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0節(jié):第一章 溫州人和你不一樣的眼光(8)

溫州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溫州人為什么會成為富人 作者:楊宏建



  “能不能搞個剝栗器呢?”一個想法出現(xiàn)在朱老板的腦海里。

  朱老板立即畫出了剝栗器的草圖,用鍍鋅鐵皮作材料,每只成本只要0.15元,出廠價只要0.30元。

  接著,他推開了商店經(jīng)理室的大門。經(jīng)理說:“這種產(chǎn)品顧客肯定歡迎,不過,上市要越早越好,最好在兩個月內就上市?!?br />
  朱老板笑了笑:“我一星期后就送貨上門?!?br />
  經(jīng)理有點疑惑地問:“產(chǎn)品審批、核價什么的,沒兩個月怎么行呢?”

  朱老板笑而不答。

  當天晚上,朱老板將剝栗器的草圖傳真到了溫州的工廠,工人立即開始制作模具,兩小時后,模具生產(chǎn)出來了,沖床開始制作產(chǎn)品。

  3天后,一卡車的剝栗器運到了上海。朱把產(chǎn)品推銷給了每一位糖炒栗子攤主??粗约旱漠a(chǎn)品很快銷售一空,朱得意地說:“這一批類似于汽水瓶蓋的剝栗器至少創(chuàng)造了4萬元利潤。”

  眼光要準,出手要快,這是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的技巧。出手要快,不僅意味著及時出擊,也要及時調頭,在市場還沒有開始出現(xiàn)變化的時候,及時調轉方向,適時進退,能進能出,占據(jù)市場的前沿。

  廣西桂林是有名的旅游城市,但是它的工業(yè)基礎卻很薄弱。20世紀90年代初,溫州瑞安人潘益寬在銷售編織袋的時候,發(fā)現(xiàn)桂林市的需求量很大。有人告訴他,桂林沒有人生產(chǎn)編織袋。

  正是這個不經(jīng)意得到的消息,使潘益寬立刻趕到桂林做實地調查。結果正如那人所說,潘益寬心花怒放。因為,當時的瑞安是一個全國性的編織袋生產(chǎn)基地,生產(chǎn)廠家數(shù)以千計,競爭已經(jīng)異常激烈。而桂林有市場又沒有生產(chǎn)廠家,正是投資辦廠的好地方,也是發(fā)展自己企業(yè)的好地方。于是,潘益寬抓住這個商機,毅然離開家鄉(xiāng)到桂林投資辦廠。

  沒多久,一家名叫“瑞豐”的塑料編織袋廠就成立了,就地生產(chǎn),就地銷售的模式不僅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而且緊緊抓住了當?shù)厥袌觥?br />
  黑龍江省綏化市明水縣曾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溫州企業(yè)家黃建峰接手改造了當?shù)氐睦咸菑S,許多人都覺得他的投資風險非常大,但是在投產(chǎn)第一年,市場上糖價上漲。黃建峰的糖廠生意非常好。三年后,隨著糖價的下降,黃建峰毅然轉產(chǎn)馬鈴薯淀粉,從而依然保持良好的利潤。

  當他被問到有什么經(jīng)商的訣竅時,他說:“我從不做沒把握的買賣,確定項目前我已經(jīng)關注了市場的長期變化規(guī)律,到了市場飽和期之前我就提前調頭轉產(chǎn)。商人要懂得適時進退,能進能出?!?br />
  “這是一種空隙,溫州人打了一個很好的時間差。”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王春光研究員說。

  怎樣才能抓住機遇呢?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最好把一切大事的起始交給百眼的阿加斯,而把終結交給百手的布瑞阿瑞歐斯!”培根的意思是,讓百眼巨人阿加斯來關注機會,敏銳地識別機遇,尋找適合的機遇;而抓住機遇的任務就交給百手巨人布瑞阿瑞歐斯,以便能準確地利用機遇,迅速地得到機遇。在這里,百眼巨人表示眼光敏銳的人,而百手巨人則表示行動迅速的人。

  關于商機的發(fā)現(xiàn)和捕捉,營銷學上有一種所謂的“貓捉老鼠”的策略。這種策略來源于貓捉老鼠的現(xiàn)象:

  當一只貓看到一只老鼠的時候,它會先靜靜地趴下,仔細地觀察老鼠的動靜,當它確認老鼠的行蹤后,貓會先輕輕地邁出幾小步,看看老鼠有什么反應。當貓感覺自己有把握捉住老鼠的時候,它就會以最快的速度猛撲上去。貓的這種本能反應值得商界人士深思。

  在信息社會,眼光一定要敏銳,出手一定要快,所謂快魚吃慢魚,如果你總是猶豫不決,等待更成熟的時機,那么,別人已經(jīng)捷足先登了,商機已經(jīng)不屬于你了。在別人未進的時候進,在別人跟著進的時候退出,這就是溫州商人的投資眼光。

  溫州人語錄:

  商機稍縱即逝,如果等每個人都認同的話,太晚了!

  ——浙江商人 朱張金

  6.瞄準他人的需要

  致富思維:

  窮人:這么多人做生意,市場競爭太激烈了,我都不知道商機在哪里?

  溫州人:有需求就會有商機,只要你留心他人的事情,努力為他人提供方便,難道這不是商機嗎?

  每個人都知道,有需求就有商機。但是,市場需求在哪里呢?怎樣尋找市場需求呢?

  這一點正是溫州人精通之處。溫州商人謝福烈說過:“我從來不炒作新概念,也不搞什么包裝策劃,更不屑玩弄玄虛。我們修房、建商場,唯一考慮的就是市場和老百姓的需要。”

  人們在生活中,往往追求方便,為他們提供方便實際上就是迎合了他們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商機。溫州人正是從旁人漫不經(jīng)心的事兒中挖掘出賺錢的契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