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何做好細節(jié)

三、布置不等于完成(1)

細節(jié)決定成?、?/a> 作者:汪中求


  ——承上啟下重在中層中層管理干部在此用來特指企業(yè)部門經(jīng)理,可簡稱為“中層”。我一向認為,企業(yè)的董事長不一定是專家,總經(jīng)理也不可能在產、供、銷、人、財、物多方面專業(yè),而中層在自己所從事的領域應該專業(yè),時日稍長理應成為專家。下情上達,中層應從專業(yè)角度進行提煉分析,引導正確決策;上情下達,中層應從專家角度予以分解細化,指導員工執(zhí)行。所以,中層對細節(jié)應有更充分的認識,對細節(jié)管理必須起示范帶動作用。如何示范?本書結合我多年的職業(yè)經(jīng)歷以及在40余家企業(yè)的推廣實踐,提出8條建議。

  1對上司勸諫委婉,執(zhí)行堅決

  中層對下管著一批人,但頭上仍有上司。上司也是會犯錯誤的,有些工作思路也不盡正確,作為下屬有權勸諫。但是,勸諫是有學問、有策略、有細節(jié)要求的。

  首先,勸不過三。三次勸阻無效就只能執(zhí)行,即使有錯,作為決策者的上司應負責,如有條件做書面記錄更好。

  其次,勸不是頂。態(tài)度硬朗但語氣委婉,最好以“我以為……是否更好”的句式,最后可以加重語氣用“您的堅持可能有您的理由,我會執(zhí)行;但請再斟酌,或許有更好的方法”等語句。千萬不要用“你怎么這樣” 、“絕對是個錯誤” 、“一定是我說的正確”之類的句式。溝通是為了解決問題、協(xié)調工作,而不是爭輸贏、斗口角。

  第三,記住不要在背后嘀咕、議論。你有很大的權力,但沒有在第三方面前批評上司的權力。嗓門大并不等于有說服力。

  第四,重要建議或特別提示需做一點策劃。有一年我勸我當時的老板把工廠賣了,關系重大,于是做了一次策劃。我把老板請上我的車,聲稱請客,于是開車出廠一直北行,從中山市一直開到東莞虎門大橋上才停下:“老板,請您下車,我想跟你說三句話——一是……二是……三是……就這么三句話,這就是我今天的請客?,F(xiàn)在我們上車回去找個地方吃飯。”數(shù)年以后,老板一直記得那次的談話內容。

  2對下屬工作有威,交往有度

  對下屬在工作方面是不可“哼哼哈哈”的,工作就是工作。我曾認識一位國企的書記,做人十分謙和,很得下屬愛戴,但轉任廠長之后,卻缺乏指揮能力。那時我才27歲,廠長每次都是遠遠地喊我“老汪啊”。他布置給下屬的工作,常常被當作玩笑而根本不去執(zhí)行。

  工作起來,我常常被人評價為“難纏的人”,但我不在意它的褒貶。我要員工下午五點前交文案,四點半就會電話去催,五點沒交來就會告訴他我等著,六點下班了我再次打電話聲稱我繼續(xù)等,大有不按時完成任務就不吃不喝之勢。

  我在清華同方做銷售中心的中層時,要求下屬做工作日志,每月外勤人員回公司集中匯報工作、參加培訓時,就把日志交到我辦公桌上,不交的就不給報賬。一百多人的日志,我不可能全部審看,但我會抽查一部分。有人以為上月抽他下月可免,我偏再次抽他,并在學習會議上做點評。有一位調皮的小伙子被我連續(xù)抽查了四次,點評了三次,后來他再也不敢應付了。全員都知道汪中求做事的態(tài)度了,糊弄是行不通的。

   與直接下屬的交往也應適可而止,應奉行“遠者近之,近者遠之”的交友原則,不與直接下屬太近乎。我不贊成公司關系個人化,即使打算刻意培養(yǎng)的接班人,也不能因此而交往更密,更不向他許諾有機會提升他。同事一起游戲、娛樂當然可以,但從無固定的玩伴或娛樂圈,雖然也去過娛樂場所,但極少帶著直接下屬同往(除非集體活動)??傊驗楣ぷ餍枰?,不想讓人覺得我和誰特別親近。也許,這樣不一定對,但我因為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于是就這樣簡單化。當然,更不可以在同事中交女朋友,辦公室戀情后患極大。

  3承上啟下,細化規(guī)則,專業(yè)把握

  記得當年毛澤東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學什么?周恩來就補充道:“學習他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學習他言行一致……”對于主席,總理就是中層。中層就應該去補充、去分解、去完善、去細化。我們的企業(yè)中層也是一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