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二章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著


  李自成將秦王府內(nèi)庭正中的一個宮殿改名乾清宮,作為他自己的寢宮,也是他辦公和召見文臣武將的地方。晚上他辦公到深夜,如果不去別的宮中,就傳來一位妃子陪宿。他最近有三位妃子。在襄陽稱新順王時選了一位劉妃,出身于書香門第,粗通文墨;進長安后,選了一位陳妃,原系秦王府中的宮女,年紀已十六七歲;最近去米脂縣祭祖,因為米脂川中自古出美人,又選了一位新妃,出身小康之家,雖是容貌很俊,卻目不識丁,對外邊世事也完全不懂。好在姑娘比較聰明,在宮中事事退讓,不敢多吉多語,因此,別的妃子都對她很好。皇后高桂英一則深深明白,自古皇帝除正宮之外,還有各種名號的妃、嬪同侍后宮,從周公制禮就是如此;二則她也盼望后宮的妃子中有人能為大順國早生皇子,早生太子。所以劉妃和陳妃,都是她幫助李自成選定的。她知道,昨夜很晚皇上才去劉妃宮中,今早天不明就一回乾清宮批閱文書。早膳后又立即分別召見文臣和澤侯田見秀?;噬显谧辖侵械钠鹁由睿S時都有宮女向她一稟報。剛才等英未進宮時,她曾在心中嘆息說:“唉。國家草創(chuàng),真不容易呀!”此刻她一邊迎接皇上,一邊在心中問道:“他百忙中來坤寧宮有何事情?”

  李自成坐下以后,揮退左右侍候的宮女和皇后的女兵,對皇后說:“我來坤寧宮不能久坐,只是要親自囑咐你一件事。昨晚與牛丞相。宋軍師等人議定:大年初一卯時正,文武百官入宮,在勤政殿朝賀正旦;巳時正,在午門上頒布北伐幽燕的詔書。這也是一件大事,是我第一次頒詔。初三日一清早,我就上路。留在長安的六品以上文武官員,送至灞橋。澤侯留鎮(zhèn)長安,兼主持朝中諸事。

  他是個忠厚人,倘若遇到有些事他不能做主,會來宮中問你,你同他商量決定?!?br/>
  高桂英首先在心中感到吃驚,隨即笑著說道:“皇上,咱們從前談過多次,一旦打下江山,建立新朝,第一不許重用太監(jiān),第二避免后宮干政,第三要抑制貴戚。所以自從破了洛陽,你稱為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之后,有許多事我都不過問了。你在襄陽稱新順王之后,我更不愿過問軍國大事。如今陛下如此吩咐,豈不違了我們原先常常談論的話?”

  李自成苦笑一下,說道:“事情難辦哪!中央政府和六部中央衙門,差不多所有的文臣都是新投降的明朝官吏,有的是現(xiàn)任官吏,有的是卸任的鄉(xiāng)宦。咱們老八隊原來讀書人很少,文官都不是自己人,只有牛丞相、宋軍師是咱們自己的人,那是崇幀十三年起義跟州.卜道來的。李巖也是文臣,也算是起義的舊人了,可是他不肯在中央政府里邊做官。如今中央政府和中央各衙門的文官,都是幾個月之前投順的,或者近一兩個月來投順的。幾個月之前在襄陽投順的已經(jīng)算是老資格了?!?br/>
  他忽然放低了聲音:“這些文臣未必都同我們一心,其中有許多人是為著他們自家的功名利祿來的。如今朝廷的制度還不完備,加上我離開長安東征,牛金星和宋獻策、李巖都隨我前去,留在長安的眾多文臣,難免不各自營私。我有些放心不下。倘若玉峰是一個嚴厲的人,朝中的事情就好辦得多??墒撬且粋€有名的老好人,怕有時候人們瞞著他營私舞弊,亂了朝廷規(guī)矩。我擔心澤侯寬厚有余,威嚴不足。所以我囑咐他,有困難的事情,倘若不能決定時,可以進宮來同你商議。這不算后宮干政?!?br/>
  他又笑了笑,接著說:“這是一時的權變,不是長法,等我從北京回來,就不讓你過問朝內(nèi)的事情了?!?br/>
  “皇上,你原定在初五頒詔,初七啟程,為什么忽然決定提前了?”

  “怕的是耽誤了破北京的時間,夜長夢多。”

  “難道事情有新的變化?”

  “怕的是有變化。近兩天同諸臣不斷會議,認為我東征大軍最好在三月半末之間趕到北京,以防北京情況有變。所以我應該提前動身,越快越好。”

  mpanel(1);“你聽到了什么意外的風聲?”

  “如今并沒有聽到什么意外的風聲。不過,有三件事值得我擔心,不可大意。”

  “皇上,哪三件事令你憂慮?”

  “一,我們都擔心崇禎會將一部分守宣化和大同的人馬調(diào)回北京守城,使我軍屯兵堅城之下。萬一一時不能攻克北京,事情就不順利了?!?br/>
  “第二件事情呢?”

  “崇禎不惜割地給滿韃子,調(diào)回關寧的鐵騎救北京。倘若如此,我軍一鼓攻破北京,就不是那么容易了?!?br/>
  “還有第三呢?”

  “我怕崇禎萬不得已時,留下幾個重臣守北京,他自己走山東一條路,逃往南京?!?br/>
  “要是我們的人馬已經(jīng)截斷運河,他還能逃往南京不能?”

  “倘若他決計南逃,可以繞道膠東南下,也可以從天津乘海船南下。倘若他逃到南京,既有江南財富,又有長江天險,以后的戰(zhàn)事就打不完了?!?br/>
  高桂英也覺得皇上和諸臣們的擔心很有道理。想了片刻,說道:“皇上,聽說你到北京去,只率領二十幾萬人,號稱五十萬,何不多帶些人馬前去?”

  “近半年多來,我們的人馬很快占領了河南、湖廣、山西,又向東進到山東境內(nèi),哪兒不需要兵?原來有幾十萬人馬,不分散很夠使用,一分散就力量薄了。像我們離開湖廣以后,德天府、承天府、襄陽府不是分散了很多兵力嗎?現(xiàn)在湖廣、河南的許多府、州、縣局勢都不很穩(wěn),有許多人在左顧右盼,伺機而動。能夠反叛,他們會反叛的。我心中明白,牛丞相、宋軍師他們也很明白,困難就是兵力不夠,無錢養(yǎng)兵呀?!?br/>
  高桂英點點頭,說道:“是的呀!如今各地城鄉(xiāng)殘破,災荒遍地。養(yǎng)兵多了,老百姓負擔沉重,更是沒辦法活下去?!?br/>
  李自成接著說:“你說得很對。這些年戶口大減,許多地方生產(chǎn)也沒有恢復,多養(yǎng)兵很不容易。所以這一次只帶二十幾萬人出征,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只能如此了。好在取勝不完全靠兵力。主要是靠……”

  高桂英接著說:“我明白了,是靠皇上的聲威,也靠老百姓盼望著你去救他們,好像我們到河南的時候那樣。去年春天,我們進入湖廣、襄陽、承天、德安、荊州,各地不也是聞風降順?這一次皇上東征一定也是如此。要是這樣,人馬帶的不多,看來也不會遇到大的困難。就怕在北京城下屯兵太久,也怕崇禎把關寧的兵調(diào)回北京。前幾天同紅娘子談起這事,她說林泉有此憂慮,不知跟皇上說了沒有?”

  李自成說:“在群臣商議的時候,林泉曾說出他的擔憂。不過,大家都不同意他的看法,認為只要我們進兵迅速,路途沒有耽誤,拿下北京就沒有問題。至于大同、陽和各處的明朝邊兵,據(jù)白光恩他們幾位降將看來,是都會沿路投降的?!?br/>
  高桂英心中放寬了,就說:“既然他們說沿路守將都會投降,我就放心了?!?br/>
  李自成又說道:“目前,山西明朝的兵力很空虛。山西巡撫蔡茂德,我們第一次進攻開封的時候,他也在開封。那時候他是河南右布政使。這個人是一輩子吃齋念佛,又不懂得打仗的事。所以我軍過黃河以后,必然一路無阻,到處迎降。現(xiàn)在,聽說山西各府、州、縣土民,人心已經(jīng)瓦解了,都在私下紛紛商議,要迎接我們的大軍。所以,一破太原之后,我們的大軍走大同、陽和、宣府這一帶,進居庸關去攻北京,路上不會遇到大的阻礙。崇禎總想在這條路上阻止我軍前進,就不會將這一路的守軍調(diào)回北京。宋軍師是這樣看的,牛丞相也是這樣看的。喻上猷他們都贊同軍師的看法,獻策籌劃的這一作戰(zhàn)方略很好,必可成功。我特意將白光恩。左光先這一些明朝的舊將都帶在身邊,也正是為的招降沿路的守將。也有人建議,要我出武關,走真定,攻取北京,路途較近??墒悄菢舆M兵,崇禎就會把宣府、陽和、居庸關的兵調(diào)回北京。看起來路近,攻北京反而不容易了?!?br/>
  高桂英更覺放心,說道:“這條路我從前都不知道,你說出來我也不很明白,只要大家都是這么看,我就放心了??磥砟懵暑I這二十幾萬人也就夠了?!?br/>
  李自成說道:“實際上到北京城下的時候,大概不會超過十萬人馬?!?br/>
  “???不會超過十萬?”

  李自成說道:“過陽和之后還要分兵呀——此刻我沒有工夫同你詳談了?!?br/>
  “萬一……”

  李自成說:“不妨事,我同幾位謀臣議論過了。目前向北京進兵,一舉消滅明朝,當然不能全靠兵力,除你剛才說的,靠我的聲威招撫沿途官紳軍民之外,還有就是明朝已成崩潰瓦解之勢,不堪一擊。古人常說的摧枯拉朽,就是這種形勢。我們預料,崇禎瞻前顧后,加上朝廷每遇大事爭論不休,不等他調(diào)回關寧精兵,我們就已經(jīng)破北京城了。北京一破,明朝的江山換了主人,關寧兵就不敢來了?!?br/>
  高桂英笑著說:“但愿上天看顧,皇上此去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一路上勢如破竹,趕快攻入北京吧!元旦頒北伐詔書的事,那詔書可已經(jīng)準備好了?”

  “已經(jīng)準備停當。可是詔書寫得太文,老百姓很難讀懂。”

  “為什么不寫得淺顯一點,讓不識字的人一聽都能懂得?像幾年前攻破洛陽的時候,李公子同你寫的《九問》、《九勸》,連我也能背下來。”

  李自成笑一笑,說道:“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幾個文臣一定要將詔書寫得越典雅越好,越古奧越好。有些句子他們說是模仿《尚書》的文筆。他們還說,不能光想著小百姓能讀得懂、聽得懂,重要的是這詔書要像是大順開國皇帝的詔書,不能使明朝士大夫恥笑我朝中無人。他們還說,這詔書以后要載到國史上的,要傳至萬代,非寫得十分典雅不可。牛啟東他們說這話,也有道理。如今我身為一國之主,建立了新朝,也只能按照朝廷的規(guī)矩辦事。老百姓聽不懂也只好算了?!?br/>
  “不讓百姓都知道皇上出師的宗旨,不是也不妥當嗎?”

  “也有一個補救辦法,我已經(jīng)對他們說了。等到破太原的時候,我再發(fā)一道上諭,一定要寫得使老百姓都聽得懂,像《九問》、《九勸》那樣淺顯?!?br/>
  “對,對?;噬想m是真命天子,可是咱們十輩子都是莊稼漢,自己也是窮百姓出身。起義的宗旨是為救天下的黎民,請皇上到山西再補發(fā)一道使老百姓都能聽得懂的上諭?!?br/>
  “如今你留在長安,雖然住在皇宮里邊,可是朝中無人。你身上的擔子很重,身邊不可沒有得力的人?;塾㈦m然出嫁了,還是命她每日進宮聽你使喚才是。”

  “我也是這么想。剛才我正在同她商量宮中如何朝賀元旦的事。聽說你來到坤寧宮,我叫她趕快回避了。”

  “為什么要回避?有些事也需要她知道哇?!?br/>
  “皇上,你忘了,她一同雙喜成親,就變成了你的兒媳,豈有兒媳見公公不回避的?”

  李自成猛然明白,不覺哈哈大笑。高桂英也笑了起來,隨即說:“在宮中朝賀正旦的事……”

  “我很忙,這事情就不必問我了,一切由你同慧英商量,斟酌辦吧。如今諸事草創(chuàng),也不必都按照政府草擬的儀注。”說畢,迅速起身走了。

  李自成走了以后,兩三個宮女很快進來,在皇后的身邊侍候。回避在坤寧宮后邊的慧英也進來了?;塾⑾蚧屎髥柕溃骸案富蕘碛惺裁捶愿??”

  皇后說:“皇上離長安的日子提前了。如今決定元旦朝賀一畢,稍作休息,就頒布北伐詔書。初三日一早啟程,留在長安的文武百官都到灞橋送駕。雙喜要隨身帶的衣物,都趕快替他準備。還有,皇上命你每天進宮辦事,像往常一樣。我也是這個意思,倒是皇上先說出口了?!?br/>
  慧英聽說皇上提前動身,雙喜隨駕,不由得心中挺不是滋味。但是她沒有露出來一點形跡,趕快問道:“母后,宮中朝賀正旦的事,應該如何準備?”

  皇后說:“十來天前,禮政府送來朝賀正旦的儀注,還有進宮朝賀的各家夫人的花名冊,你都看見了。剛才皇上說,可以由你同我斟酌。按我的意思么……”

  慧英望著皇后,等待吩咐。她又不由得想起雙喜初三一早就要跟皇上出征了,又一股惆悵情緒涌上心頭,暗暗地嘆道:“只有幾天的恩愛日子,白天也不能廝守在一起!”

  高桂英想了片刻,接著說:“咱們新朝的各家夫人多是窮家小戶出身,或者隨軍多年,或者新從家鄉(xiāng)來到長安,誰懂得皇宮中怎樣行禮?好比臨上轎才去裹小腳,裹也來不及了,反而寸步難行。何況宮中沒有女官,鴻臚寺的官兒們又不能來到后宮,誰能教大家演禮呢?如今要大家按照皇家的規(guī)矩進宮來朝賀正旦,豈不是故意要婆婆媽媽們、嬸子大嫂們來坤寧宮鬧笑話?”說到這里,她自己忍不住“撲哧”

  笑了,連慧英也笑了。

  “到底怎么辦呢?”慧英問道。

  “怎么辦?我們莫去管禮政府擬定的儀注,今年還按民間習慣的老規(guī)矩辦事。

  你安排好,初一五更,各家婦女都進西華門,轎子要停在西華門外。只有少數(shù)幾位夫人可以在西華門內(nèi)下轎,將她們都帶進禎祥門內(nèi),坐在屋中烤火。然后,分批帶引進坤寧宮正殿,向我朝拜。一概不留下吃飯、吃果子。不管誰對我拜年,她們都跪下磕頭,我都不還禮,也不說話。慧英呀,這同往年是大不一樣呀!可是已經(jīng)熬到今天,坐在皇后寶座上,我縱然想還禮,想拉著她們嘻嘻哈哈地坐在一起說說話兒,親熱一番,也不能了?;塾?,你說是么?”

  “娘娘自然是不能還禮的,要講究君臣之分嘛?!?br/>
  皇后接著說:“你今天就要將名單編排出來,看看分幾班朝賀。每一班二二十個人吧,要有一位領頭的,比如說武將們的夫人,頭一班就應該由汝侯府的夫人領頭;文臣們的夫人,頭一班就應由牛丞相府的夫人領頭。你編排就緒以后,送上來讓我看,然后送往禮政府傳諭各部事先通知,好作準備。按說這事應該由內(nèi)臣司禮監(jiān)衙門掌管,由司禮監(jiān)衙門派內(nèi)臣向各府傳諭,才是個道理??墒窃蹅儗m中的內(nèi)臣班于沒有搭起來,沒人做事。還有,對各家應該有賞賜,也要擬出一個清單,呈給我過目之后,趕快準備。男的文臣不進后宮來,自然沒有賞賜;可是有的是在我眼皮下長大的小伙子,他們請求入宮朝賀,那就來朝賀吧。像羅虎、王四這些小將們,能夠說不讓他們進宮么?”

  “還有來亨?!?br/>
  “是呀,還有來亨……只要進宮來都得賞賜。這般小將們?nèi)缃褚姷亩嗔?,眼眶大了,賞賜的東西寒酸了,能夠行嗎?都不能寒酸,這是咱大順朝第一個元旦佳節(jié)呀?!?br/>
  “母后,健婦營怎么賞賜?”

  “你斟酌辦吧。不過,你紅娘子大姐要同各家夫人一樣的賞賜?!?br/>
  皇后望著慧英走出后宮,忽然又命一宮女將她叫回。高桂英想到,后宮內(nèi)師鄧太妙隨著元旦賞賜之外,還要在節(jié)前送去幾色禮物,以表示尊師之禮。她命慧英,給鄧夫人送禮的事,即刻就辦。然后再辦其他諸事?;塾柕溃骸班嚪蛉穗m是后宮內(nèi)師,畢竟還是臣下,皇后賞賜她東西,能夠算是送禮嗎?”

  高桂英對慧英望了一眼,忽然笑著點點頭,心里稱贊慧英明白事理,不愧是她的好幫手。隨即說道:“你可以請呂二嬸速速進宮,命呂二嬸隨內(nèi)臣一同前去,由呂二嬸傳話……”

  她又想了想,問道:“慧英,你呂二嬸如何說話合乎體統(tǒng),你教教她。我不操這個心了?!?br/>
  慧英略一思索,隨即說道:“呂二嬸應該說,‘皇后懿旨,念鄧夫人在后宮講書辛苦,欣逢元旦佳節(jié),特賜彩緞、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等物,略表尊師重道之意,務必入宮謝恩?!负螅@樣傳娘娘懿旨行么?”

  皇后笑著說:“唉,你這姑娘果然習練好了,竟然能出口成章。好,就這樣讓呂二嬸傳諭去吧。”

  慧英下去不過片刻工夫,慧瓊進來了。她向皇后磕了頭,跪在地上問道:“奉娘娘呼喚進宮,不知有何吩咐?”

  高夫人滿臉堆笑,說道:“你起來吧,慧瓊。不要跪在地上。來,讓我好好看看你。”

  慧瓊又磕了頭,站起來走到皇后的身邊?;屎罄氖?,很有感情地說:“你出嫁了,完了終身大事,也完了我一樁心事??墒俏矣植荒懿幌肽?。我想著你出嫁才兩天,這兩日里,張鼐忙著出征的事,又加上賀客盈門,日日酒宴忙亂,你們一對小夫妻,自然不能親親熱熱廝守洞房。也只有兩夜相待,今天天不明張鼐就上路往韓城去了,你難免不心中難過。你們雖然是燕年新婚,恩愛難舍,可是你也明白,國事為重。張鼐王命在身,你們小夫妻有什么法兒守在一起?我怕你孤單單地留在侯府不是滋味,所以將你喚進宮來散心?;塾⑾裢找粯釉谖髌恨k公,你快去她那里玩吧?!?br/>
  慧瓊被皇后說得低下頭去,滿面通紅,噙著淚珠不敢滾出。她的心情復雜,既感激皇后對她的慈愛和關懷,又感到皇后不知道她心中的苦情??墒牵目嗲槭菦]法對皇后說的。

  高桂英望了望慧瓊的眼睛,又笑著說:“到底是新婚夫妻,一提到離別的事就眼淚絲絲的。好了,好了,不要傷心了。我叫你進宮來,沒有別的事,快到慧英那里散散心吧?!?br/>
  慧瓊又跪下磕了一個頭,趕快走了。

  過了一陣,慧英帶著兩個宮女捧著賜給后宮內(nèi)師鄧太妙的禮物進來,請皇后親自過目。皇后看過后,點點頭,將下巴一擺,兩個宮女退下,然后向慧英問道:“慧瓊到你那里去了?”

  “是的,已經(jīng)去了。”

  “你看見她噙著眼淚么?勸她幾句,不要難過。新婚夫妻。乍一離開。難免不有點傷心。以后離別日子多了就習慣了?!?br/>
  慧英回到目己辦公的西偏院,將前去給鄧太妙送禮的宮女和呂二嬸打發(fā)走,然后,拉著慧瓊的手,看一看她的眼睛,笑著說:“慧瓊,聽說一提到你同小張侯的暫時離開,你當著皇后的面就眼淚汪汪,真不害臊。”

  “英姐……”

  “真的舍不得么?是軍國大事要緊,還是你和小張侯恩恩愛愛地廝守在一起要緊?”

  “英姐,你一點也不知道我心里的痛苦。”

  “???”

  “你和雙喜哥相親相愛,怎知道我的苦處哇?”

  慧英猜到八九分,小聲說道:“難道他不愛你么?論容貌你同慧梅也差不多?!?br/>
  “不,英姐,你不明白?!?br/>
  “難道他不愛你么?”

  “他至今心里還念著慧梅姐,并沒有把我放在心上??墒腔勖方闼廊ヒ呀?jīng)一年多了。因為慧梅姐死得太慘,他更不容易忘掉她?!?br/>
  “唉!我明白了,明白了……”

  慧英低下頭去,也不覺眼圈兒一紅。過了一會兒,她重新抬起頭來,對慧瓊說:“皇后盼望你同小張侯成親后和睦恩愛,這些話你可不要在皇后面前說出來。你長得還算俊,又聰明細心,所以皇上和皇后才將你許配張鼐。過些時候,小張侯一定會很愛你的?!?br/>
  “英姐,我怕是命中已經(jīng)注定了。這話你可不要對皇后說。今后不管他愛不愛我,我已經(jīng)嫁給他,就是他的妻子,我的心,我的身子,都是他的。倘若以后在兩軍陣上他有危難的事,讓他明白我這個做妻子的……”慧瓊沒有說下去,鼻尖紅了,眼淚不由得流落下來。

  “大年下,快別說不吉利的話吧。以后天下太平,你也不會再上陣了??觳粮赡愕难蹨I,讓別人看見怎么說呢?為著過年的事,我忙得要命。從今天起,慧瓊,你每日進宮來幫我做事,好不好?”

  慧瓊哽咽說:“我巴不得每日進宮來幫姐姐做事,免得在侯府中心里難過?!?br/>
  “好,這樣我就有個好幫手了??欤敛裂蹨I,別讓別人看見。咱們快商量宮里的事吧……”

  因為甲申年的元旦是大順朝開國的第一個元旦,所以長安士民都為著新朝隆興,太平有望,對過年的事比往年更加重視。除夕前一天,滿城家家戶戶、廟宇、庵觀,都貼滿了春聯(lián)。從除夕后半日起,就開始燃放鞭炮,十分熱鬧。

  這一天四更剛到,大順朝的宮中就燃起了鞭炮。這鞭炮聲同全城的鞭炮聲混合在一起。李自成在乾清宮院中拜了上天,又在臨時改造的奉先殿拜了祖宗的牌位,然后匆匆地轉(zhuǎn)入后宮,在坤寧宮的正殿同皇后一起坐下,接受內(nèi)宮的朝賀。在細樂聲中,首先是公主蘭芝,然后是幾位妃嬪,跟著是慧英等多年隨侍皇后的姑娘(慧英是奉特諭從她的府中進宮來的),最后是新入宮的宮女、仆婦、留用的秦府宮女、宦官,分班向皇帝、皇后行禮。

  天色快明的時候,李自成又匆匆地轉(zhuǎn)到前院的同泰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賀。皇上走后,六品以上文官的夫人,便開始從西華門分批。分班進入禎祥門內(nèi)。禎祥門內(nèi)一時花團錦簇,香風滿院,環(huán)佩叮咚,鼓樂陣陣。

  今日向皇后朝賀正旦,按著高桂英的吩咐,不用禮政府的儀注,也不叫朝賀正旦,還是叫做拜年。這樣就使禮法的拘束放寬了很多。皇后同劉宗敏、高一功、郝?lián)u旗等大將的夫人們相見,仍然帶著多年妯娌或姊妹的舊情,熱熱鬧鬧,又說又笑,把事先商定的“不還禮,也不說話”的做法,全忘到腦后了。而這些大將的夫人們之間也更不免拉拉扯扯,說說笑笑,一點兒也不受朝廷禮法拘束。

  但是那些新降文臣的夫人們和后宮內(nèi)師鄧夫人行禮的時候,情形就大不相同。

  她們的丈夫都是明朝的進士出身,都在朝廷做官,加上他們的娘家也多是官宦之家及書香門第,她們自己也多數(shù)讀過書,比較懂朝廷的禮節(jié),又深深明白她們和高桂英之間是有君臣之分的,禮法必須講究。所以都懷著肅然敬畏的心情,認真地向皇后行了三跪九叩禮,惟恐有一點“失儀”。紅娘子隨著這一班夫人行禮,因為事前聽了李巖的指點,也是十分小心。

  領班行禮的是那位有學問的、才貌雙全的鄧大炒,她還代表大家向皇后致了頌詞。按照禮政府半月前呈進宮中朝賀正己的儀注,當命婦朝賀時,由領班夫人致了頌詞以后,皇后要回答說“歷端之慶,本宮與諸夫人共之”。這是一句照例的答詞。

  皇帝答文武百官和娘娘答眾位夫人,都是這么一句話。只是皇后自稱“本宮”,皇帝稱“朕”。這句話高桂英記得很熟,幾天前就背爛在胸中。她只要板著面孔說出來就成了??墒撬R時沒有管禮政府擬就的答詞,卻笑容滿面地望著跪在面前領班行禮的鄧夫人回答說:“今日是新的一年開始,但愿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國家吉慶,我們大家吉慶。”

  眾夫人平身以后,高夫人又笑著說道:“各位下去隨便吃茶吧?!?br/>
  鄧太妙感到愕然,望見皇后周圍侍立的宮女們也感到愕然。隨即她心中明白:原來儀注中沒有賜茶一項,皇后出于對大家的親切盛情,也是習慣了民間的風俗人情,忍不住說出了這一句話。聰明的鄧夫人趕快重新跪下,說道:“皇上明日來征幽燕,今日皇后諸事很忙,臣妾等不敢多留,就此叩辭出宮?!?br/>
  果然正如鄧夫人所說的,高桂英為著李自成明日一早就要離開長安東征,有許多雜七雜八的事情需要親自料理。入宮朝賀的夫人們叩頭退去以后,高桂英就吩咐慧英,帶著宮女們。將皇上需要隨身帶走的衣服、鞋襪和其他日用物品,收拾齊備,由她親自過目,然后分別包于不同的包袱。

  剛剛把這事交代下去,李巖和雙喜進來了。李巖先在同泰殿,同文武百官們一起向皇帝朝賀了正旦,又隨著雙喜來坤寧宮向皇后朝賀正旦。按一般禮儀來說,他是不必來后宮朝賀的。但因為紅娘子是皇后的義女、所以他隨著雙喜進來。三跪九叩之后,皇后叫他坐下說話。他又叩頭謝恩,然后側(cè)身在一把椅子上坐下。雙喜不敢坐,在一旁垂手侍立。皇后說道:“林泉,明日你跟隨皇上出征,我盼望著早傳捷報,攻破北京,滅亡明朝。這幾年你在皇上左右,出了不少主意,幫助皇上決定大計,沒有辜負皇上的器重。據(jù)你看,攻破北京會有不曾料到的困難么?”

  李巖暗暗吃驚,覺得皇后畢竟不同一般??墒悄壳芭e朝上下,都在想著會一切順利,不肯聽不同的話,他不敢將他的擔心說出口來。于是稍微遲疑一下,回答說:

  “以皇上的聲威,沿路必定勢如破竹,望風迎降,一路上不會有多少困難。至于破了北京以后的事情,只能到時看情形再說?!?br/>
  高桂英不明白李巖內(nèi)心想的是什么,也沒有聽出來他口氣上含著擔心,就說道:

  “好,你下去休息吧。如果你想到什么話,盡管在路上向皇上隨時面奏?;噬蠒M量采納的?!?br/>
  李巖叩頭辭去以后,高桂英望著雙喜,正要囑咐他幾句危忽報尚炯和王長順來坤寧宮朝賀。她便不再說話,揮手讓雙喜退出,向身邊的宮女說道:“傳他們進來。”

  按照禮政府正在修訂的《大順儀注》,文武群臣只可在外延向皇上賀正旦,不能進后宮向皇后賀正旦。但是這禮制尚未頒布,尚炯和王長順又與其他臣下不同,所以他們在外邊參加賀正旦的大朝賀以后,請求來后宮向皇后朝賀。高桂英也很念舊,不管皇家規(guī)矩,滿臉堆笑,等候著他們進來。

  坤寧官階下,細樂吹奏起來。整個宮中都蕩漾著樂聲,香煙繚繞。宮女們穿戴十分好看,在階上和階下左右站了兩行、尚炯和王長順走上臺階(應該叫做丹墀,不過這時人們還不習慣這么叫法),進了坤寧宮正殿。王長順向后退了一步,讓尚炯先向皇后行禮。按官階尚炯比王長順高,所以他也不推辭,先向皇后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高桂英接受別人行禮還可以不站起來,但尚炯給她行禮,她很不習慣,也十分不安。她不自覺地從寶座上站起來,向尚炯斂衽復禮??墒巧芯紱]有看見。

  尚炯叩拜完畢,仍然跪在地下,高桂英命他站起來,坐下說話。她沒有稱呼尚炯的名字,也沒有稱呼尚炯的表字,而仍然按照往日習慣說道:“尚大哥,你趕快坐下,我們敘敘家常?!?br/>
  尚炯又躬身作揖,側(cè)身坐在宮女們?yōu)樗A備的一把椅子上。這時,王長順也開始叩拜。皇后沒有站起來,但心中也感到不忍。王長順一面叩頭,皇后一邊對他說:

  “長順,你的腿腳不便,多年有寒氣腿,腰部又受過傷,你行一跪三叩頭禮好了,不要行大禮了?!?br/>
  王長順心中激動,一面叩拜,一面說道:“今日是元旦,這三跪九叩禮可不能打折扣,非磕完不行。”

  高桂英也不再阻止,望著他把大禮行完,令他站起來說話。王長順站起來對皇后說道:“這今年是頭一次朝賀正巳,我還能來到后宮,向娘娘拜年……”

  高夫人笑著說:“是的呀!這是拜年,說起來比‘朝賀正旦’還順暢一些。”

  王長順接著說:“等皇上在北京登了極,立完了規(guī)矩,以后宮禁森嚴,小臣王長順再想進宮來給娘娘拜年就不容易了。”

  高桂英笑起來,心中也有點感傷,回答說:“長順,你別擔心,到了那個時候,我會面懇皇上,特許你進宮見我。”

  長順落下眼淚,說道:“謝娘娘開恩?!薄皳渫ā庇止蛳氯?,磕了三個頭?;屎筅s快說:“起來吧,起來吧。坐下去,我同你們敘敘家常。”

  王長順謝了座,在另一把椅子上欠身坐下。高桂英轉(zhuǎn)臉望著尚炯說道:“尚大哥,咱們這十多年來……”

  尚炯立刻站起來,說道:“請皇后不要再稱微臣‘尚大哥’了。今日要講君臣之禮了。”

  高桂英微微一笑,說道:“好吧,不叫你尚大哥,我說子明呀,咱們十年來……”

  尚炯趕快又接著說:“請皇后以后直呼我的名,千萬不要再喊我的字了,也不要喊我的綽號。喊我尚炯才是君臣之禮?!?br/>
  皇后說:“什么君臣之禮?我們可是生死患難,在一起轉(zhuǎn)戰(zhàn)了十來年,難道叫你的表字就不合規(guī)矩了?”

  尚炯說:“是的,皇家有皇家的禮節(jié)。西漢時期,帝王倒有時也向臣下稱呼表字??墒翘扑我詠砭蝗兆?,君呼臣名而不呼字,就成了制度了。明朝皇上只對內(nèi)閣輔臣和經(jīng)筵講官稱‘先生’,這是特別尊師重道的禮節(jié)。我們都是擁戴皇上打天下,雖然有些功勞、苦勞,也是天經(jīng)地義的,不能因此就呼我們的表字,也不能有其他稱呼?!?br/>
  高夫人說:“唉,過去已經(jīng)叫慣了,現(xiàn)在要改口,像你們這樣的老兄弟,又比我們年長,既不能稱你尚大哥,也不能稱你表字,我心中也不安哪!我問你,子明,聽說你要留在長安,不隨皇上去北京?”

  尚炯說道:“娘娘,你又叫我的表字了。皇上有時也稱呼文武大臣的表字,雖是舊情難忘,然而于禮不合。我聽說牛丞相和宋軍師已經(jīng)勸過幾次,皇上還不肯改變老習慣。我想,在北京登極之后,這老習慣也得改一改?!?br/>
  高桂英笑起來,輕輕地嘆口氣,說道:“原都是舊日兄弟,生死不離。一旦成為君臣,禮儀森嚴,我怎么也不習慣。皇上他也不習慣?!?br/>
  尚炯說:“周公制禮,君君臣臣,是五倫之首。雖然皇上和皇后念舊,這以后稱呼總得改了才是?!?br/>
  皇后笑起來,說:“唉,不說稱呼了。我問你,子明,聽說你留在長安,不隨皇上去北京,已經(jīng)決定了嗎?”

  尚炯說:“是的,已經(jīng)決定了。皇上命我留在長安,把太醫(yī)院建立起來,這事情需要物色太醫(yī),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關中地區(qū)和河南一帶投順的醫(yī)生中,醫(yī)術高明、可以在太醫(yī)院供職的到底有多少人,我們還不完全清楚。再說,還必須挑選忠心耿耿保大順的,不然如何讓他們在大醫(yī)院供職?”

  皇后點點頭,轉(zhuǎn)向王長順:“長順,你要隨皇上出征,皇上可允許了么?”

  王長順站起來說:“皇上說我快五十了,不想叫我隨他出征??墒俏以趺茨軌虿蝗ツ??我一再向皇上懇求,也向牛丞相、宋軍師懇求,總算答應我隨皇上到北京去。唉,娘娘,我只要親眼看看北京城,看一看北京的皇宮,看一看我們皇上登極的大典,我死也……”說到這里,他覺得說露了嘴,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我這一輩子也就心滿意足了?!?br/>
  高桂英也笑了,說:“好吧,你去隨著皇上見識見識。聽皇上說,將來我們長安會修得比北京還要好?!?br/>
  尚炯又站起來,說道:“皇后,你今日事忙,臣等叩辭了。”

  高桂英點點頭說:“你既然留在長安,隨時都可以進宮來。你要不來,我只要想起,就要派人傳你進宮?!?br/>
  尚炯聽了這話,十分感動,趕快跪下,叩了一個頭:“謝娘娘!”

  王長順也跪下去叩頭,然后他們站起來,一起轉(zhuǎn)身退出去。

  皇后深情地望著他們,一直望著他們走下臺階,出了禎祥門。然后正想去休息,忽然羅虎、王四和李來亨來了。她看著羅虎和王四已經(jīng)是英俊的青年將領,小來亨也長到跟大人一樣高了。盡管他一臉稚氣,可是雙目有神,很有禮貌?;屎蠓€(wěn)坐在寶座上,笑瞇瞇地望著他們?nèi)齻€行了三跪九叩禮。這三個小將行過禮以后正要退出,慧英進來了,皇后就向王四和羅虎問道:“你們向雙喜哥拜年了么?”又向來亨問道:“你去拜年了么?”

  羅虎說:“我們知道雙喜哥大色不明就到同泰殿,照料文武百官朝賀的事,接著又到午門照料頒布皇上詔書的事,還沒有機會給雙喜哥和慧英姐姐拜年。此刻正要往雙喜哥哥的公館去。”

  來亨接著說:“我也沒有機會給雙喜叔叔和慧英姑姑拜年?!?br/>
  皇后說:“慧英,你取出來三錠元寶,給他們每人一錠,作壓歲錢?!?br/>
  羅虎說:“娘娘,我跟王四已經(jīng)長成大人了,還要賜給我們壓歲錢?”

  “你才二十歲,還沒有娶親,在我的面前還是小孩子。小四雖然已經(jīng)成了親,可比你還小一歲,也是孩子。”

  慧英笑著對羅虎說:“別傻了,娘娘賞賜的銀子,還能不要?”

  慧英隨即取出三錠元寶,給他們每人一錠。三個小將在皇后面前跪下,叩頭謝恩。站起來以后,羅虎向慧英問道:“慧英姐,你不回去,我們就在這里給你拜年吧?!?br/>
  “瞎說,這是皇后的坤寧宮,怎么能在這里給我磕頭?快給你們雙喜哥拜年去吧。我也快回公館了?!?br/>
  羅虎等笑嘻嘻地走了以后,慧英向皇后問道:“賞賜各家夫人的新年禮物都已經(jīng)派人送出宮了,不知母后還有什么吩咐?”

  皇后笑著說:“你快回公館去吧,雙喜在等著你呢。你們小夫妻才成親幾天,后天一早他就要隨皇上東征,這也是沒有法兒的事。今日是大年初一,你下午不必進宮來了,你們小夫妻廝守一起過年吧。唉,但愿打過這一仗之后,你們再不要分離。趕快回去吧,回去吧。”

  慧英恭敬地聽母后叮嚀,低著頭,臉頰泛紅,心中充滿幸福。辭出以后,在東華門內(nèi)坐上轎子,心中充滿甜蜜,從眼睛和嘴角忍不住流露出悄悄的微笑。忽然想到后天一早就要同夫婿離別了,心中猛一辛酸,幸福的微笑消失了。但是過了一陣,她的心情又恢復了平靜,想著這只是暫時的離別,他不久就要從北京回來了。她在心中念出了這個“他”字,感到無限的甜蜜,無限的溫柔。

  慧英剛走不久,李自成回到了坤寧宮,皇后知道他十分勞累,迎接他到寢室休息。她親自照料他,幫他脫去行禮的服飾,換上家常便服。對他說道:“皇上,你要準備出征,又要慶賀元旦,實在辛苦,快休息休息吧?!?br/>
  李自成笑著說:“如今雖然辛苦,我也是高興的?!?br/>
  “已經(jīng)命御膳房準備好了,今日中午在坤寧官安排家宴,一為慶賀元旦,一為給皇上餞行。”

  “不要傳雙喜和慧英進宮侍宴,讓他們小夫妻在他們公館中過年好了?!?br/>
  “我已經(jīng)吩咐了,不要他們進宮侍候。外邊慶賀正旦的大朝賀,聽說行禮十分隆重,你覺得還滿意吧?”

  “還好。文官們很懂得朝賀之禮,武將們差一些。不過,到明年朝賀正旦,就會大不同了?!?br/>
  皇后笑著說:“明年江山一統(tǒng),普天同慶,自然是另外一番局面??墒峭蹰L順最擔心以后皇家禮制一定,宮禁森嚴,他想進宮來給我拜年也不能了?!?br/>
  李自成哈哈一笑,然后打個哈欠,靠在安樂椅上,不再說話。高桂英揮手使宮女們退出,對自成說:“你趁這個時候休息片刻,等一會兒我來叫你進膳?!彼p輕地走出去,心中暗暗自語:“唉,我的天,明年過年,必定是舉國狂歡,這長安城不知有多么熱鬧哇?!?br/>
  正月初三早晨,李自成率領牛金星、宋獻策、喻上猷、顧君恩和在西安新降的武將,由李友、吳汝義、李雙喜、李強等率領的數(shù)千精銳騎兵護衛(wèi),從長安動身東征。留守長安的文武大臣,由澤侯田見秀率領,一直送到灞橋。李巖的一支人馬,由李侔和李俊率領,早到了韓城,已經(jīng)同東征大軍渡過黃河,只是李巖自己留在皇上身邊,以備隨時咨詢。明朝的秦王和幾個郡王都帶在軍中。崇禎十五年在河南破汝寧時捉到的崇王也帶在軍中。

  大順朝東征的先頭部隊,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就踏著堅冰渡過了黃河。主力軍兵分兩路:一路由韓城和禹門之間的沙渦渡河;一路由韓城向蒲坂渡河。李自成從長安啟程的時候,陜西省的許多府、州、縣的明朝政權,已經(jīng)紛紛瓦解,有的地方士民打開城門迎降,有的正在準備迎降。李自成在路上不斷接到劉宗敏的飛奏,有時是劉宗敏轉(zhuǎn)來的李過和劉芳亮等大將的稟報,知道到處沒有遇到抵抗。果如所料:勢如破竹。在路上,每晚駐營以后,倘若沒有緊急軍情需要他處理,他仍然請牛金星帶著新降的文臣,為他講解經(jīng)書和《資治通鑒》。離開長安后的第一次經(jīng)書講題是《春秋》上的“春王正月”。牛金星認為,目前正是大順皇上正月出師,所以選取《春秋·魯尹公元年紀事》開始的這四個字,依照《公羊傳》的意見,大加發(fā)揮,向李自成宣傳做大一統(tǒng)皇帝的思想。李自成也是希望做大一統(tǒng)江山之主。如今形勢順利,只要攻下北京,收拾江南雖然還不能說可以“傳檄”而定,但是必不會經(jīng)過大的戰(zhàn)爭。所以牛金星講解《春秋》上的這四個字,很投合他的心意。

  李自成同他周圍的群臣,在一片勝利的歡悅中,策馬踏著堅冰渡過黃河,于正月十六日到了蒲州,祭了關公,十八日到猗氏,十九日到聞喜,二十日到絳州,二十一日到曲沃,二十三日到了平陽,在平陽停了五天,同劉宗敏、李過等開了一次軍事會議,發(fā)表了使一般庶民百姓都能聽得懂、讀得懂的上諭,便向太原進軍了。

  東征大軍每到一地,就將已經(jīng)拆掉的驛站恢復,整頓了驛卒,配備了馬匹。所以,李自成沿路到長安的信使和公文不斷,朝中大事和關中、漢中、河南、湖廣等地情況,也都不斷地向李自成稟報。倘若有重要軍情,則逢站換馬,日夜不停,雖相距數(shù)百里,一日夜可以到達。這個正月,長安朝廷每日要收到四方許多公文,也發(fā)出許多公文,而最重要的是通往太原一路的消息。凡是長安朝廷收到山西方面的公文和消息,都要報進宮中,以免皇后懸念。所以李自成東征后,一路情況,高桂英和慧英都比較清楚。

  李自成留在長安的文武群臣,和擁戴李自成坐江山的士紳們和百姓們,不斷得到大順軍東征的捷音,心情都十分振奮。皇宮中更是充滿著勝利的喜悅。二月初,當李自成到達平陽的消息傳來以后,高桂英將牛金星、宋獻策和幾位大將的夫人招進宮中,擺宴慶賀,噙著眼淚對她們說:“圣駕已經(jīng)到了平陽府,明朝在太原的兵力空虛,攻破很容易。宋軍師算定在三月半末間破北京,皇上和汝候都很相信,看來準能辦到。唉,我們大家的日子苦盡甜來,天下的百姓從今往后也有太平日子過了?!?br/>
  按照原來決定:等一接到李自成在北京舉行登極大典的消息,長安城中就要舉行盛大的慶祝,各個街道都要搭起五彩的牌坊,官紳軍民慶賀三天。如今雖然李自成尚在去太原的路上,可是長安宮中和朝廷上下都已經(jīng)為這事開始準備了。

  慧英每日每夜都不免思念丈夫。特別是夜間,她睡在雕花紅漆大床上,結婚時用的繡帳、裳被、鴛枕,一切依舊,可是丈夫卻不在身邊,她便忍不住揪心揪肝地思念新郎,忍不住在心中呼喚“雙喜哥”。她輕輕地、含羞地、甜蜜地輕聲呼喚,那聲音輕飄得只能使她自己聽見,甚至連她自己也聽不見。就這樣,她也會雙頰羞得熱辣辣地發(fā)紅,同時滾出來思念和幸福的眼淚。為著丈夫,她天天早晨燒香禱告:

  “老大爺,保佑我父皇馬到成功,攻破北京。在北京登了極,就趕快回來吧!”

  長安朝廷經(jīng)常派信使前往軍中。每次信使出發(fā)之前,澤侯田見秀總要命官員到宮門叩稟皇后,問有沒有東西或書信帶給皇上。這時高桂英就對兒媳說道:“慧英,你給雙喜修一封書子吧,也是囑報平安嘛?!?br/>
  慧英的臉紅了。她很想寫信,覺得有說不完的話要告訴雙喜。但是她回答說:

  “回稟母后,我沒有什么話要說?!?br/>
  皇后又說:“雖然沒有什么大事,可你們是新婚夫妻,十分恩愛,修一封書子告訴他,你平安如常,也免得他在外邊放心不下。”

  “唉,母后,我正事都辦不完,哪有閑心思坐下去給他修書?!?br/>
  皇后笑一笑,也不勉強。但在她給皇上的家書中,總要寫上一筆,說慧英每日進宮辦事,勤謹如常,要雙喜不要掛念家中。

  自從過了元宵節(jié)以后,女詩人鄧太妙照例逢三、六、九日來到坤寧宮后院的綠云閣中講書。所以她對東征大軍的消息,知道得較多、較快,當然也就更多地同皇后。慧英等分享了節(jié)節(jié)勝利的喜悅。

  轉(zhuǎn)眼間到了二月中旬,綠云閣的周圍,幾十株垂柳都已經(jīng)柔條抽芽,隨著東風搖曳,儼然一團綠云。假山下的幾塊玲瓏奇秀的太湖石邊,也有兩三株碧桃花含苞待放,好一個深宮中婦女們讀書的地方!無怪乎十六年戎馬生涯的高桂英,一坐到綠云閣中聽鄧太妙講授《毛詩》,就覺得這是畫中的神仙生活。

  這一天,鄧夫人講完了《蒹葭》三章,又講了唐詩一首,之后休息吃茶,話題轉(zhuǎn)到兩天前得到的東征大軍消息。大軍已經(jīng)將太原包圍,并且將皇上的第一通東征詔書和第二通詔書(又稱為檄諭官紳士民書)射入城內(nèi)。鄧夫人已經(jīng)能夠?qū)⒌谝煌ㄔt書背得很熟,說道:“娘娘,你曾說牛丞相代皇上擬的東征詔書寫得很好,可以流傳千古,可惜叫老百姓太難懂了。不過那些罵明朝的話的確切中時弊,令人讀著痛快?!?br/>
  皇后笑著問道:“夫人,你最喜歡的是哪幾句?”

  鄧夫人欠身回答說:“臣妾最覺得痛快的是這樣幾句:‘公候均食肉紈袴而倚為腹心;宦官皆龁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獄囚累累,士無報力之心;征斂重重,民有偕亡之恨。’”

  皇后命慧英將兵部工楷抄是進來的一份拿出來攤在面前,一邊看一邊點頭微笑,然后說道:“這幾句話確實罵得痛快,切中時弊。不過,唉,代皇上擬這通詔書稿子的文詞,到底還是不能夠在心中牢牢地裝著小百姓,硬是要使用這些冷字,叫百姓既認不得又聽不懂?!?br/>
  鄧夫人說:“娘娘指的是……”

  皇后問道:“你看,宦官皆、皆,皆什么?”

  鄧夫人回答:“啟奏娘娘,此字是齮龁的龁,是吃的意思?!?br/>
  皇后說道:“如果寫成‘宦官皆吃糠豬狗’,讓不識字的小百姓一聽就懂不好嗎?還有‘偕亡’這兩個字,也不懂,不用典故不行嗎?”

  鄧夫人心中一驚,趕快站起來說:“皇后圣明,臣妾竟然一時糊涂,見不及此?!?br/>
  皇后笑著說:“你是出身于官宦之家,書香門第,不像我是農(nóng)家出身。小百姓的苦處,你沒有我清楚……好,你快坐下,快坐下?;噬蠔|征的第一通詔書,后宮中都不懂。前幾天尚神仙進宮來,我要他講解,他也只能講個大意。今日,請夫人給我們仔細講講?;塾?,快將這一通詔書擺在后宮內(nèi)師面前?!彼洲D(zhuǎn)向身后侍立的宮女吩咐:“給鄧夫人換一杯熱茶?!?br/>
  鄧太妙不敢有絲毫怠慢,趕緊捧起黃紙詔書,先從頭到尾讀了一遍,正要逐句講解,忽然一個老太監(jiān)來到院中,跪在階下啟奏:“澤侯田見秀到宮門稟報,言說太原城已經(jīng)在二月初六日午時攻破,明朝山西巡撫蔡茂德不肯投降,業(yè)已自縊身亡。晉王全家數(shù)百口全被抓到。東征大捷,特為啟奏。”

  高桂英激動得聲音打顫,輕輕說聲“知道了”。

  太監(jiān)走后,高桂英對鄧夫人說:“今日且不講了,太原已破了,下一步就是北京。果然是上天看顧,一出征全山西就落入手中?!?br/>
  少頃,從紫禁城的大街上,傳來了鑼鼓聲、歡呼聲,隨即又傳來了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這聲音愈來愈烈,震撼著整個長安城。

  皇后對慧英說:“傳我懿旨,各宮院燃放鞭炮?!?/div>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