(biāo)營親軍都在大廟的兩廊和山門下歇息。門外有一條東西小街,有幾家小飯鋪,在通往龍門和洛陽的官道旁也有飯鋪,如今都駐扎著李闖王的標(biāo)營親軍。所有戰(zhàn)馬,在溜過一陣之后,都掛在柏樹林中和小街后邊喂草料。再往東邊,在東西小街的盡頭,還有許多帳篷,駐著一隊騎兵,是袁宗第派駐此地拱衛(wèi)闖王行轅的。他們于昨日上午就來了,打掃了廟里廟外,又為闖王的親軍準(zhǔn)備好柴草。龍門又名伊闕,自古是軍事要道,袁宗第也派有少數(shù)人馬駐扎。從關(guān)陵前邊望去,可以望見龍門北頭小街上露出來一面紅旗,而伊水東岸的香山腳下也有一片帳篷和幾面隨風(fēng)招展的紅旗。
早飯早就準(zhǔn)備好了。闖王等漱洗一畢,就坐下去吃早飯。在吃飯時候,他向軍師問:“那從潼關(guān)進來河南的一股變兵可接上頭了?”
獻策回答:“因為他們提前奔進洛陽,我們來不及派人接頭。不過袁將軍已暗中囑咐我軍在洛陽城中的細(xì)作,散布流言,然后勾引這一支變兵獻城投降。”
闖王問:“散布的什么流言?”
“只說河南巡撫與陜西總督都有上奏,奉旨:‘著將為首十人捕獲歸案,裊首示眾,不得寬縱!’還說王紹禹已奉巡撫密檄,擬于洛陽解圍之后,遵旨拿辦,不許一人漏網(wǎng)?!?br/>
李巖說:“按道理講,陜西總督與河南巡撫題奏上去,有圣旨下到開封,再由開封密檄洛陽防守總兵,來往頗費時日。說王紹禹現(xiàn)在已接到巡撫密檄,恐不可信?!?br/>
獻策笑了起來,說:“足下,你這是書生之見,洛陽百姓和潼關(guān)叛兵卻不會如此看的。如今兵荒馬亂,謠言叢生,任何無根之言都容易被人輕信。何況那幾百殺官叛兵,正在疑神疑鬼,聽風(fēng)是雨,無事尚且驚慌自找,一聽這個謠言,豈有不信之理?等他們能夠冷靜剖析,知是謠言,那已經(jīng)是破洛陽多日以后的事了?!?br/>
聽獻策這么一說,大家也笑了起來。正吃飯間,袁宗第又派人飛馬前來稟報:偃師縣已經(jīng)于昨夜一鼓而破,未損失一兵一卒?;钭搅素澒傩烊仗?,在衙門前邊斬首,同時殺了縣丞白世祿、訓(xùn)導(dǎo)劉恒等三四個民憤較大的人,對平民秋毫無犯。大家聽了,知道一切都遵照闖王將令,馬到成功,十分高興。
吃畢早飯,李自成同宋獻策等重新洗手,到大殿中向關(guān)公焚香禮拜,然后看了看大殿后邊的冡子,又向當(dāng)家方丈詢問了這廟宇的歷史和近來的香火情形。他已經(jīng)知道李過尚未來到洛陽城外,而劉宗敏、袁宗第和個金星今天上午又率領(lǐng)一支騎兵去洛陽城周圍察看,所以他決定趁此機會讓隨來的將士們在此地休息半天,并吩咐中午這頓飯到未時以后吃,好使大家多睡一睡。他自己十分疲乏,一躺下去便很快睡熟了。
但是他們只睡了一個多時辰,全都醒了。眼看著就要攻破洛陽,大家都懷著興奮的情緒,考慮著許多問題,不肯多睡?,F(xiàn)在離吃午飯的時間還早,李自成帶著宋獻策和李巖等出廟走走。他們先在關(guān)陵的小街上看看,遇到一群小孩子在一輛空牛車上玩耍,有一個十來歲的孩子領(lǐng)頭唱道:
吃他娘,穿他娘①,開了大門迎闖王。
闖王來時不納糧!
?、俪运铮┧铩@是河南群眾的口頭語,意思是沒吃的,沒穿的但用的是謾罵口吻,表現(xiàn)了群眾的怨怒感情。
mpanel(1);
闖王聽了,哈哈大笑,對宋獻策和李巖們說:“林泉到得勝寨以后編的歌謠,傳得真快,這里的小孩子都唱起來啦!”
宋獻策向孩子們笑著問:“你們還會唱別的歌謠么?”
孩子們看見這一群很不一般的義軍將士,有點羞怯,不肯再唱,還有的跳下車跑了。闖王和獻策等望著孩子們大笑起來,邊談話邊繼續(xù)向前走去。他們走了不過一箭之地,卻聽見孩子們又唱了一首歌謠
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
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xì)g悅。
李闖王和宋獻策等回到行轅門外,騎上戰(zhàn)馬,去游龍門。這個舉國著名的古跡名勝地方,宋獻策和尚炯在十年前都游過,昨天宋獻策和劉宗敏、牛金星又一起從這里經(jīng)過,倒是李闖王和李巖是聞名已久而未曾一至,所以特別興致勃勃。他們到龍門山北頭的小街上下了馬,率領(lǐng)一部分親兵步行前進。龍門山崖上石窟中佛像眾多,李自成等實在沒法仔細(xì)觀看,只在奉先殿盤桓較久,贊賞那十分巍峨壯觀的大佛像和左右天王、力士像。有一個身材高大的親兵去抱一尊天王像的小腿,僅僅能夠兩手合攏。從奉先殿回來走不多遠(yuǎn),他們到一座臨著山崖的佛寺中休息。這座佛寺占地不大,但建筑玲瓏,布局緊湊,神堂清幽。有一道泉水從院中流出,從一只花崗石龍口噴出,泄入伊河。老和尚將李闖王等迎進方丈,一一獻茶,十分恭敬。
闖王問到龍門古跡的歷史和近來香火情況,老和尚訴起苦來,說有些佛像受風(fēng)雨剝蝕,損壞日多,雖然有檀越布施,但是杯水車薪,總不能將損壞的佛像都修補起來。
闖王明白了他的意思,叫吳汝義取出二十兩銀子布施,囑他先揀那些吃緊的地方整修一下,等到天下太平以后再大大整修。
闖王準(zhǔn)備動身回關(guān)陵,卻不見尚炯在那里,連尚炯的親兵們也一個不見。有一個親兵稟報說:從奉先殿往南去有一個石窟,石壁上刻滿了各種藥方,老神仙正在那里仔細(xì)觀看藥方。闖王笑一笑,命親兵去請他快來。隨即他同李巖一邊閑談,一邊走出方丈。臨著路邊,以懸崖為屋基,有三間倒座禪堂,陳設(shè)雅致,原是接待從洛陽來的官紳和一班有錢人用的,現(xiàn)在親兵們都在里邊休息。宋獻策對闖王說:“昨天我同捷軒、啟東從這里經(jīng)過,也在這寺里休息吃茶。那三間禪堂的墻壁上有不少題字,有的出自名手,題的詩和字都很好。啟東一時高興,也在墻壁上題了幾首七絕。何不趁著子明尚未轉(zhuǎn)來,進去一看?”
闖王連聲說:“好,好,進去看看?!?br/>
他們步入禪堂。滿屋親兵立刻肅然退出,站到院中。自成將整個禪堂打量一眼,看見中間后墻上供著一軸觀音像,一副對聯(lián),神桌上擺一只藍(lán)花白瓷香爐,兩邊山墻上掛著條幅和對聯(lián),而除此之外,墻壁上確實有許多題字和題詩。他隨著宋獻策走到牛金星的題詩地方,看見有三首七言絕句,墨跡很新,題目是《隨大軍過龍門題壁》,下署“辛巳孟春,戎馬書生題”一行小字,然后他回過來從第一首依次往后看。宋獻策邊看邊按照平厭調(diào)子吟出聲來。那三首詩是這樣寫的:
麗日光華明劍戟,春風(fēng)浩蕩入絲韁。
云霓企望來湯武,到處壺漿迎闖王踏破群山不覺險,龍門北進接康莊①三軍爭指關(guān)陵近,隱約城樓即洛陽。
百代中原競逐鹿,關(guān)河離亂又滄桑。
沉淪周鼎②今何在?自古洛陽是帝鄉(xiāng)
?、倏登f——即“康莊大道”的略語。從龍門到洛陽,道路平坦寬闊。
?、谥芏Α芴熳拥膫鲊?,相傳為夏禹所鑄,共有九個,象征國統(tǒng)和皇權(quán)。
吟誦完了,宋獻策連聲稱賞,說這三首詩寫得很好,雍容凝重,頗有宰相氣派,非一般詩人之詩。他同牛金星、李巖都是朋友,所以在闖王面前總是對他們美言稱贊。尤其因他是被牛金星推薦到闖王帳下,很得信任,拜為軍師,不能不私心感激金星。他心中明白,金星的第三首詩是希望闖王在洛陽建都。雖然他從軍事著眼不贊成目前就把洛陽作為建都之地,但因為他是河南人,所以從將來說,他巴不得李自成在洛陽建都。自成讀完這三首題壁詩,一邊仔細(xì)咀嚼這后一首的意思,一邊聽獻策稱贊,含笑點頭,又轉(zhuǎn)頭望望李巖。李巖很注意第三首詩中所流露的希望闖王建都洛陽的思想,不好表示意見。他雖然建議李闖王在宛、洛建立一個立腳地,但是他不主張闖王過早地正式稱王。他想如果破了洛陽后,牛金星拿出來這個建議,被闖王采納,將是很大失策。李自成見他看著墻壁不語,笑著問:“林泉,你何不也題詩一首?”
李巖趕快說:“我平日文思遲鈍,看見啟東這三首題詩更不敢動筆胡謅了。我近來才知道啟東寫的是蘇體①,功底很深。就以這題壁詩的書法說,雖不是他的精心之作,率筆寫成,在許多題詩中間也算得是鳳毛麟角?!?br/>
①蘇體——北宋以后,臨摹蘇軾書法的人不少,稱他的書法為蘇體。
正談?wù)撻g,尚炯回來了。他們走出寺門,別了老和尚信步向北走,一面欣賞香山風(fēng)景,一面談?wù)擙堥T的軍事形勢。但是李自成聽著宋獻策、李巖和醫(yī)生談話,心中在想著一些重大問題。在得勝寨過年節(jié)的時候,宋獻策、李巖和牛金星都向他提出來據(jù)宛、洛,收河南以爭天下的重要意見又提出建立名號代替闖王稱號,今天看牛金星的題壁詩,這些事必將在攻破洛陽之后,再次向他提出??墒强蠢顜r風(fēng)剛才的意思,又分明對牛金星的希望建都洛陽的主張不置可否?,F(xiàn)在已經(jīng)進兵到洛陽城下,只要沒有意外枝節(jié),明天夜間就可以攻破洛陽。像這些十分重大的問題,不能不引起他反復(fù)考慮。
他們走到龍門北頭的小街上,就遇見劉宗敏派來的親將李友問闖王下午是否到望城崗去。如果闖王不能前去他就同牛先生和眾將領(lǐng)在晚飯后趕來關(guān)陵,計議攻城諸事,并請闖王親自向眾將發(fā)布軍令。李自成聽了以后,說:“你回去稟報劉爺,我在西牌時候,同軍師和李公子趕到望城崗,還要到洛陽城外看看,然后同眾將領(lǐng)會商軍事。補之已經(jīng)到了么?”
“到了。他的騎兵已經(jīng)有一部分從新安來到洛陽西門外,其余的黃昏可以全到。
在永寧的騎兵,今日下午也陸續(xù)到了?!?br/>
李自成不再詢問,立刻上馬,趕回關(guān)陵。
太陽還有樹梢高的時候,李自成帶著軍師和李巖,從關(guān)陵到達(dá)洛河附近。這里有一條小街名叫望城崗,離洛陽南門數(shù)里。袁宗第的老營駐扎在這條街上。牛金星和劉宗敏也在此地,偕同袁宗第部署進攻洛陽軍事。袁宗第的大部分人馬和張鼐率領(lǐng)的人馬,都已經(jīng)駐在洛陽城外一二里內(nèi),而張鼐本人就駐在洛陽西門外的周公廟。
現(xiàn)在實際上留駐在望城崗的部隊不到七百人,但是因為它是袁宗第的老營所在地,全營輜重堆放在望城崗關(guān)帝廟中,所以部隊支領(lǐng)東西,傳送命令,稟報事情,來往頻繁,使這個小街道頓然熱鬧。百姓們因為親眼看見李闖王的部隊平買平賣,又是才關(guān)了響銀,所以不惟街上的幾家小鋪都大膽開市,還吸引了附近的肩挑小販紛紛來趕做買賣。街外邊,離河岸不遠(yuǎn)有一座洛神祠,那小小的天井院落里和廟門外都是從洛陽城附近來的百姓,熙熙攘攘,絡(luò)繹不斷。他們有的是來投軍,有的是來控訴他們所受王府、官吏、鄉(xiāng)宦和豪紳們的魚肉之苦。這些前來投軍和告狀的百姓,將城中的各種情況都清清楚楚地說了出來。袁宗第特意派一個小校同一個辦文墨的先生率領(lǐng)二十個弟兄住在洛神詞中,接見前來投軍和告狀的百姓,免得他們都擁向老營。
李自成在袁宗第的老營中稍坐片刻。聽宗第將進攻洛陽城的軍事部署簡單地稟報一下,便趁著太陽未落,馳往洛陽城下。劉宗敏、袁宗第、牛金星、宋獻策、李巖等都跟他一道。他們在二三百騎兵的簇?fù)碇袕穆尻柕哪祥T走到西門,又走到西北城角。太陽已經(jīng)落到澗河岸上,天色已暗,北邙山在北邊變成了一道黑咕出律的暗影。洛陽已經(jīng)合圍,北郊的不少村落和通往孟津的大道上都有火光。城頭上也點了燈籠火把,還有人語、拆聲,不斷從城上傳來。李自成從原路回到望城崗。雖然在天黑以前他沒有來得及將洛陽城周圍的地勢都看一遍,但主攻的地方是在北門,這一帶的地勢他已經(jīng)完全清楚。
晚飯以后,李自成在望城崗主持軍事會議,將一應(yīng)有關(guān)如何破城,在破城后如何維持城中秩序,以及其他重大事項,都作了詳細(xì)商議,由闖王作出決定。闖王見將士們連日辛苦,像李過已經(jīng)三天三夜不曾睡覺,另外還有一部分人馬明天才能陸續(xù)趕到,所以決定明日一天按兵不動,讓將士們好生休息,同時將闖王的幾條禁令由各營將領(lǐng)傳諭下邊的大小頭目和士兵,“務(wù)必一體凜遵勿違”。袁字第向闖王問:
“破了洛陽之后,你的行轅安在什么地方?”
沒有等闖王回答,幾個將領(lǐng)都說闖王應(yīng)該從關(guān)陵移駐福王府中,說那里地方寬大,舒服,又說闖王苦戰(zhàn)了十幾年,明日破了洛陽,理應(yīng)搬進福王宮中。闖王望望牛、宋和李巖,又望望劉宗敏和李過等幾位大將,但大家都不做聲。闖王的臉色嚴(yán)肅,對眾將領(lǐng)說:“破城之后,行轅移駐洛陽城外的周公廟中。如今天下未定,我正要和將士們同甘共苦,豈可貪圖舒服!”
宋獻策立刻點頭說:“闖王所言甚是。行轅暫設(shè)在周公廟最好。凡不是必須駐扎城內(nèi)的人馬,亦一律不許人城,方好使城內(nèi)安堵如常,市廛不驚?!?br/>
牛金星接著說:“闖王行轅暫駐周公廟,實為英明之見。昔漢高祖初到咸陽,不留在秦宮休息,還軍霸上,與父老約法三章,為史家所稱道。今闖王不住福王宮,暫留城外,也有漢高祖不住咸陽宮的意思。倘若將來據(jù)河洛以爭中原,建名號以符民望,這現(xiàn)成的福王宮自然是也要用的?!?br/>
李自成用滿意的眼神看一看牛、宋二人,但沒做聲。大家接著又商議別的問題。
會議一直開到三更以后,才告結(jié)束。袁宗第的老營司務(wù)命火頭軍準(zhǔn)備了一大鍋羊肉熬紅白蘿卜,每個人喝了兩大碗,渾身暖和。喝完羊肉湯,眾將領(lǐng)紛紛回營。闖王請牛金星、來獻策和李巖也先回關(guān)陵休息。闖王等牛、宋和李巖走后,向院中叫了一聲:“張鼐!”張鼐回身進來,站在他的面前。他面帶微笑地看著張鼐,慢慢地說:“小鼐子,你跟了我六七年,如今已經(jīng)長成大人啦。這次攻洛陽,我叫你率領(lǐng)中軍營精兵前來,這是第一次給你重要差遣,把你當(dāng)重要將領(lǐng)使用。你要是砸了鍋,我可是不答應(yīng)的。你知道么?”
張鼐嚴(yán)肅地回答說:“知道,闖王!我要是不能遵照闖王的將令把事情辦好,從今往后,請闖王再也不要給我重要差遣!”
劉宗敏在一旁笑了一聲,罵道:“你這小子,說得倒輕松!如今是打仗,闖王交給你的差事就是軍令,軍令大如山。你出了差錯,要按軍法治罪哩!”
張鼐說:“是,請按軍法治罪。”
闖王點點頭,說:“你明白這一點就行了。我現(xiàn)在再對你說一遍,必須句句照辦,不可有誤。第一,明天黃昏,你將手下人馬分作兩支,一支留在西關(guān),一支開往北關(guān),等候破城。第二,不管是北門先開,西門先開,你的騎兵都要立即沖進城內(nèi)。今晚會議上已經(jīng)商定:在破城那一刻,沖入城時,其他各營人馬都向你的騎兵讓路。要迅疾,要像箭出弦上,不可有片刻耽擱。這就需要你事前在西關(guān)和北關(guān)整隊等待。萬一城上向外打炮,也不可亂了隊伍。”
張鼐心情激動地說:“是,是?!?br/>
闖王接著說:“第三,你的騎兵一沖進城去,要立刻奔到王宮,先占據(jù)王宮的午門、東華門、西華門、后門。王宮很大。你一定要不使一個亂兵進人王宮,放火搶劫。不論軍民,有敢闖入王宮放火搶劫的,當(dāng)場斬首。第四,你事先安排好,沖人城門以后,立刻要分出幾支騎兵占據(jù)通行要道、十字街口,并有騎兵不斷在大街小巷巡邏,嚴(yán)禁燒、殺、奸淫、搶劫。一邊巡邏,一邊傳諭我的禁令。如有違反的,不論是潰散官軍,或是我們自己的弟兄,都一律就地正法,余首示眾。第五,福王父子,罪大惡極,一定得捉拿歸案。破城之后,他父子必然要逃出王宮。不管他們上天人地,非捉到不可!雖然各營將士都要捉拿福王父子,可是你的騎兵先沖進城,占據(jù)王宮,所以倘若沒有福王父子,我惟你是問。在兵荒馬亂中,如果你不能把他們父子全都捉到,至少得把福王本人捉到。逃走福王本人,我決不答應(yīng)!”
張鼐回答說:“除非他生出兩只翅膀,我決不會使他逃掉!”
劉宗敏在一旁說:“小鼐子,要是逃走了朱胖子,你小心闖王會砍掉你的腦袋!”
闖王臉色嚴(yán)峻地看了張鼐一眼,接著說:“第六,必須將呂維祺給我捉到,不使他逃出城去?!?br/>
張鼐說:“是,我一定把呂維祺捉到,其余的官紳也決不放走一個??墒俏覔?dān)心四個城門……”
闖王說:“剛才會議已經(jīng)決定,南門、東門由你漢舉叔派兵把守,西門、北門由你補之大哥派兵把守。倘若福王父子和呂維祺由城門逃走,罪不在你?!?br/>
李過對張鼐說:“城中百姓認(rèn)識呂維祺的人很多,我斷定他不敢走出城門。張鼐,只要呂維祺藏在城內(nèi),你無論如何也要把他捉到?!?br/>
闖王問:“我吩咐你的話都記清楚了么?”
張鼐說:“都記清了。一共七樁事情:第一,……”
闖王笑笑,揮手使他停住,說:“記清就行??旎刂芄珡R休息去吧?!睆堌菊f聲“是!”精神抖擻地轉(zhuǎn)過身子,快步走出。一會兒就聽見一陣馬蹄聲奔馳而去。
闖王叫道:“雙喜!”
李雙喜應(yīng)聲而來,垂手立在闖王面前。闖王連打幾個噴嚏,微露出困乏神色,袁宗第關(guān)心地說:“你怕是傷風(fēng)了?!?br/>
闖王說:“有一點兒。不要緊。雙喜,剛才我分派你的事情你記清了么?”
雙喜回答:“明天我從漢舉叔營中抽調(diào)一千步兵、一支馱運隊,從補之大哥營中抽調(diào)一百名騎兵,編成一個輜重營。進城之后,先派兵將公私倉庫、大官、鄉(xiāng)宦、富豪住宅看守起來。天明以后,分頭將以上各處糧食、財物查抄、清點、登賬,運到一個地方看管。另外派出三百弟兄、十名書辦,交給張鼐,專門清點王府財物,歸類,登賬,封存。”
闖王問:“洛陽城內(nèi)的官吏、鄉(xiāng)宦、富豪的姓名住址,你抄好清單沒有?”
雙喜說:“漢舉叔的文書先生已經(jīng)抄好一份交給我了?!?br/>
闖王又連打兩個噴嚏,擤了清鼻涕,口氣沉重地說:“雙喜,你是第一次學(xué)著辦這樣大的事情,這比你率領(lǐng)幾百騎兵沖入敵陣,砍殺一陣,困難得多。洛陽是一個富裕城池,福王是一個最富的王。從前萬歷皇帝百般搜刮,等福王來洛陽時,幾乎把宮中積蓄財富的一半運到了洛陽。這件事,你做得好,我們幾十萬大軍糧餉和洛陽饑民賑濟,都不發(fā)愁。你大概在幾天之內(nèi)能夠辦完?”
雙喜說:“我想要五天光景?!?br/>
闖王說:“我給你七天時間。在這七天內(nèi),凡是領(lǐng)取賑糧、賑款、軍餉、各種用費,都到你那里支領(lǐng)。你要隨時登賬,不可有錯。辦事人員不夠,我另外給你。
這擔(dān)子比你去沖鋒陷陣的擔(dān)子難挑,吃力得多,懂么?”
雙喜回答說:“我懂。我一定要把事情做好。”
李自成擺手使雙喜退出,隨即向劉宗敏、李過和袁宗第問:“你們還有什么話要說?今晚所決定的事,有沒有不妥當(dāng)?shù)???br/>
袁宗第搶著說:“闖王,看牛先生的意思,想饒呂維祺一條狗命。這個人是洛陽最大的鄉(xiāng)宦,除福王外也是最大的財主。他注《孝經(jīng)》,講理學(xué),滿口孔孟之道,可是不知多少小百姓的土地被他家巧取硬奪,百方吞占。他家佃戶過著牛馬不如的日子,被他家莊頭豪奴催租逼債,常常賣兒賣女,可是他佯裝不知,又是放賑救災(zāi),修蓋書院講學(xué),這不是劊子手披著袈裟念經(jīng)?像這樣人,為什么要饒他狗命?難道李闖王日后坐天下還缺少一個兵部尚書?”
李過接著說:“我是才從新安來。新安百姓提到呂維祺一家,恨之人骨。平日百姓們受盡欺壓,忍氣吞聲,連屁也不敢放。我一到新安,把呂家的人都捉了起來。
老百姓知道闖王的手下將士都是來除暴安良的,紛紛攔住馬頭告狀。呂維祺的弟弟名叫維禧,做過知縣,已經(jīng)給我斬首示眾,為民除害。今晚牛先生的意思是想留下呂維祺,利用他的名望號召中原士大夫前來歸順,這意思何嘗不好,只是咱們破開洛陽,光殺福王,不殺一個大鄉(xiāng)宦,也不能稍平民憤,不能夠狠狠地壓下去鄉(xiāng)紳土豪的氣焰?!?br/>
闖王點點頭,轉(zhuǎn)望宗敏。劉宗敏沒有說話,伸出巨大的右手,輕輕地做一個砍頭的動作。雖然他面帶微笑,態(tài)度輕松,但是闖王完全看出他的意思是堅決要殺,十分干脆。于是李自成輕輕地拍一下膝蓋,說:“殺,決定殺!啟東原想留下他以為號召,也是為著咱們早成大事。文武之間有時意見不同,常常難免。你們是老八隊的老人,都是我的親信大將,對新來的讀書人要處處尊重。文武們要一心一德,取長補短。我們對啟東更應(yīng)以師禮相待?!?br/>
宗敏問:“殺呂維祺要出罪狀么?”
“不用了。百姓都明白他罪有應(yīng)得,會拍手稱快;為官為宦的、縉紳大戶,會覺得免死狐悲。我已經(jīng)請林泉明日寫一個《九問九勸》的稿子,將來在洛陽城內(nèi)傳唱,把一些道理講給百姓聽。為什么殺呂維棋,這道理也包含在《九問九勸》里,用不著再寫罪狀啦。”
雞子已經(jīng)啼叫了。李自成十分困乏,騎上烏龍駒,帶著吳汝義、雙喜和大群親兵,在月光下奔回關(guān)陵。
二十日這一天,因為李自成患了感冒,只好留在關(guān)陵行轅。他把牛金星、來獻策和李巖都留在行轅,讓他們也好生休息休息。在過去,每遇重要戰(zhàn)斗,他總是親臨戰(zhàn)場,還常常率領(lǐng)將士們沖殺,同敵人白刃交鋒。但是攻洛陽和以往的戰(zhàn)役不同。
這一次雖然是進攻名城,卻料到不會有大的戰(zhàn)斗,而要緊的是準(zhǔn)備進人洛陽后應(yīng)該采取的重要措施。經(jīng)過昨夜在望城崗的軍事會議,一切攻城的軍事部署都作了決定,并且有劉宗敏代他指揮,他作為全軍統(tǒng)帥就不必帶著病親臨城下。
吃過早飯,他叫李雙喜稍微睡一陣,就奔往洛陽城外,按照他的命令準(zhǔn)備人城工作。他考慮著進洛陽后有一些重大事情需要同高一功、田見秀一起商議,另外還要為李巖和紅娘子舉行婚禮,所以立刻派人回得勝寨老營,叫他們和高夫人、紅娘子以及幾位大將的夫人,都來洛陽。得勝寨老營的事,交給郝?lián)u旗主持幾日。他擔(dān)心郝?lián)u旗萬一再出了什么差錯,原來對他抱有成見的將領(lǐng)們會不肯原諒,也擔(dān)心搖旗連經(jīng)挫折,遇事不敢做主,就給搖旗寫了一封信,囑他既要事事小心謹(jǐn)慎,也要該大膽時就大膽決斷,不要大小事樣樣稟報,往返誤事。他的信寫得不長,其中有這樣幾句話:
得勝寨老營是全軍根本,糧餉輜重為大軍命脈所系,今見將此千斤重?fù)?dān)全交老弟身上。我弟只要時時想著全軍根本與全軍命脈,心心為公,念念為公,即可以百事不誤。人不能終身無過,但望我弟能作勇于改過之君子可也。
李自成寫完了信,才吃下去尚炯替他準(zhǔn)備好的煎藥,蒙頭出汗,睡到下午申時出頭起來。經(jīng)過發(fā)汗,已覺兩邊太陽穴不再疼痛,身上輕松,不再作冷作熱。他同牛金星等繼續(xù)留在關(guān)陵,讓李巖坐在一間清靜的房屋里草擬《九問九勸》的稿子,而請牛金星為他講一段《資治通鑒》。
自從兩個月前金星來到軍中以后,李自成因為佩服他有學(xué)問,又感激他是在潼關(guān)南原大戰(zhàn)后那樣最困難的日子到商洛山中同他見面,所以待以賓師之禮,常常呼為先生。恰好當(dāng)時攻破了一座山寨,牛佺從一家鄉(xiāng)紳的宅子里弄到了一些書籍,其中有一部當(dāng)時流行的汲古閣刊本《資治通鑒》和一部《通鑒紀(jì)事本末》。牛金星因知道李自成在商洛山中時喜愛讀書,并且留心歷代史事,就將這兩部書送到闖王面前,勸他于練兵作戰(zhàn)之暇留心讀讀。牛金星正像北宋以后一般有政治抱負(fù)的士大夫一樣,很重視《通鑒》這部書。他希望李自成能夠從《通鑒》一類書中增長學(xué)問,做一個合乎他的理想的開國皇帝。李自成原來打算請牛金星每天替他選講《經(jīng)書》一章、《通鑒》一段,但有時實在太忙,時間不能定得太死,就改為大體上每隔三天講經(jīng)、史一次。如講的是重大歷史專題,就分兩次或三次講完,而以《通鑒紀(jì)事本末》作為講《通鑒》的重要的輔助“課本”。每次牛金星講《通鑒》時候,宋獻策和李巖都坐在旁邊,劉宗敏和高一功偶有工夫,也喜歡來聽。講過之后,互相討論,往往從一個朝代的史事旁及別的朝代,一直論到當(dāng)前,貫串古今,引申發(fā)明,議論風(fēng)生。牛金星對他為李闖王講經(jīng)、史這件事十分重視,也心中十分得意。有一次講畢經(jīng)、史,宋獻策私下同他開玩笑說:“啟東,你如今已經(jīng)是傅相地位①兼經(jīng)筵②講官了?!?br/>
?、俑迪嗟匚弧嬗谢实蹘煾岛驮紫嗟纳矸荨?br/>
?、诮?jīng)筵——明朝制度:春秋二季,皇帝定期到文華殿,聽講官講論經(jīng)史,往往在講論完畢,皇帝賜給簡單酒食,所以稱為經(jīng)筵。
金星滿意地笑了笑,拈須回答:“這話……弟實不敢當(dāng)。闖王英明,好學(xué),又睿智天縱。我輩今日只有全心輔佐闖王,早定天下,功邁湯、禹,德比堯、舜,其余非所計也。至于說到朝廷經(jīng)筵,那只是繁文得節(jié),徒具空名,實不能與弟在闖王前講論經(jīng)、史的情形相比?!?br/>
獻策點點頭,又說:“闖王的確虛心好學(xué),聰明過人,在戰(zhàn)爭中閱歷又多,所以在你講書之后,他常有極其精辟的議論,或提出極重要的題目詢問我們。就他于軍務(wù)之暇勤學(xué)好問這一點說,他很像朱洪武、唐太宗,而與漢高祖大不相同?!?br/>
牛金星因為很重視他為李自成講書的重大作用和類似傅相的身份地位,所以李巖來到闖王軍中以后,盡管他知道李巖很有學(xué)問,對《通鑒》的熟悉不亞于他,他卻始終不向闖王建議請李巖擔(dān)任講書。今天牛金星是接著上一次講黃巾起義的一段歷史,只有來獻策陪坐一旁。闖王面前攤開《通鑒》第五十八卷,面帶微笑,靜聽金星議論這一重大題目。金星自幼年讀書以來積習(xí)難改,有時稍不留心,仍將黃巾起義軍稱做“黃巾賊”,只是在看見闖王的含笑的眼色時才恍然警醒,趕快改口。
他從東漢末年的民不聊生、朝政腐敗等幾個方面,講解黃巾起義的勢所必然,最后歸結(jié)到治國經(jīng)邦的一些教訓(xùn)。雖然他的見解沒有超出《資治通鑒》和《后漢書》的范圍之外,但是在讀書人沉迷于八股考試的時代,這已經(jīng)算是難能可貴了。李自成有時微微點頭,有時同天啟年間以來各地農(nóng)民起義的情況對照,略談幾句。宋獻策也有時插言。當(dāng)牛金星發(fā)完了議論之后,這一次講《通鑒》應(yīng)該結(jié)束了,李闖王突然望著他同宋獻策問:“黃巾起事,聲勢很大,可是只有幾個月就完全敗了。以后幾年雖然還有陸續(xù)起義的,但因張角兄弟已死,不能有大的作為。據(jù)你們兩位看,黃巾何以失敗得如此之快?”
牛金星平日讀書很留心歷代興衰治亂以及帝王將相的功業(yè)和成敗,卻從來沒有仔細(xì)思考過這樣問題,乍然間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說:“黃巾雖有三十六方①,大方萬余人,小方六七千,但畢竟是烏合之眾,而東漢也還沒有到立即亡國時候,皇甫嵩和朱儁都是難得的將才,所以幾個月之內(nèi)便被各個擊破?!?br/>
宋獻策雖然較留心古代戰(zhàn)爭勝敗的歷史,但對于黃巾軍的迅速失敗從來沒有作為一個問題用心想過。他同意牛金星的看法,補充說:
?、俜健S巾軍的軍事名詞,等于將軍。
“黃巾在許多地方起事,各自為戰(zhàn),人數(shù)雖多,卻不能統(tǒng)一指揮,齊心協(xié)力,加上張角早死,所以就很快政亡?!毕胍幌?,他接著說:“因為有人到洛陽告密,張角兄弟不得不倉猝起事。準(zhǔn)備不周,自然也是他們失敗的一個原因?!?br/>
牛金星因見闖王并不點頭,若有所思,趕快問道:“我同軍師所言,都甚泛泛,未必說中要害。敢請闖王明教?!?br/>
闖王說:“張角的一個徒弟名叫唐周,上書告密,使大方馬元義在洛陽被殺,洛陽做內(nèi)應(yīng)的人也被捕殺,這確實是個挫折。自古及今,最可恨的就是內(nèi)里叛變。
可是就張角起義說,并沒有受到致命損失。這書上寫得很清楚,張角起義之后,一時聲勢很大,‘所在焚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jù),長吏多逃亡。旬月之間,天下響應(yīng),京師震動’。你們看,這局勢多么好啊!可惜,只過半年,竟然敗亡!”
金星問:“請問,其故安在?”
“我看,失敗這么快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漢朝有皇甫嵩和朱儁做大將,倒是黃巾的首領(lǐng)們不懂得怎樣打仗,十分可惜?!?br/>
“???”宋獻策探著身子說:“愿聞其詳?!?br/>
闖王笑著說:“仗要活打,不要死打。歷來百姓起義之初,縱然聲勢浩大,人數(shù)眾多,終不像官軍訓(xùn)練有素。能夠打硬仗就打,不能打硬仗就避開。避開就是兵法上說的‘以走致敵’,是為的不給消滅,回手來狠打敵人。為將帥的,要時時記著‘制敵而不制于敵’。自己力量弱,死守一座城池,最為失策。守得越頑強,越會全軍覆滅。兵法上說:‘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拿南陽這一支黃巾軍說,起初以張曼成為帥;曼成陣亡,眾推趙弘為帥,死守個南陽城;趙弘陣亡,又推韓忠為帥;韓忠突圍未成,被殺,眾推孫夏為帥,還軍再守南陽,直到完全戰(zhàn)敗,被朱儁消滅。這是極大錯誤。張角和他的兄弟張梁起事后死守一個廣宗城①,起初被盧植圍困,隨后又被皇甫嵩圍困,直到覆滅。天寬地廣,進退在我,何苦死守孤城?
死守一城,等著挨打,又無可靠外援,豈有不敗之理!”
?、購V宗城——舊址在今河北省威縣東。
宋獻策大為驚佩,說:“黃巾的何以忽然敗滅,自古迄今,從來沒有人從軍事著眼,談得如此精辟。麾下談黃巾用兵之失,是從實際作戰(zhàn)閱歷中出,活用了古人兵法,故能發(fā)前人未發(fā)之秘。獻策碌碌,平日自詡尚能留心古今戰(zhàn)爭勝敗之由,談起來也能夠娓娓動聽,其實都是老生常談,炒前人剩飯。今聽麾下談兵,如開茅塞,也感到慚愧得很?!?br/>
金星緊接著說:“確實精辟,確實高明。往年讀《三國志》,見魏武①談兵往往出人意表,不想復(fù)見于今日!”
?、傥何洹何涞鄣暮喎Q,即曹操。
闖王說:“你們對我太過譽了。我今天聽啟東講書,忽然想到了這一點,說出來也是想同你們討論討論。我常有些一隅之見,須要你們隨時指出不對的地方,我好改正?!?,林泉,來了,你進來,稿子寫好了么?”
李巖回答說:“寫好了,尚須稍作修改,再請闖王過目。”
李巖所草擬的《九問九勸》是一份重要的宣傳文件。它是依照闖王的意思,用河南人所熟悉的瞽兒詞的調(diào)子,向老百姓問了九個問題,勸百姓九件事。這九個問題中包括一問為什么有少數(shù)人田土眾多,富比王侯,而很多老百姓貧無立錐之地?
二問為什么富豪大戶,廣有田地,卻百方逃避賦稅,把賦稅和苛捐雜派轉(zhuǎn)嫁到平民百姓身上,朝廷和官府全不過問?三問老百姓負(fù)擔(dān)沉重,都為朝廷養(yǎng)兵,為什么朝廷縱容官兵到處奸淫婦女,搶掠財物,焚燒房屋,殺良冒功,專意殘害百姓?四問為什么朝廷上奸臣當(dāng)?shù)?,太監(jiān)用事,而地方上處處貪污橫行,賄賂成風(fēng),使百姓陷于水深火熱之中而皇帝置若罔聞?五問為什么朝廷用科舉考試,而做官為宦的或者是不辨麥?zhǔn)虻幕钁|無用之輩,或者是狗彘不如的諂媚小人,而真正人才和正人君子卻沒有進身之路?……一連串問了九個問題,包括有一條是指問明朝一代代皇帝大封子侄為王,霸占了全國良田無數(shù),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再過幾代,全國土地還能夠剩下多少?這九個問題,問得痛快淋漓,深深地打中了當(dāng)時的弊政。跟著是九勸:一勸百姓趕快隨闖王,不納糧,不當(dāng)差,不做官府的魚肉和富豪大戶的牛馬;二勸百姓隨闖王,剿官兵,打豪強,為民除害;三勸百姓隨闖王,殺貪官,除污吏,嚴(yán)懲不法鄉(xiāng)宦,伸冤雪恨;……到最后一勸是勸百姓隨闖王打進北京,奪取江山,建立個政治清明的太平天下。李巖把稿子寫好以后,把宋獻策請去,幫他推敲推敲,略作潤色,然后呈給闖王。
李自成之所以叫李巖起草,一則因深知李巖很有才學(xué),在杞縣曾寫過一篇有名的《勸賑歌》,也因為李巖對朝政積弊,百姓疾苦,十分清楚。果然,這一篇《九問九勸》的稿子他看了后大為滿意,有許多句子使他反復(fù)誦讀,頻頻點頭。牛金星看了稿子,也連聲稱贊,并且說:“白樂天寫的詩,老嫗皆懂。林泉寫的這《九問九勸》,定能在百姓中到處傳唱?!?br/>
聽了這句話,李闖王立刻對他的親兵頭目李強說:“強,你叫在院里的弟兄們都進來,請李公子念出來大家聽聽?!?br/>
李自成的親兵都進來了。門檻內(nèi)外還站著一大堆人,他們是牛、宋和李巖的一部分親兵。馬棚總頭目王長順正從院中經(jīng)過,見李強向他笑著招手,也趕快擠了進來。大家聽李巖將稿子瑯瑯地念了一遍,紛紛點頭。李巖問;“你們都聽得懂么?”
親兵們回答說:“句句都聽得懂,全是老百姓的家常話,也是心里話?!蓖蹰L順趨前一步,說:“唉,李公子,你寫得真好,句句唱詞兒都問到老百姓的心窩里,也勸到點子上。咱們李闖王到底是窮百姓出身,在心中念念不忘窮百姓,連出文告也只怕百姓聽不懂,寫得越淺顯越好,哪像官府出文告盡是孔夫子放屁——文氣沖天,生怕不識字的小百姓都能明白!”
李強因為闖王還要聽牛金星繼續(xù)講書,揮揮手,使站在屋里和門口的親兵們都退走了。闖王往廁所去,也暫時離開屋中。王長順卻沒有馬上跟著別人退出去。他走近大方桌,將桌上堆的書打量一陣,用手摸摸,滿意地笑著點點頭,向牛金星說:
“牛先生,難得你老來到咱們軍中,輔佐闖王打天下,還抽空兒為闖王講書。
這么大本子的書,是說的什么道理?”
牛金星因他是跟隨闖王的舊人,笑著對他說:“這書呀,可是重要!前朝古代的朝廷大事都寫在上邊,可供圣君賢臣治國理民作借鑒,所以這書就叫做《資治通鑒》?!?br/>
王長順搖搖頭,笑一笑,說:“可惜就沒有替窮百姓說話的書,也沒有一本教老百姓如何造反,如何打盡天下不公不平的書。那書應(yīng)該記下來前朝古代許許多多造反英雄的故事,男的女的都有,讀起來很動人,把他們?nèi)绾纬晒腿绾问〉拇笫聦懙妹髅靼装?,叫后人知道哪些該學(xué),哪些該戒,哪些該防。要是有那樣的好書,你們多給咱們闖王講講才好哩!”
牛金星和宋獻策不覺一怔,隨即哈哈地大笑起來,笑王長順的話說得古怪和無知,又好像有點意思。李自成在笑聲中回到屋來,并沒有問他們笑什么,趕快吩咐李強將李巖所起的《九問九勸》稿子拿去交給隨營文書們用大字連夜抄出幾十份,以備明日分貼洛陽城里城外。聽牛金星講完一段《通鑒》,他又派人騎馬去洛陽西關(guān),看今晚破洛陽的事是否都準(zhǔn)備就緒。
早飯早就準(zhǔn)備好了。闖王等漱洗一畢,就坐下去吃早飯。在吃飯時候,他向軍師問:“那從潼關(guān)進來河南的一股變兵可接上頭了?”
獻策回答:“因為他們提前奔進洛陽,我們來不及派人接頭。不過袁將軍已暗中囑咐我軍在洛陽城中的細(xì)作,散布流言,然后勾引這一支變兵獻城投降。”
闖王問:“散布的什么流言?”
“只說河南巡撫與陜西總督都有上奏,奉旨:‘著將為首十人捕獲歸案,裊首示眾,不得寬縱!’還說王紹禹已奉巡撫密檄,擬于洛陽解圍之后,遵旨拿辦,不許一人漏網(wǎng)?!?br/>
李巖說:“按道理講,陜西總督與河南巡撫題奏上去,有圣旨下到開封,再由開封密檄洛陽防守總兵,來往頗費時日。說王紹禹現(xiàn)在已接到巡撫密檄,恐不可信?!?br/>
獻策笑了起來,說:“足下,你這是書生之見,洛陽百姓和潼關(guān)叛兵卻不會如此看的。如今兵荒馬亂,謠言叢生,任何無根之言都容易被人輕信。何況那幾百殺官叛兵,正在疑神疑鬼,聽風(fēng)是雨,無事尚且驚慌自找,一聽這個謠言,豈有不信之理?等他們能夠冷靜剖析,知是謠言,那已經(jīng)是破洛陽多日以后的事了?!?br/>
聽獻策這么一說,大家也笑了起來。正吃飯間,袁宗第又派人飛馬前來稟報:偃師縣已經(jīng)于昨夜一鼓而破,未損失一兵一卒?;钭搅素澒傩烊仗?,在衙門前邊斬首,同時殺了縣丞白世祿、訓(xùn)導(dǎo)劉恒等三四個民憤較大的人,對平民秋毫無犯。大家聽了,知道一切都遵照闖王將令,馬到成功,十分高興。
吃畢早飯,李自成同宋獻策等重新洗手,到大殿中向關(guān)公焚香禮拜,然后看了看大殿后邊的冡子,又向當(dāng)家方丈詢問了這廟宇的歷史和近來的香火情形。他已經(jīng)知道李過尚未來到洛陽城外,而劉宗敏、袁宗第和個金星今天上午又率領(lǐng)一支騎兵去洛陽城周圍察看,所以他決定趁此機會讓隨來的將士們在此地休息半天,并吩咐中午這頓飯到未時以后吃,好使大家多睡一睡。他自己十分疲乏,一躺下去便很快睡熟了。
但是他們只睡了一個多時辰,全都醒了。眼看著就要攻破洛陽,大家都懷著興奮的情緒,考慮著許多問題,不肯多睡?,F(xiàn)在離吃午飯的時間還早,李自成帶著宋獻策和李巖等出廟走走。他們先在關(guān)陵的小街上看看,遇到一群小孩子在一輛空牛車上玩耍,有一個十來歲的孩子領(lǐng)頭唱道:
吃他娘,穿他娘①,開了大門迎闖王。
闖王來時不納糧!
?、俪运铮┧铩@是河南群眾的口頭語,意思是沒吃的,沒穿的但用的是謾罵口吻,表現(xiàn)了群眾的怨怒感情。
mpanel(1);
闖王聽了,哈哈大笑,對宋獻策和李巖們說:“林泉到得勝寨以后編的歌謠,傳得真快,這里的小孩子都唱起來啦!”
宋獻策向孩子們笑著問:“你們還會唱別的歌謠么?”
孩子們看見這一群很不一般的義軍將士,有點羞怯,不肯再唱,還有的跳下車跑了。闖王和獻策等望著孩子們大笑起來,邊談話邊繼續(xù)向前走去。他們走了不過一箭之地,卻聽見孩子們又唱了一首歌謠
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
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xì)g悅。
李闖王和宋獻策等回到行轅門外,騎上戰(zhàn)馬,去游龍門。這個舉國著名的古跡名勝地方,宋獻策和尚炯在十年前都游過,昨天宋獻策和劉宗敏、牛金星又一起從這里經(jīng)過,倒是李闖王和李巖是聞名已久而未曾一至,所以特別興致勃勃。他們到龍門山北頭的小街上下了馬,率領(lǐng)一部分親兵步行前進。龍門山崖上石窟中佛像眾多,李自成等實在沒法仔細(xì)觀看,只在奉先殿盤桓較久,贊賞那十分巍峨壯觀的大佛像和左右天王、力士像。有一個身材高大的親兵去抱一尊天王像的小腿,僅僅能夠兩手合攏。從奉先殿回來走不多遠(yuǎn),他們到一座臨著山崖的佛寺中休息。這座佛寺占地不大,但建筑玲瓏,布局緊湊,神堂清幽。有一道泉水從院中流出,從一只花崗石龍口噴出,泄入伊河。老和尚將李闖王等迎進方丈,一一獻茶,十分恭敬。
闖王問到龍門古跡的歷史和近來香火情況,老和尚訴起苦來,說有些佛像受風(fēng)雨剝蝕,損壞日多,雖然有檀越布施,但是杯水車薪,總不能將損壞的佛像都修補起來。
闖王明白了他的意思,叫吳汝義取出二十兩銀子布施,囑他先揀那些吃緊的地方整修一下,等到天下太平以后再大大整修。
闖王準(zhǔn)備動身回關(guān)陵,卻不見尚炯在那里,連尚炯的親兵們也一個不見。有一個親兵稟報說:從奉先殿往南去有一個石窟,石壁上刻滿了各種藥方,老神仙正在那里仔細(xì)觀看藥方。闖王笑一笑,命親兵去請他快來。隨即他同李巖一邊閑談,一邊走出方丈。臨著路邊,以懸崖為屋基,有三間倒座禪堂,陳設(shè)雅致,原是接待從洛陽來的官紳和一班有錢人用的,現(xiàn)在親兵們都在里邊休息。宋獻策對闖王說:“昨天我同捷軒、啟東從這里經(jīng)過,也在這寺里休息吃茶。那三間禪堂的墻壁上有不少題字,有的出自名手,題的詩和字都很好。啟東一時高興,也在墻壁上題了幾首七絕。何不趁著子明尚未轉(zhuǎn)來,進去一看?”
闖王連聲說:“好,好,進去看看?!?br/>
他們步入禪堂。滿屋親兵立刻肅然退出,站到院中。自成將整個禪堂打量一眼,看見中間后墻上供著一軸觀音像,一副對聯(lián),神桌上擺一只藍(lán)花白瓷香爐,兩邊山墻上掛著條幅和對聯(lián),而除此之外,墻壁上確實有許多題字和題詩。他隨著宋獻策走到牛金星的題詩地方,看見有三首七言絕句,墨跡很新,題目是《隨大軍過龍門題壁》,下署“辛巳孟春,戎馬書生題”一行小字,然后他回過來從第一首依次往后看。宋獻策邊看邊按照平厭調(diào)子吟出聲來。那三首詩是這樣寫的:
麗日光華明劍戟,春風(fēng)浩蕩入絲韁。
云霓企望來湯武,到處壺漿迎闖王踏破群山不覺險,龍門北進接康莊①三軍爭指關(guān)陵近,隱約城樓即洛陽。
百代中原競逐鹿,關(guān)河離亂又滄桑。
沉淪周鼎②今何在?自古洛陽是帝鄉(xiāng)
?、倏登f——即“康莊大道”的略語。從龍門到洛陽,道路平坦寬闊。
?、谥芏Α芴熳拥膫鲊?,相傳為夏禹所鑄,共有九個,象征國統(tǒng)和皇權(quán)。
吟誦完了,宋獻策連聲稱賞,說這三首詩寫得很好,雍容凝重,頗有宰相氣派,非一般詩人之詩。他同牛金星、李巖都是朋友,所以在闖王面前總是對他們美言稱贊。尤其因他是被牛金星推薦到闖王帳下,很得信任,拜為軍師,不能不私心感激金星。他心中明白,金星的第三首詩是希望闖王在洛陽建都。雖然他從軍事著眼不贊成目前就把洛陽作為建都之地,但因為他是河南人,所以從將來說,他巴不得李自成在洛陽建都。自成讀完這三首題壁詩,一邊仔細(xì)咀嚼這后一首的意思,一邊聽獻策稱贊,含笑點頭,又轉(zhuǎn)頭望望李巖。李巖很注意第三首詩中所流露的希望闖王建都洛陽的思想,不好表示意見。他雖然建議李闖王在宛、洛建立一個立腳地,但是他不主張闖王過早地正式稱王。他想如果破了洛陽后,牛金星拿出來這個建議,被闖王采納,將是很大失策。李自成見他看著墻壁不語,笑著問:“林泉,你何不也題詩一首?”
李巖趕快說:“我平日文思遲鈍,看見啟東這三首題詩更不敢動筆胡謅了。我近來才知道啟東寫的是蘇體①,功底很深。就以這題壁詩的書法說,雖不是他的精心之作,率筆寫成,在許多題詩中間也算得是鳳毛麟角?!?br/>
①蘇體——北宋以后,臨摹蘇軾書法的人不少,稱他的書法為蘇體。
正談?wù)撻g,尚炯回來了。他們走出寺門,別了老和尚信步向北走,一面欣賞香山風(fēng)景,一面談?wù)擙堥T的軍事形勢。但是李自成聽著宋獻策、李巖和醫(yī)生談話,心中在想著一些重大問題。在得勝寨過年節(jié)的時候,宋獻策、李巖和牛金星都向他提出來據(jù)宛、洛,收河南以爭天下的重要意見又提出建立名號代替闖王稱號,今天看牛金星的題壁詩,這些事必將在攻破洛陽之后,再次向他提出??墒强蠢顜r風(fēng)剛才的意思,又分明對牛金星的希望建都洛陽的主張不置可否?,F(xiàn)在已經(jīng)進兵到洛陽城下,只要沒有意外枝節(jié),明天夜間就可以攻破洛陽。像這些十分重大的問題,不能不引起他反復(fù)考慮。
他們走到龍門北頭的小街上,就遇見劉宗敏派來的親將李友問闖王下午是否到望城崗去。如果闖王不能前去他就同牛先生和眾將領(lǐng)在晚飯后趕來關(guān)陵,計議攻城諸事,并請闖王親自向眾將發(fā)布軍令。李自成聽了以后,說:“你回去稟報劉爺,我在西牌時候,同軍師和李公子趕到望城崗,還要到洛陽城外看看,然后同眾將領(lǐng)會商軍事。補之已經(jīng)到了么?”
“到了。他的騎兵已經(jīng)有一部分從新安來到洛陽西門外,其余的黃昏可以全到。
在永寧的騎兵,今日下午也陸續(xù)到了?!?br/>
李自成不再詢問,立刻上馬,趕回關(guān)陵。
太陽還有樹梢高的時候,李自成帶著軍師和李巖,從關(guān)陵到達(dá)洛河附近。這里有一條小街名叫望城崗,離洛陽南門數(shù)里。袁宗第的老營駐扎在這條街上。牛金星和劉宗敏也在此地,偕同袁宗第部署進攻洛陽軍事。袁宗第的大部分人馬和張鼐率領(lǐng)的人馬,都已經(jīng)駐在洛陽城外一二里內(nèi),而張鼐本人就駐在洛陽西門外的周公廟。
現(xiàn)在實際上留駐在望城崗的部隊不到七百人,但是因為它是袁宗第的老營所在地,全營輜重堆放在望城崗關(guān)帝廟中,所以部隊支領(lǐng)東西,傳送命令,稟報事情,來往頻繁,使這個小街道頓然熱鬧。百姓們因為親眼看見李闖王的部隊平買平賣,又是才關(guān)了響銀,所以不惟街上的幾家小鋪都大膽開市,還吸引了附近的肩挑小販紛紛來趕做買賣。街外邊,離河岸不遠(yuǎn)有一座洛神祠,那小小的天井院落里和廟門外都是從洛陽城附近來的百姓,熙熙攘攘,絡(luò)繹不斷。他們有的是來投軍,有的是來控訴他們所受王府、官吏、鄉(xiāng)宦和豪紳們的魚肉之苦。這些前來投軍和告狀的百姓,將城中的各種情況都清清楚楚地說了出來。袁宗第特意派一個小校同一個辦文墨的先生率領(lǐng)二十個弟兄住在洛神詞中,接見前來投軍和告狀的百姓,免得他們都擁向老營。
李自成在袁宗第的老營中稍坐片刻。聽宗第將進攻洛陽城的軍事部署簡單地稟報一下,便趁著太陽未落,馳往洛陽城下。劉宗敏、袁宗第、牛金星、宋獻策、李巖等都跟他一道。他們在二三百騎兵的簇?fù)碇袕穆尻柕哪祥T走到西門,又走到西北城角。太陽已經(jīng)落到澗河岸上,天色已暗,北邙山在北邊變成了一道黑咕出律的暗影。洛陽已經(jīng)合圍,北郊的不少村落和通往孟津的大道上都有火光。城頭上也點了燈籠火把,還有人語、拆聲,不斷從城上傳來。李自成從原路回到望城崗。雖然在天黑以前他沒有來得及將洛陽城周圍的地勢都看一遍,但主攻的地方是在北門,這一帶的地勢他已經(jīng)完全清楚。
晚飯以后,李自成在望城崗主持軍事會議,將一應(yīng)有關(guān)如何破城,在破城后如何維持城中秩序,以及其他重大事項,都作了詳細(xì)商議,由闖王作出決定。闖王見將士們連日辛苦,像李過已經(jīng)三天三夜不曾睡覺,另外還有一部分人馬明天才能陸續(xù)趕到,所以決定明日一天按兵不動,讓將士們好生休息,同時將闖王的幾條禁令由各營將領(lǐng)傳諭下邊的大小頭目和士兵,“務(wù)必一體凜遵勿違”。袁字第向闖王問:
“破了洛陽之后,你的行轅安在什么地方?”
沒有等闖王回答,幾個將領(lǐng)都說闖王應(yīng)該從關(guān)陵移駐福王府中,說那里地方寬大,舒服,又說闖王苦戰(zhàn)了十幾年,明日破了洛陽,理應(yīng)搬進福王宮中。闖王望望牛、宋和李巖,又望望劉宗敏和李過等幾位大將,但大家都不做聲。闖王的臉色嚴(yán)肅,對眾將領(lǐng)說:“破城之后,行轅移駐洛陽城外的周公廟中。如今天下未定,我正要和將士們同甘共苦,豈可貪圖舒服!”
宋獻策立刻點頭說:“闖王所言甚是。行轅暫設(shè)在周公廟最好。凡不是必須駐扎城內(nèi)的人馬,亦一律不許人城,方好使城內(nèi)安堵如常,市廛不驚?!?br/>
牛金星接著說:“闖王行轅暫駐周公廟,實為英明之見。昔漢高祖初到咸陽,不留在秦宮休息,還軍霸上,與父老約法三章,為史家所稱道。今闖王不住福王宮,暫留城外,也有漢高祖不住咸陽宮的意思。倘若將來據(jù)河洛以爭中原,建名號以符民望,這現(xiàn)成的福王宮自然是也要用的?!?br/>
李自成用滿意的眼神看一看牛、宋二人,但沒做聲。大家接著又商議別的問題。
會議一直開到三更以后,才告結(jié)束。袁宗第的老營司務(wù)命火頭軍準(zhǔn)備了一大鍋羊肉熬紅白蘿卜,每個人喝了兩大碗,渾身暖和。喝完羊肉湯,眾將領(lǐng)紛紛回營。闖王請牛金星、來獻策和李巖也先回關(guān)陵休息。闖王等牛、宋和李巖走后,向院中叫了一聲:“張鼐!”張鼐回身進來,站在他的面前。他面帶微笑地看著張鼐,慢慢地說:“小鼐子,你跟了我六七年,如今已經(jīng)長成大人啦。這次攻洛陽,我叫你率領(lǐng)中軍營精兵前來,這是第一次給你重要差遣,把你當(dāng)重要將領(lǐng)使用。你要是砸了鍋,我可是不答應(yīng)的。你知道么?”
張鼐嚴(yán)肅地回答說:“知道,闖王!我要是不能遵照闖王的將令把事情辦好,從今往后,請闖王再也不要給我重要差遣!”
劉宗敏在一旁笑了一聲,罵道:“你這小子,說得倒輕松!如今是打仗,闖王交給你的差事就是軍令,軍令大如山。你出了差錯,要按軍法治罪哩!”
張鼐說:“是,請按軍法治罪。”
闖王點點頭,說:“你明白這一點就行了。我現(xiàn)在再對你說一遍,必須句句照辦,不可有誤。第一,明天黃昏,你將手下人馬分作兩支,一支留在西關(guān),一支開往北關(guān),等候破城。第二,不管是北門先開,西門先開,你的騎兵都要立即沖進城內(nèi)。今晚會議上已經(jīng)商定:在破城那一刻,沖入城時,其他各營人馬都向你的騎兵讓路。要迅疾,要像箭出弦上,不可有片刻耽擱。這就需要你事前在西關(guān)和北關(guān)整隊等待。萬一城上向外打炮,也不可亂了隊伍。”
張鼐心情激動地說:“是,是?!?br/>
闖王接著說:“第三,你的騎兵一沖進城去,要立刻奔到王宮,先占據(jù)王宮的午門、東華門、西華門、后門。王宮很大。你一定要不使一個亂兵進人王宮,放火搶劫。不論軍民,有敢闖入王宮放火搶劫的,當(dāng)場斬首。第四,你事先安排好,沖人城門以后,立刻要分出幾支騎兵占據(jù)通行要道、十字街口,并有騎兵不斷在大街小巷巡邏,嚴(yán)禁燒、殺、奸淫、搶劫。一邊巡邏,一邊傳諭我的禁令。如有違反的,不論是潰散官軍,或是我們自己的弟兄,都一律就地正法,余首示眾。第五,福王父子,罪大惡極,一定得捉拿歸案。破城之后,他父子必然要逃出王宮。不管他們上天人地,非捉到不可!雖然各營將士都要捉拿福王父子,可是你的騎兵先沖進城,占據(jù)王宮,所以倘若沒有福王父子,我惟你是問。在兵荒馬亂中,如果你不能把他們父子全都捉到,至少得把福王本人捉到。逃走福王本人,我決不答應(yīng)!”
張鼐回答說:“除非他生出兩只翅膀,我決不會使他逃掉!”
劉宗敏在一旁說:“小鼐子,要是逃走了朱胖子,你小心闖王會砍掉你的腦袋!”
闖王臉色嚴(yán)峻地看了張鼐一眼,接著說:“第六,必須將呂維祺給我捉到,不使他逃出城去?!?br/>
張鼐說:“是,我一定把呂維祺捉到,其余的官紳也決不放走一個??墒俏覔?dān)心四個城門……”
闖王說:“剛才會議已經(jīng)決定,南門、東門由你漢舉叔派兵把守,西門、北門由你補之大哥派兵把守。倘若福王父子和呂維祺由城門逃走,罪不在你?!?br/>
李過對張鼐說:“城中百姓認(rèn)識呂維祺的人很多,我斷定他不敢走出城門。張鼐,只要呂維祺藏在城內(nèi),你無論如何也要把他捉到?!?br/>
闖王問:“我吩咐你的話都記清楚了么?”
張鼐說:“都記清了。一共七樁事情:第一,……”
闖王笑笑,揮手使他停住,說:“記清就行??旎刂芄珡R休息去吧?!睆堌菊f聲“是!”精神抖擻地轉(zhuǎn)過身子,快步走出。一會兒就聽見一陣馬蹄聲奔馳而去。
闖王叫道:“雙喜!”
李雙喜應(yīng)聲而來,垂手立在闖王面前。闖王連打幾個噴嚏,微露出困乏神色,袁宗第關(guān)心地說:“你怕是傷風(fēng)了?!?br/>
闖王說:“有一點兒。不要緊。雙喜,剛才我分派你的事情你記清了么?”
雙喜回答:“明天我從漢舉叔營中抽調(diào)一千步兵、一支馱運隊,從補之大哥營中抽調(diào)一百名騎兵,編成一個輜重營。進城之后,先派兵將公私倉庫、大官、鄉(xiāng)宦、富豪住宅看守起來。天明以后,分頭將以上各處糧食、財物查抄、清點、登賬,運到一個地方看管。另外派出三百弟兄、十名書辦,交給張鼐,專門清點王府財物,歸類,登賬,封存。”
闖王問:“洛陽城內(nèi)的官吏、鄉(xiāng)宦、富豪的姓名住址,你抄好清單沒有?”
雙喜說:“漢舉叔的文書先生已經(jīng)抄好一份交給我了?!?br/>
闖王又連打兩個噴嚏,擤了清鼻涕,口氣沉重地說:“雙喜,你是第一次學(xué)著辦這樣大的事情,這比你率領(lǐng)幾百騎兵沖入敵陣,砍殺一陣,困難得多。洛陽是一個富裕城池,福王是一個最富的王。從前萬歷皇帝百般搜刮,等福王來洛陽時,幾乎把宮中積蓄財富的一半運到了洛陽。這件事,你做得好,我們幾十萬大軍糧餉和洛陽饑民賑濟,都不發(fā)愁。你大概在幾天之內(nèi)能夠辦完?”
雙喜說:“我想要五天光景?!?br/>
闖王說:“我給你七天時間。在這七天內(nèi),凡是領(lǐng)取賑糧、賑款、軍餉、各種用費,都到你那里支領(lǐng)。你要隨時登賬,不可有錯。辦事人員不夠,我另外給你。
這擔(dān)子比你去沖鋒陷陣的擔(dān)子難挑,吃力得多,懂么?”
雙喜回答說:“我懂。我一定要把事情做好。”
李自成擺手使雙喜退出,隨即向劉宗敏、李過和袁宗第問:“你們還有什么話要說?今晚所決定的事,有沒有不妥當(dāng)?shù)???br/>
袁宗第搶著說:“闖王,看牛先生的意思,想饒呂維祺一條狗命。這個人是洛陽最大的鄉(xiāng)宦,除福王外也是最大的財主。他注《孝經(jīng)》,講理學(xué),滿口孔孟之道,可是不知多少小百姓的土地被他家巧取硬奪,百方吞占。他家佃戶過著牛馬不如的日子,被他家莊頭豪奴催租逼債,常常賣兒賣女,可是他佯裝不知,又是放賑救災(zāi),修蓋書院講學(xué),這不是劊子手披著袈裟念經(jīng)?像這樣人,為什么要饒他狗命?難道李闖王日后坐天下還缺少一個兵部尚書?”
李過接著說:“我是才從新安來。新安百姓提到呂維祺一家,恨之人骨。平日百姓們受盡欺壓,忍氣吞聲,連屁也不敢放。我一到新安,把呂家的人都捉了起來。
老百姓知道闖王的手下將士都是來除暴安良的,紛紛攔住馬頭告狀。呂維祺的弟弟名叫維禧,做過知縣,已經(jīng)給我斬首示眾,為民除害。今晚牛先生的意思是想留下呂維祺,利用他的名望號召中原士大夫前來歸順,這意思何嘗不好,只是咱們破開洛陽,光殺福王,不殺一個大鄉(xiāng)宦,也不能稍平民憤,不能夠狠狠地壓下去鄉(xiāng)紳土豪的氣焰?!?br/>
闖王點點頭,轉(zhuǎn)望宗敏。劉宗敏沒有說話,伸出巨大的右手,輕輕地做一個砍頭的動作。雖然他面帶微笑,態(tài)度輕松,但是闖王完全看出他的意思是堅決要殺,十分干脆。于是李自成輕輕地拍一下膝蓋,說:“殺,決定殺!啟東原想留下他以為號召,也是為著咱們早成大事。文武之間有時意見不同,常常難免。你們是老八隊的老人,都是我的親信大將,對新來的讀書人要處處尊重。文武們要一心一德,取長補短。我們對啟東更應(yīng)以師禮相待?!?br/>
宗敏問:“殺呂維祺要出罪狀么?”
“不用了。百姓都明白他罪有應(yīng)得,會拍手稱快;為官為宦的、縉紳大戶,會覺得免死狐悲。我已經(jīng)請林泉明日寫一個《九問九勸》的稿子,將來在洛陽城內(nèi)傳唱,把一些道理講給百姓聽。為什么殺呂維棋,這道理也包含在《九問九勸》里,用不著再寫罪狀啦。”
雞子已經(jīng)啼叫了。李自成十分困乏,騎上烏龍駒,帶著吳汝義、雙喜和大群親兵,在月光下奔回關(guān)陵。
二十日這一天,因為李自成患了感冒,只好留在關(guān)陵行轅。他把牛金星、來獻策和李巖都留在行轅,讓他們也好生休息休息。在過去,每遇重要戰(zhàn)斗,他總是親臨戰(zhàn)場,還常常率領(lǐng)將士們沖殺,同敵人白刃交鋒。但是攻洛陽和以往的戰(zhàn)役不同。
這一次雖然是進攻名城,卻料到不會有大的戰(zhàn)斗,而要緊的是準(zhǔn)備進人洛陽后應(yīng)該采取的重要措施。經(jīng)過昨夜在望城崗的軍事會議,一切攻城的軍事部署都作了決定,并且有劉宗敏代他指揮,他作為全軍統(tǒng)帥就不必帶著病親臨城下。
吃過早飯,他叫李雙喜稍微睡一陣,就奔往洛陽城外,按照他的命令準(zhǔn)備人城工作。他考慮著進洛陽后有一些重大事情需要同高一功、田見秀一起商議,另外還要為李巖和紅娘子舉行婚禮,所以立刻派人回得勝寨老營,叫他們和高夫人、紅娘子以及幾位大將的夫人,都來洛陽。得勝寨老營的事,交給郝?lián)u旗主持幾日。他擔(dān)心郝?lián)u旗萬一再出了什么差錯,原來對他抱有成見的將領(lǐng)們會不肯原諒,也擔(dān)心搖旗連經(jīng)挫折,遇事不敢做主,就給搖旗寫了一封信,囑他既要事事小心謹(jǐn)慎,也要該大膽時就大膽決斷,不要大小事樣樣稟報,往返誤事。他的信寫得不長,其中有這樣幾句話:
得勝寨老營是全軍根本,糧餉輜重為大軍命脈所系,今見將此千斤重?fù)?dān)全交老弟身上。我弟只要時時想著全軍根本與全軍命脈,心心為公,念念為公,即可以百事不誤。人不能終身無過,但望我弟能作勇于改過之君子可也。
李自成寫完了信,才吃下去尚炯替他準(zhǔn)備好的煎藥,蒙頭出汗,睡到下午申時出頭起來。經(jīng)過發(fā)汗,已覺兩邊太陽穴不再疼痛,身上輕松,不再作冷作熱。他同牛金星等繼續(xù)留在關(guān)陵,讓李巖坐在一間清靜的房屋里草擬《九問九勸》的稿子,而請牛金星為他講一段《資治通鑒》。
自從兩個月前金星來到軍中以后,李自成因為佩服他有學(xué)問,又感激他是在潼關(guān)南原大戰(zhàn)后那樣最困難的日子到商洛山中同他見面,所以待以賓師之禮,常常呼為先生。恰好當(dāng)時攻破了一座山寨,牛佺從一家鄉(xiāng)紳的宅子里弄到了一些書籍,其中有一部當(dāng)時流行的汲古閣刊本《資治通鑒》和一部《通鑒紀(jì)事本末》。牛金星因知道李自成在商洛山中時喜愛讀書,并且留心歷代史事,就將這兩部書送到闖王面前,勸他于練兵作戰(zhàn)之暇留心讀讀。牛金星正像北宋以后一般有政治抱負(fù)的士大夫一樣,很重視《通鑒》這部書。他希望李自成能夠從《通鑒》一類書中增長學(xué)問,做一個合乎他的理想的開國皇帝。李自成原來打算請牛金星每天替他選講《經(jīng)書》一章、《通鑒》一段,但有時實在太忙,時間不能定得太死,就改為大體上每隔三天講經(jīng)、史一次。如講的是重大歷史專題,就分兩次或三次講完,而以《通鑒紀(jì)事本末》作為講《通鑒》的重要的輔助“課本”。每次牛金星講《通鑒》時候,宋獻策和李巖都坐在旁邊,劉宗敏和高一功偶有工夫,也喜歡來聽。講過之后,互相討論,往往從一個朝代的史事旁及別的朝代,一直論到當(dāng)前,貫串古今,引申發(fā)明,議論風(fēng)生。牛金星對他為李闖王講經(jīng)、史這件事十分重視,也心中十分得意。有一次講畢經(jīng)、史,宋獻策私下同他開玩笑說:“啟東,你如今已經(jīng)是傅相地位①兼經(jīng)筵②講官了?!?br/>
?、俑迪嗟匚弧嬗谢实蹘煾岛驮紫嗟纳矸荨?br/>
?、诮?jīng)筵——明朝制度:春秋二季,皇帝定期到文華殿,聽講官講論經(jīng)史,往往在講論完畢,皇帝賜給簡單酒食,所以稱為經(jīng)筵。
金星滿意地笑了笑,拈須回答:“這話……弟實不敢當(dāng)。闖王英明,好學(xué),又睿智天縱。我輩今日只有全心輔佐闖王,早定天下,功邁湯、禹,德比堯、舜,其余非所計也。至于說到朝廷經(jīng)筵,那只是繁文得節(jié),徒具空名,實不能與弟在闖王前講論經(jīng)、史的情形相比?!?br/>
獻策點點頭,又說:“闖王的確虛心好學(xué),聰明過人,在戰(zhàn)爭中閱歷又多,所以在你講書之后,他常有極其精辟的議論,或提出極重要的題目詢問我們。就他于軍務(wù)之暇勤學(xué)好問這一點說,他很像朱洪武、唐太宗,而與漢高祖大不相同?!?br/>
牛金星因為很重視他為李自成講書的重大作用和類似傅相的身份地位,所以李巖來到闖王軍中以后,盡管他知道李巖很有學(xué)問,對《通鑒》的熟悉不亞于他,他卻始終不向闖王建議請李巖擔(dān)任講書。今天牛金星是接著上一次講黃巾起義的一段歷史,只有來獻策陪坐一旁。闖王面前攤開《通鑒》第五十八卷,面帶微笑,靜聽金星議論這一重大題目。金星自幼年讀書以來積習(xí)難改,有時稍不留心,仍將黃巾起義軍稱做“黃巾賊”,只是在看見闖王的含笑的眼色時才恍然警醒,趕快改口。
他從東漢末年的民不聊生、朝政腐敗等幾個方面,講解黃巾起義的勢所必然,最后歸結(jié)到治國經(jīng)邦的一些教訓(xùn)。雖然他的見解沒有超出《資治通鑒》和《后漢書》的范圍之外,但是在讀書人沉迷于八股考試的時代,這已經(jīng)算是難能可貴了。李自成有時微微點頭,有時同天啟年間以來各地農(nóng)民起義的情況對照,略談幾句。宋獻策也有時插言。當(dāng)牛金星發(fā)完了議論之后,這一次講《通鑒》應(yīng)該結(jié)束了,李闖王突然望著他同宋獻策問:“黃巾起事,聲勢很大,可是只有幾個月就完全敗了。以后幾年雖然還有陸續(xù)起義的,但因張角兄弟已死,不能有大的作為。據(jù)你們兩位看,黃巾何以失敗得如此之快?”
牛金星平日讀書很留心歷代興衰治亂以及帝王將相的功業(yè)和成敗,卻從來沒有仔細(xì)思考過這樣問題,乍然間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說:“黃巾雖有三十六方①,大方萬余人,小方六七千,但畢竟是烏合之眾,而東漢也還沒有到立即亡國時候,皇甫嵩和朱儁都是難得的將才,所以幾個月之內(nèi)便被各個擊破?!?br/>
宋獻策雖然較留心古代戰(zhàn)爭勝敗的歷史,但對于黃巾軍的迅速失敗從來沒有作為一個問題用心想過。他同意牛金星的看法,補充說:
?、俜健S巾軍的軍事名詞,等于將軍。
“黃巾在許多地方起事,各自為戰(zhàn),人數(shù)雖多,卻不能統(tǒng)一指揮,齊心協(xié)力,加上張角早死,所以就很快政亡?!毕胍幌?,他接著說:“因為有人到洛陽告密,張角兄弟不得不倉猝起事。準(zhǔn)備不周,自然也是他們失敗的一個原因?!?br/>
牛金星因見闖王并不點頭,若有所思,趕快問道:“我同軍師所言,都甚泛泛,未必說中要害。敢請闖王明教?!?br/>
闖王說:“張角的一個徒弟名叫唐周,上書告密,使大方馬元義在洛陽被殺,洛陽做內(nèi)應(yīng)的人也被捕殺,這確實是個挫折。自古及今,最可恨的就是內(nèi)里叛變。
可是就張角起義說,并沒有受到致命損失。這書上寫得很清楚,張角起義之后,一時聲勢很大,‘所在焚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jù),長吏多逃亡。旬月之間,天下響應(yīng),京師震動’。你們看,這局勢多么好啊!可惜,只過半年,竟然敗亡!”
金星問:“請問,其故安在?”
“我看,失敗這么快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漢朝有皇甫嵩和朱儁做大將,倒是黃巾的首領(lǐng)們不懂得怎樣打仗,十分可惜?!?br/>
“???”宋獻策探著身子說:“愿聞其詳?!?br/>
闖王笑著說:“仗要活打,不要死打。歷來百姓起義之初,縱然聲勢浩大,人數(shù)眾多,終不像官軍訓(xùn)練有素。能夠打硬仗就打,不能打硬仗就避開。避開就是兵法上說的‘以走致敵’,是為的不給消滅,回手來狠打敵人。為將帥的,要時時記著‘制敵而不制于敵’。自己力量弱,死守一座城池,最為失策。守得越頑強,越會全軍覆滅。兵法上說:‘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拿南陽這一支黃巾軍說,起初以張曼成為帥;曼成陣亡,眾推趙弘為帥,死守個南陽城;趙弘陣亡,又推韓忠為帥;韓忠突圍未成,被殺,眾推孫夏為帥,還軍再守南陽,直到完全戰(zhàn)敗,被朱儁消滅。這是極大錯誤。張角和他的兄弟張梁起事后死守一個廣宗城①,起初被盧植圍困,隨后又被皇甫嵩圍困,直到覆滅。天寬地廣,進退在我,何苦死守孤城?
死守一城,等著挨打,又無可靠外援,豈有不敗之理!”
?、購V宗城——舊址在今河北省威縣東。
宋獻策大為驚佩,說:“黃巾的何以忽然敗滅,自古迄今,從來沒有人從軍事著眼,談得如此精辟。麾下談黃巾用兵之失,是從實際作戰(zhàn)閱歷中出,活用了古人兵法,故能發(fā)前人未發(fā)之秘。獻策碌碌,平日自詡尚能留心古今戰(zhàn)爭勝敗之由,談起來也能夠娓娓動聽,其實都是老生常談,炒前人剩飯。今聽麾下談兵,如開茅塞,也感到慚愧得很?!?br/>
金星緊接著說:“確實精辟,確實高明。往年讀《三國志》,見魏武①談兵往往出人意表,不想復(fù)見于今日!”
?、傥何洹何涞鄣暮喎Q,即曹操。
闖王說:“你們對我太過譽了。我今天聽啟東講書,忽然想到了這一點,說出來也是想同你們討論討論。我常有些一隅之見,須要你們隨時指出不對的地方,我好改正?!?,林泉,來了,你進來,稿子寫好了么?”
李巖回答說:“寫好了,尚須稍作修改,再請闖王過目。”
李巖所草擬的《九問九勸》是一份重要的宣傳文件。它是依照闖王的意思,用河南人所熟悉的瞽兒詞的調(diào)子,向老百姓問了九個問題,勸百姓九件事。這九個問題中包括一問為什么有少數(shù)人田土眾多,富比王侯,而很多老百姓貧無立錐之地?
二問為什么富豪大戶,廣有田地,卻百方逃避賦稅,把賦稅和苛捐雜派轉(zhuǎn)嫁到平民百姓身上,朝廷和官府全不過問?三問老百姓負(fù)擔(dān)沉重,都為朝廷養(yǎng)兵,為什么朝廷縱容官兵到處奸淫婦女,搶掠財物,焚燒房屋,殺良冒功,專意殘害百姓?四問為什么朝廷上奸臣當(dāng)?shù)?,太監(jiān)用事,而地方上處處貪污橫行,賄賂成風(fēng),使百姓陷于水深火熱之中而皇帝置若罔聞?五問為什么朝廷用科舉考試,而做官為宦的或者是不辨麥?zhǔn)虻幕钁|無用之輩,或者是狗彘不如的諂媚小人,而真正人才和正人君子卻沒有進身之路?……一連串問了九個問題,包括有一條是指問明朝一代代皇帝大封子侄為王,霸占了全國良田無數(shù),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再過幾代,全國土地還能夠剩下多少?這九個問題,問得痛快淋漓,深深地打中了當(dāng)時的弊政。跟著是九勸:一勸百姓趕快隨闖王,不納糧,不當(dāng)差,不做官府的魚肉和富豪大戶的牛馬;二勸百姓隨闖王,剿官兵,打豪強,為民除害;三勸百姓隨闖王,殺貪官,除污吏,嚴(yán)懲不法鄉(xiāng)宦,伸冤雪恨;……到最后一勸是勸百姓隨闖王打進北京,奪取江山,建立個政治清明的太平天下。李巖把稿子寫好以后,把宋獻策請去,幫他推敲推敲,略作潤色,然后呈給闖王。
李自成之所以叫李巖起草,一則因深知李巖很有才學(xué),在杞縣曾寫過一篇有名的《勸賑歌》,也因為李巖對朝政積弊,百姓疾苦,十分清楚。果然,這一篇《九問九勸》的稿子他看了后大為滿意,有許多句子使他反復(fù)誦讀,頻頻點頭。牛金星看了稿子,也連聲稱贊,并且說:“白樂天寫的詩,老嫗皆懂。林泉寫的這《九問九勸》,定能在百姓中到處傳唱?!?br/>
聽了這句話,李闖王立刻對他的親兵頭目李強說:“強,你叫在院里的弟兄們都進來,請李公子念出來大家聽聽?!?br/>
李自成的親兵都進來了。門檻內(nèi)外還站著一大堆人,他們是牛、宋和李巖的一部分親兵。馬棚總頭目王長順正從院中經(jīng)過,見李強向他笑著招手,也趕快擠了進來。大家聽李巖將稿子瑯瑯地念了一遍,紛紛點頭。李巖問;“你們都聽得懂么?”
親兵們回答說:“句句都聽得懂,全是老百姓的家常話,也是心里話?!蓖蹰L順趨前一步,說:“唉,李公子,你寫得真好,句句唱詞兒都問到老百姓的心窩里,也勸到點子上。咱們李闖王到底是窮百姓出身,在心中念念不忘窮百姓,連出文告也只怕百姓聽不懂,寫得越淺顯越好,哪像官府出文告盡是孔夫子放屁——文氣沖天,生怕不識字的小百姓都能明白!”
李強因為闖王還要聽牛金星繼續(xù)講書,揮揮手,使站在屋里和門口的親兵們都退走了。闖王往廁所去,也暫時離開屋中。王長順卻沒有馬上跟著別人退出去。他走近大方桌,將桌上堆的書打量一陣,用手摸摸,滿意地笑著點點頭,向牛金星說:
“牛先生,難得你老來到咱們軍中,輔佐闖王打天下,還抽空兒為闖王講書。
這么大本子的書,是說的什么道理?”
牛金星因他是跟隨闖王的舊人,笑著對他說:“這書呀,可是重要!前朝古代的朝廷大事都寫在上邊,可供圣君賢臣治國理民作借鑒,所以這書就叫做《資治通鑒》?!?br/>
王長順搖搖頭,笑一笑,說:“可惜就沒有替窮百姓說話的書,也沒有一本教老百姓如何造反,如何打盡天下不公不平的書。那書應(yīng)該記下來前朝古代許許多多造反英雄的故事,男的女的都有,讀起來很動人,把他們?nèi)绾纬晒腿绾问〉拇笫聦懙妹髅靼装?,叫后人知道哪些該學(xué),哪些該戒,哪些該防。要是有那樣的好書,你們多給咱們闖王講講才好哩!”
牛金星和宋獻策不覺一怔,隨即哈哈地大笑起來,笑王長順的話說得古怪和無知,又好像有點意思。李自成在笑聲中回到屋來,并沒有問他們笑什么,趕快吩咐李強將李巖所起的《九問九勸》稿子拿去交給隨營文書們用大字連夜抄出幾十份,以備明日分貼洛陽城里城外。聽牛金星講完一段《通鑒》,他又派人騎馬去洛陽西關(guān),看今晚破洛陽的事是否都準(zhǔn)備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