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信史時代

中國人史綱 作者:柏楊


  在紀元前九世紀五十年代,半信史時代結(jié)束,信史時代開始。

  周王朝經(jīng)二百余年安定后,第十任國王姬胡在紀元前九世紀五十年代激起政變,半信史時代隨著他逃命的慌亂足跡而終止。此后因文字記載獲得妥善的保存,中國歷史選進入信史時代。

  我們從信史時代開始,以世紀為敘述單元,目的在于了解歷史事件時間上的距離位置。為了更明確起見,我們再把一個世紀劃分為十個年代。每一年代,包括十年。因紀元前的年份都是倒著數(shù)的數(shù)字,不易計算,這種年代的劃分,似更有必要。我們特地在下面列一個簡表,作為說明,以后各章都依此類推。

  ○○年代前九○○——前八九一

  十年代前八九○——前八八一

  二十年代前八八○——前八七一

  三十年代前八七○——前八六一

  四十年代前八六○——前八五一

  五十年代前八五○——前八四一

  六十年代前八四○——前八三一

  七十年代前八三○——前八二一

  八十年代前八二○——前八一一

  九十年代前八一○——前八○一

   一 紀元前九世紀

  周王朝第十任國王姬胡所以闖下大禍,主要的是他任用一位財政專家榮夷公主持政府。榮夷公采取專賣政策,把貴族賴以謀生的大大小小的各種行業(yè),全部改由政府經(jīng)營,這當然引起貴族們的怨恨,他們用各種方式反抗。

  姬胡采取的是高壓手段,他派人去衛(wèi)國(河南淇縣)聘請很多巫師,在首都鎬京(陜西西安西)建立秘密警察。據(jù)說衛(wèi)國巫師有特殊的法術(shù),只要看人一眼,就可立即判斷對方心里所想的是什么事。這些巫師川流不息地巡回大街小巷,凡經(jīng)他們指認為反叛或誹謗的人,即行下獄處決。

  不久,鎬京(陜西西安西)一片升平,再沒有人反對國王了,也再聽不到批評政府的聲音。后來貴族們索性連話都不說,親戚朋友見面時也只敢用眼睛示意。姬胡大喜說:“怎么樣,我終于使反叛和誹謗停止。”他的大臣召公說:“這只是堵別人的嘴而已,僅只堵嘴,不能解決問題?!钡Ш鷧s認為已經(jīng)解決了問題。紀元前八四二年,政變發(fā)生,貴族們攻進皇宮,巫師全部喪生,姬胡只好出奔,逃到西方彘邑(山西霍州),在那個以養(yǎng)豬出名的地方,度過他的晚年。

  姬胡逃走后,貴族們還要殺他的兒子姬靖,幸而召公和另一位大臣周公保護,才免一死,但形勢已不允許姬靖立即繼承王位。就由召公、周公二人,共同攝政,主持沒有元首的中央政府,史學家稱為“共和政治”。

  紀元前八四一年,即共和政治第一年,中國歷史的文字記載,開始獲得保存。一直到二十世紀,沒有間斷,這是中華人對人類文明最偉大的貢獻之一。因為同時代的其他所有的文明古國,或者根本沒有記載,或者雖有記載而記載已經(jīng)湮沒,全靠考古學家辛苦的發(fā)掘,才能得到片斷。

  共和政治歷時十四年,到紀元前八二八年結(jié)束。那一年,姬胡在流亡中逝世,姬靖乘機即位,恢復君主政治。

  半信史的史跡,因為是史學家的回憶和追溯,無法避免不真實的成份,有待于專家考證。進入信史時代之后,史跡都出于當世的記錄,所以可信的程度很高。不過記錄不一定忠實,也不一定完整,反而常常發(fā)生故意曲解和故意掩飾的事情,也常常發(fā)生同一史跡卻有種種不同甚至相反的說法,那就要靠我們的分析判斷和選擇。

  信史時代自本世紀(前九)起,到二十世紀,僅二千九百年,但卻占我們百分之九十的篇幅。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只怪我們對以前的史跡知道的太少。我們在敘述信史時代時,雖然越到近代史料越多,但我們?nèi)粤η蟊3指魇兰o的篇幅不要太過懸殊。希望藉此顯示史跡跟時間的座標圖面。

   二 東西方世界

  紀元前九○○(周王朝八任王姬辟方在位),希臘詩人荷馬誕生。

  紀元前八五○年(周王朝十任王姬胡在位,共和政治前九年),腓尼基人在北非洲建立迦太基帝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