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字路口

第二章 十字路口 15

中國戰(zhàn)和紀實:1945-1949 作者:劉丕林


  4月23日下午一時,李宗仁的專機降落在桂林秧塘機場。廣西省主席黃旭初組織了數(shù)千人歡迎。當李宗仁從飛機上下來,雙腳踏上故土,頓時百感交集。他佯裝笑容向歡迎他的各界人士頻頻揮手,但眼里早已濕潤了!

  當晚,他在桂林文明路130號私宅與桂林各界頭面人士座談,毅然向眾人表示:“這次宗仁回到家鄉(xiāng),絕對不下廣州,絕對不糜爛廣西,使家鄉(xiāng)的父老過和平生活!”言下之意,一定要與蔣介石劃清界線。

  但他的致命的弱點是,萬事不能離開白崇禧單獨行動。第二天,他速派程思遠下漢口接白崇禧返桂林共商和戰(zhàn)大計。他又派邱昌渭、李漢魂赴廣州,分別會晤美國公使路易士·克拉克和張發(fā)奎,力爭美國政府與廣東地方派對他的支持。素來主張和平的廣西國民黨元老李任仁,以為事到如今,李宗仁劃江而治的幻想破滅了,頭腦也許冷靜一點,現(xiàn)實一點了,于是策動廣西一部分立法委員、監(jiān)察委員和廣西省政府委員、廳長,聯(lián)合向李宗仁提出一個意見書,以此表示他自己的干部也傾向和平,桂系內(nèi)部已不可恃,敦促他走上真正和平之路,補簽《國內(nèi)和平協(xié)定》,使西南免于戰(zhàn)禍。

  兩天后,天下著大雨,李宗仁獨自一人驅(qū)車來到李任仁家。他在門前下車,徑直穿過庭院走到李任仁的住室;雖然只幾步路,但身上的衣服被雨打得全濕了。他見了李任仁,也不寒暄,開門見山地說:“意見書我看了。仗確實是不能打了,非和不可;再打連廣西都要糜爛。我還想重開和談,想請你替我到北平走一轉(zhuǎn)?!?/p>

  李任仁忙答道:“我雖年邁,只要你決心和平,我就去?!?/p>

  李宗仁心情沉重地望了望窗外,焦急地自言自語:“到今天健生怎么還不來呢?”

  其實白崇禧偕程思遠的座機已到桂林上空,因正下著大雨,在云層中穿來穿去,不能著陸,而柳州也在下雨,白崇禧只好命駕駛員改飛廣州……

  當白崇禧與程思遠從廣州飛到桂林,已是五月二日。同機到達的還有國民黨元老居正、閻錫山、李文范三人。他們是奉蔣介石之命來桂林促請李宗仁去廣州的。白崇禧飛到桂林的當天夜里,獨自召集桂系高級軍官訓話,他板著臉命令眾人:“以后誰再言和談,給我抓起來!”

  此令一出,前幾天桂林上空洋溢著的那一片祥和的氣氛,被掃得煙消云散,連德高望重的李任仁也只好居家閉門不出了!

  李宗仁急召白崇禧質(zhì)問道:“你究竟想搞什么名堂?!”

  白崇禧生硬地說:“同老蔣攤牌,本是我一貫的主張,但是現(xiàn)在政府遷到廣州,如果德公長期留在桂林,則中央失去了領導重心,恐怕影響是很大的。”言外之意,就是同蔣爭權(quán),也要到廣州去。他打算請居正、吳忠信去上海要求蔣介石把現(xiàn)款、存械和政權(quán)全交出來,由李宗仁全權(quán)主持政務。

  李宗仁聽完了白崇禧這一套設想,毫無興趣,毅然地說:“這是沒有希望的,不必有此一舉!”

  二人不歡而散。

  但當李宗仁聞報美駐粵公使路易士·克拉克已明確表示,因華盛頓即將重訂對華政策,他要求的美援,情勢上實不可能;而他想靠廣東軍人團結(jié)一致助他對抗蔣介石也靠不住,為了維系桂系內(nèi)部的團結(jié),他只好放棄了他初到桂林時的“宏圖碩劃”向手握兵權(quán)的白崇禧妥協(xié),通過居正、閻錫山、李文范三人向蔣介石轉(zhuǎn)交一份《備忘錄》,要蔣交出一切權(quán)力,作為他去廣州的條件。蔣介石為套住李宗仁,很快作了答復,假惺惺地表示“決不敢有任何逾越分際干涉政治之行動”。程思遠見而生疑,私下問白崇禧:“現(xiàn)在老蔣只顧沿海一些據(jù)點的防守了,健公苦苦勸德公到廣州去,試問在軍事上有什么把握?”

  白崇禧坦率地說:“有什么把握?這不過是要對歷史有一條交代罷了!”程思遠聞聽此言,大吃一驚,當他決意要向李宗仁進言的時候,李宗仁在白崇禧的挾持下已飛去廣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