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十三章 棄懷遠志(1)

貞觀長歌:大唐盛世創(chuàng)業(yè)史 作者:胡曉明著


  淵無法逼屈突通出戰(zhàn),只得強行硬攻,但連攻數日,也沒能攻破。李淵情急之下,將手下文武僚屬齊集中軍帳內,共商破敵之策。

  “我看河東城墻高大堅固,硬攻實為不易,最好派一能言之士,說降屈突通?!眲⑽撵o首先說道。

  李淵連連搖頭:“我久在京城,和屈突通是老相識了,其人剛毅勇猛,堅忍忠誠,絕非言詞所能動之。”

  “屈突通不僅勇猛忠誠,且奉公正直,當年做車騎將軍時,就算是親戚犯法,也不寬容。其弟屈突蓋當時為長安令,也一樣的執(zhí)法嚴厲出名,京師人都傳出了一句口號,說是‘寧食三斗艾,不見屈突蓋;寧服三斗蔥,不逢屈突通。’如此良臣,實難令他歸降。”劉政會也說道。

  “既是如此,不若避難就易,索性棄了這屈突通,直入關中?!眲⑽撵o又說道。

  “不行,此計太險?!迸峒帕⒖谭瘩g道:“屈突通手下盡是禁軍銳卒,絕不能小看他們。倘若我們棄了河東,去關中攻打長安,勝了還好,萬一不勝,這屈突通必然率兵從后掩殺。到那時,我們腹背受敵,進退兩難,該如何應付?還是應該先攻破河東城。長安代王也只有屈突通可以指望,屈突通一敗,長安軍民必然聞風喪膽,不戰(zhàn)即可勝之?!?/p>

  “嗯,此言甚是有理,有理。”李淵拈著胡須,點頭稱是。

  “裴公此言,看似有理,其實錯矣。兵貴神速,今關中空虛,豪杰并起,我軍挾屢勝之威,疾行向西。長安軍民出其不意,智不及謀,勇不及斷,掃其如風卷落葉。若久留堅城這下,坐費時日,將士必疲,氣勢必衰。而長安也可趁機加固城池,增募兵士,以逸待勞。關中豪杰無所歸屬,必然失望自散。舉義大事,只怕要就此斷送。為今之計,唯有全軍即刻殺入關中,越快越好,屈突通老朽之人,只知守城自保,不足為患?!崩钍烂裢ι碚境?,大聲說道。

  “二郎此言,也是有理,倒令我難以決斷。不知諸位意下如何?”李淵問著眾文武僚屬。

  眾人莫衷一是,有的贊同裴寂,有的贊同李世民。兩派人數不相上下。

  “你們回去吧,該攻城的還是攻城,該防守的要小心防守,待我好好想想,再作決斷。”李淵最后說道。

  李建成、李世民和眾僚屬向李淵拜了一拜,都退了出去。

  “到底是攻城呢,還是棄城西進?”李淵喃喃自語著,想了好半天,也拿不定主意。他心中發(fā)煩,見外面天雖陰著,雨已停歇,就帶著錢九、樊興,叫上任,騎上馬,出營登上河東城外的高地了望著。

  但見城上旗幟飛揚,刀槍林立,無數鐵甲兵卒手執(zhí)著硬弓,一動也不動地伏在城垛后面。

  屈突通整軍如此肅然,二郎還說他不足為患,真是太輕敵了。李淵在心里想著。

  李淵轉過頭,向城南看去,只見李建成、李世民騎在馬上,親自揮動大旗,指引著上千精壯步卒,扛著云梯向城頭上撲去。

  “大公子、二公子英氣勃勃,武勇過人。兄弟們一齊披甲上陣,真是千古佳話。聽說三公子李玄霸從小就武藝驚人,若還活著,也是……”任說到這里,忙停住了話頭。

  他陡然想起,李淵一向忌諱別人提到三公子玄霸。

  任和李建成相交甚厚,知道李家的許多隱秘之事。

  建成、世民、玄霸、元吉的生母竇氏生具異相,才出世頭發(fā)就長過脖頸,待到三歲時,頭發(fā)已與身齊。到了七歲,讀《女誡》、《列女傳》等書,竟是過目不忘。其父竇毅大為驚異,喜愛非常。待到竇氏成年時,竇毅對其妻襄陽長公主言道:“此女有奇相,且聰慧過人,婚事不可輕許?!彼煸谔弥衅溜L上畫二孔雀,遇人求婚,先令其立于堂下試射,暗約能中孔雀目者,才將愛女許配。

  京中貴胄王孫不知有多少爭相來試射,卻是誰也不能射中。

  李淵后至,邊發(fā)兩箭,正中兩只孔雀眼目,成就了一段美滿姻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