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丁羽和幾個同學爭論,說一道數(shù)學題出得有問題,大家都做不出來。理由是題中給出的買賣外匯的價格沒有說明哪個是銀行賣出價,哪個是銀行買入價。我聽后笑了,我說這就暴露了你們這幫"高才生"們的"弱智"。你們想,銀行是干什么的,是通過倒騰貨幣掙錢的,賠本的買賣他能干嗎?說到這里,他們都不再爭論了,題也會做了。丁羽隨口說了聲:還是老爸厲害。事后我對他講,一個在某方面鉆研很深的人,即所謂某方面的專家,在他所不熟悉的領域里很可能不如一個普通人。相反,一個看似什么成就都沒有的人,可能在某個方面或某個問題上有深刻獨到的認識和見解(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世界是一個紛繁復雜的統(tǒng)一體,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需要各個領域里的專家。任何人都沒有驕傲的資本,也沒有自卑的理由。
還有一次,丁羽的幾位同班同學來我家玩,這可都是重點校重點班的"高才生"。我有意問了他們兩個十分簡單的問題。一是空碗是否能浮在水面上,二是俗語"倒了油瓶也不扶"是什么意思。很可惜,沒有人能十分肯定地做出正確回答。我說,這兩個問題如果出現(xiàn)在高考中誰也不能說是難題、怪題,因為這兩個問題80%的家庭婦女都能回答上來,你們卻答不上來,你們說這是為什么。大家議論了很多。我抓住機會重點強調了人的知識的狹窄性和盲點性。并舉例說,在每年中央電視臺舉辦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上,都有青年歌手在綜合知識回答上表現(xiàn)得很"無知",但這是很正常的。在你看來很簡單的問題,在他那里就可能是盲點,反過來也一樣。余秋雨是公認的文學大家,也是知識大家,他的知識盲點肯定比一般人少一些。但客觀地講,在浩瀚的知識海洋里,他的知識仍然是滄海一粟。他出的題,由他來講評,當然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如果是別人出題他回答,并且這題出到他的盲點上,他也很可能因為"無知"而被人恥笑。
中學,特別是高中以后,我有意加強了對丁羽的理性教育,讓他逐步從高傲自大中解放出來,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欣賞,學會寬容和理解,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和別人,從而也學會合作,學會凡事追求雙贏、多贏。
總之,我感到,小學以前的家庭教育應該有意"造神",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神童",從而建立起強烈的自信,造就孩子永不服輸?shù)膱皂g性格。初中以后特別是高中階段要視情適當給孩子"降溫",把孩子從神壇上請下來,讓孩子逐步建立起科學的認識觀,正確認識自己和別人,為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打好基礎。
懂教育的老師和家長都知道,不要怕孩子小時候"狂"、"傲"。舉個不太恰當?shù)睦?,正如養(yǎng)豬吃肉一樣,你得先把豬養(yǎng)肥了,至于不可避免的豬毛問題,屠宰時再考慮也不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建立自信是第一位的,至于過分自信所帶來的毛病和對他人造成的傷害,只要方法得當,解決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一些。夜郞為什么會自大,就因為他沒有走出過國門。隨著孩子接觸范圍的擴大和知識面的擴展,相信他會逐步正確認識自己的。
自大源于狹隘,源于無知。現(xiàn)在的丁羽非常謙虛,以至讓人覺得他有些"自卑",就是因為他在北大這所人才濟濟的校園里,給他最深切的體會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經(jīng)常感嘆,許多方面的專家、高手,都令他難以望其項背。
家長心語:
與意志成才相比,興趣成才更適合兒童。
玩中求樂 玩中求智
寓教于樂,寓學于樂,這是教和學的最高境界。有本談家教經(jīng)驗的書,書名就叫《玩學習》。玩和學習并不矛盾,這是所有成功家庭教育者和教育家們的共同觀點?,F(xiàn)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普遍比較優(yōu)越,在他們幼兒乃至小學階段,要他們"立志"、"發(fā)憤"、"刻苦"學習是不現(xiàn)實的,靠打罵、強逼更是事與愿違。因此,利用孩子貪玩的特性,把學習內容有計劃地融入孩子的玩樂之中,讓孩子在玩樂之中開發(fā)智力、增長知識、積累經(jīng)驗,才是成功家庭教育的根本法寶。丁羽智力開發(fā)較早,從幼兒到高中在學習方面都是名列前茅,特別是初中以前被學校和老師譽為"神童",實現(xiàn)了小升初、中考、高考的"一路保送"。但我可能肯定地說,他不是"苦"出來的,也不是"逼"出來的,我們的家庭教育是寬松的,是給了他一個玩樂的童年的。初中至高二前,丁羽每天能玩一個小時(星期六、星期天和節(jié)假日兩個小時)電子游戲;放學后能隨意打籃球、踢足球;參加過一年半的專業(yè)游泳隊;玩壞了幾百輛四驅車;手工制作的艦船、建筑等各類模型幾乎堆滿了房間;各類智力玩具塞滿了抽屜。作為"玩"的回報,丁羽靠一個北京市小學生四驅車競賽一等獎獲得參加中國科大附中科技特長生班報考資格,從而獲得他學生生涯中的第一次"保送";靠著計算機軟硬件方面扎實的功底和在網(wǎng)絡上"打拼"出來的表現(xiàn)以及綜合實力,在參加北大自主招生測試中,受到北大評委老師們的青睞,一路過關斬將,終獲加分資格,將他"保送"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