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攜帶寶劍乘船渡江,一不小心寶劍掉進水里。沮喪失望之余這個人在寶劍從船舷落水的地方刻下一個記號,以作紀念。
有人譏笑他,說你這樣做有什么用呢?你應(yīng)該馬上跳到江里去找你的劍。
刻舟人淡淡一笑,說,你錯了。我刻舟并不是為了求劍,這只是我紀年我曾經(jīng)擁有寶劍的一種方式。現(xiàn)在的江水深不可測,我又不習水性,盲目跳下去尋劍,難免會落得個既丟了寶劍又丟了性命的下場。
是的,刻舟人說的很對,他已經(jīng)失去了他心愛的寶劍,難道還要把他的性命丟了不成?
刻舟人刻下的只是一個關(guān)于記憶的符號,他從來不曾想過要去尋找寶劍,只是為自己尋求一份無可奈何的安慰。
失去的就讓它失去吧,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那些我們曾經(jīng)擁有的,曾經(jīng)深愛的一旦失去而無法追回,我們能做的也只能使在失落的地方為自己刻下一個留作記憶的符號,最后能擁有的也只能是那曾經(jīng)擁有的記憶。
一個人做錯了一件事不要緊,要緊的是做錯了一件事之后緊接著去做第二件更錯的事。
不要做每一件事情都抱著特定的目標,不達目的不罷休是一種固執(zhí)。誰能肯定這個地球一定會按照你的思維運轉(zhuǎn)?其實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情的過程中就已經(jīng)具備了某種意義,至于結(jié)果如何,我們只能順應(yīng)、接受,無法強求。
就像刻舟人那樣,當有人指著他在船舷上刻下的很久問他時,他會說,就是在這兒我失去了我曾經(jīng)擁有的珍貴的寶劍。
這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