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把的鈔票并不能移動你的石頭。奇怪!想想那些花在宣傳一旦中獎,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將有多么巨大的改善上的錢。再想一想我們花了多少錢買彩票,指望使我們的生活方式"升級"。
玉帛之地并不是應許之地。獲得大量的金錢甚至可能使人變得不幸福。生命簡單的快樂怎么能與這種一夜暴富的狂喜同日而語呢?大發(fā)橫財。揮霍無度。無盡奢華。一個可憐不幸的女人至少可以幻想一夜暴富。但一旦她贏得了彩票,而中彩的興奮過后又能剩下什么呢?
一個不再對幸福抱有幻想的不幸的女人,僅此而已。
記得國王米達嗎?希臘之神狄俄尼索斯答應實現(xiàn)他的一個愿望。"我希望我觸碰到的每一樣東西都能變成金子!"他狂喜而貪婪地回答道。但當他觸碰到他的妻子和女兒,她們變成的金塑像卻沒有給他帶來絲毫快慰。而當所有的食物都化作金子,米達又不得不面對饑餓。對你渴求的事物,一定要再三斟酌。
一個周六的晚上,一對闊綽的貝爾航空公司的夫婦請求他們的女仆打開她的房門。因為這對夫婦每個周六的晚上都能聽到從房門里傳出來的女仆、司機以及他們朋友的笑聲和快樂。夫婦倆也想經(jīng)歷這種快樂。這樣看來那首歌似乎是錯了:你買不到通向幸福的階梯。
所以給自己一些安慰吧,像湯姆·漢克斯(資產(chǎn)7150萬美元),邁克爾·喬丹(僅僅因為彈跳和投球就可以得到3000萬美金的收入,還沒算廣告),克勞迪婭·希弗(只是走走臺步,穿穿時裝就可以收入900萬)這樣的有錢人并不比你更幸福。
萬惡之源
我花100美元買了一張票,想給慈善事業(yè)100美元--現(xiàn)在我可以給100萬。
--心臟病和中風基金彩票獲獎者杰拉爾德·斯旺
小測驗:
金錢是萬惡之源嗎?
答案:
根據(jù)《圣經(jīng)》的說法,不是。《圣經(jīng)》寫道,"對金錢的貪戀"是萬惡之源(1提摩西,6章10節(jié))。
金融導師邁克爾·菲利普斯把金錢稱作夢魘:"80%的罪犯是因為與金錢有關的犯罪而入獄的……搶劫,入室行竊,盜竊,偽造簽字,以及偷車。"
許多美國人擔憂,貪婪已經(jīng)壓倒了尊重、誠實,以及參與社區(qū)活動。研究者認為,貪婪并不是對金錢的渴望,貪婪側(cè)重的是金錢而不是價值。美國人的擔憂并不是空穴來風。1975年,只有38%的美國人說他們想要"賺很多錢"。而到1994年,該比例上升到了63%。
我們以不斷膨脹的期望為標準來衡量財富的多少……而我們確實能夠膨脹我們的期望!現(xiàn)在,住在少數(shù)民族聚集區(qū)以及享受低收入住房工程的人們所擁有的電視機、錄像機以及時裝比50年前住在郊區(qū)的居民還要多。
不論積攢了多少財富,我們總是覺得不滿足。成千上萬的廣告試圖使我們相信,我們需要最新生產(chǎn)的牙膏、汽車、快餐、化妝品或是小玩意兒,才能生活得更幸福。如果沒有這些東西,我們就會覺得若有所失?,F(xiàn)在看來,這不是最大的諷刺嗎?事實上,教導我們?nèi)绾潍@取幸福的廣告,恰恰是造成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對金錢的追求和占有被冠以"富裕?。╝ffluenza)"之名。想過沒有,怎么有些家庭就似乎能夠滿足于每年不足兩萬元的收入?雖然捉襟見肘,但卻很滿足。
而有些家庭每年收入超過20萬元,卻似乎付不起賬單。他們抱怨牛奶和汽油的價格上漲,抱怨高額的稅率。盡管他們很富裕,但卻總是看起來很窮困。毫無疑問--設想一下,他們不僅要承擔加入所有高檔社交俱樂部的負擔,還要送孩子進貴族學校,穿名貴的品牌服裝。哦,難道這不讓你感慨嗎?沒有?應該有。他們也許擁有你所希望擁有的財富,但如果他們的期望隨著收入一起上升的話,這些財富也就無足輕重了。這個故事的寓意在于:不要讓你的收入決定你的支出。與收入不同,幸福是免稅的,這就是獎金紅利。
金錢買不到幸福。也許事實上也買得到。在貧民區(qū),一點額外的金錢就可以帶來很大的不同。財富與健康的共同點在于:它們并不能帶來快樂,但沒有它們的結(jié)果卻是徹頭徹尾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