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一些企業(yè)紛紛自行開發(fā)了企業(yè)的官方博客,目的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回報。與初級博客相比,這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 當然,其回報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語。所謂官方博客,是指至少有一名員工專職負責博客的運作。
QuickBooks網絡版博客就是企業(yè)官方博客的典型代表,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個團隊服務于它,而IBM的developer Works博客卻將公司內幾乎所有的員工包括在內—— 所不同的是,每個員工都擁有自己的博客,但是卻生長在IBM這同一棵大樹下。
無論你的企業(yè)博客屬于哪一種情況,每周發(fā)表三到四篇文章顯然已經無法滿足訪問者的要求。這時候,你可能認為免費的博客服務已經無法跟上你的腳步,希望以付費的方式獲得更多的增值服務,例如以同一個賬戶創(chuàng)建多個博客。
如果你希望創(chuàng)建多個博客,最好將博客搭建在自己的服務器上。至于實際中如何實施,你應該考慮技術人員數(shù)量能力以及是否有足夠的資金聘請博客咨詢顧問。
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在公司內制定正式的博客政策和制度。也許公司需要花費幾十個小時的時間召開多次會議才能討論出哪些政策才是合適的。有關政策方面的話題,我們將在本章后面部分詳細探討。
在這一階段,最主要的費用集中在員工發(fā)表文章、瀏覽評價和回復留言以及公司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法規(guī)上。
不難設想,如果執(zhí)行不出意外的話,企業(yè)官方博客一定可以贏得網民的喝彩和Google的青睞。微軟公司的羅伯特R26;斯考伯被認為是一個全職博客,他的努力也贏得了每天數(shù)萬訪問量的回報,而Google常常也會把他的帖子放在搜索結果最顯眼的位置。
與上述兩種途徑不同,一些公司(例如波音、索尼、麥當勞)采取了第三方博客的形式。我們在第一章曾經說過,inFlightHQ是受到波音公司資助的典范代表。這種“不勞而獲”的方式顯然需要你的企業(yè)與博客版主的協(xié)調一致。如果你決定選擇這種方式,也許你希望從訪問量和其他統(tǒng)計指標中找到判斷成敗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