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 楚漢之爭

影響中國的100次事件 作者:張秀平,王曉明主編


  中國象棋中的“楚河漢界”,據(jù)說就是從這場爭斗中演變而來的楚漢之爭是秦末劉邦和項羽為爭奪封建統(tǒng)治權而進行的一場角逐。

  秦朝末年,伴隨著陳勝、吳廣領導的農(nóng)民大起義,也出現(xiàn)許多反秦武裝集團。其中,項羽和劉邦就是兩支主要力量。

  項羽原是楚國的舊貴族。公元前209年9月,他跟叔父項梁,響應陳勝、吳廣起義,殺死會稽太守,在吳(江蘇蘇州)舉行起義,隊伍發(fā)展到8000余人。劉邦早年做過沛縣亭長,在蕭何、曹參等人支持下,殺死沛令,自立為沛公,集聚了起義者3000多人。

  陳勝、吳廣的主力軍失敗后,部下召平渡江與項梁取得聯(lián)系,用陳勝的名義拜項梁為楚王上柱國。項梁率領8000人渡江,和陳嬰、英布等人起義軍會合,到下邳時隊伍發(fā)展到7萬人。不久,呂臣的義軍和劉邦的隊伍也前來會合。項梁等人為了號召群眾,共立楚懷王的孫子心為楚王,仍號楚懷王。

  公元前208年,在東阿(今山東陽谷東北)交戰(zhàn),打敗秦軍,接著轉(zhuǎn)攻定陶(今山東定陶)又取得勝利。項羽和劉邦率領的另一支起義軍也連破秦軍于雍丘(河南杞縣),斬秦將朱由。

  項梁被勝利沖昏頭腦,放松了戒備。秦將章邯夜襲定陶,項梁戰(zhàn)死。

  章邯得勝之后,又擊破魏、齊等割據(jù)勢力,然后渡黃河北上擊趙,大破趙軍于邯鄲。

  接著,他以重兵包圍巨鹿(今河北平鄉(xiāng)縣)。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7萬人救趙。宋義到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后,飲酒作樂,46天未進兵。項羽憤殺宋義,率義軍渡河破章邯軍。項羽令義軍“破釜沉舟”,每人只帶3天口糧,表示決一死戰(zhàn)。

  項羽軍渡河后,先打敗章邯的軍隊,又進攻王離的軍隊。雙方在巨鹿大戰(zhàn)9天。農(nóng)民起義軍英勇殺敵,每個戰(zhàn)士無不以一當十,喊殺聲驚天動地,使秦軍驚恐萬狀,王離被俘,農(nóng)民軍取得重大勝利。巨鹿之戰(zhàn)基本摧毀了秦軍的主力軍,扭轉(zhuǎn)了整個戰(zhàn)局。章邯走投無路,率20萬秦軍投降了項羽。

  正當項羽北上救趙時,劉邦帶領一支起義軍西向擊秦。由于秦兵在黃河以南較少,劉邦又采取了避實擊虛的戰(zhàn)略,迂回曲折地向咸陽進軍。公元前207年8月,大破武關,進兵藍田,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這時,秦朝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矛盾尖銳化。

  趙高殺死秦二世,立子嬰為秦王。子嬰又殺趙高。劉邦率軍直撲咸陽,駐兵灞上(今西安市南)。秦子嬰無可奈何,捧著玉璽,向農(nóng)民軍投降。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

  劉邦攻占咸陽后,想住在這里。樊噲勸他想得天下,就不要留戀宮中美色財寶。劉邦接受他的意見,還軍灞上,劉邦廢除秦的苛法,又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深得秦人擁護。

  項羽聽說劉邦先入關中,非常憤怒,率軍攻破函谷關,殺奔咸陽而來。公元前206年12月,項羽軍隊40萬駐扎新豐(今陜西臨潼縣東北)鴻門(今臨潼縣東項王營)。當時,劉邦軍隊只有10萬人,實力不敵項羽。他聽從張良的意見,親自去鴻門拜會項羽。

  劉邦向項羽故意請罪,卑辭言好。項羽設宴招待劉邦。項羽的謀士范增想乘機殺掉劉邦,就找項莊(項羽從弟,勇士),以表演劍舞,伺機行刺。項羽的叔父項伯從前和張良關系好,這時見勢不妙,也拔劍伴舞,掩護劉邦。過了一會,劉邦借口上廁所,從小道回到灞上。

  “鴻門宴”后,項羽帶兵進入咸陽,殺掉秦王子嬰,燒毀秦的宮殿,自立為西楚霸王。他又封劉邦為漢王,居巴蜀漢中,三分關中。項羽自以為天下無敵,從此可以長做霸主了,于是就帶著從咸陽宮中掠來的財寶、婦女,回到彭城享富貴去了。

  項羽分封諸侯,搞“任人唯親”,這一措施不但不能收拾殘局,反而加劇了分裂。

  不久,齊將田榮最先起兵反對項羽,自立為齊王。彭越在梁地有1萬多士兵,未得分地,對項羽怨恨,田榮也聯(lián)合彭越。陳余對張耳被封常山王不服,聯(lián)合田榮趕走張耳,做代王。諸侯混戰(zhàn)再次爆發(fā)。

  被項羽逼處巴蜀漢中一隅的劉邦,采納蕭何的策略,在漢中招攬人才,治理巴蜀作根據(jù)地。公元前206年五月,項羽前去攻打田榮。劉邦趁機出兵,1月內(nèi)占領全部關中。

  接著向東挺進,直搗項羽的老窩彭城。楚漢戰(zhàn)爭爆發(fā)了。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劉邦和項羽苦戰(zhàn)了5年,大戰(zhàn)70余次,小戰(zhàn)40余次。

  劉邦在一再失敗之后,逐漸轉(zhuǎn)為優(yōu)勢。項羽曾一度提出和劉邦“中分天下”,以鴻溝(今河南賈魯河)為界,河東屬于楚,河西屬于漢(象棋盤上的“楚河漢界”由此而來)。

  公元前203年底,劉邦匯合諸將,合圍項羽于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項羽糧食吃光,援兵斷絕。在寒冬的一個夜晚,項羽被圍在一個山頭,看到戰(zhàn)場上旌旗遍野,鼓角齊鳴。項羽在四面楚歌中知道軍心渙散,大勢已去,只好匆匆丟下愛妾虞姬,連夜奪路突圍。天亮以后,劉邦聞訊,立即派5千騎兵追趕。項羽渡過淮河,只剩100多人。

  漢軍追上,殺得項羽只剩28個殘兵了。項羽跑到烏江邊上,見前面茫茫烏江,后面滾滾追兵,走投無路,拔劍自刎。

  公元前202年6月,劉邦統(tǒng)一中國,建立漢朝。劉邦即皇帝位(即漢高祖)。

  楚漢之爭是由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直接演變而來的,但性質(zhì)卻截然不同。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農(nóng)民戰(zhàn)爭雖然勝利地推翻了舊的封建王朝,但曾經(jīng)是農(nóng)民戰(zhàn)爭領袖的劉邦和項羽,卻不得不走封建統(tǒng)治的老路,遂轉(zhuǎn)變?yōu)榉饨ńy(tǒng)治權的角逐者。在這場角逐中,項羽具有強烈的舊貴族意識,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統(tǒng)一王朝。劉邦知人善任,因勢利導,終于戰(zhàn)勝了項羽,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