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洗地瓜的洗衣機、雙動力的洗衣機、到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機、能讓衣服跳舞的洗衣機……從最初的概念式的突破,一步步走到應用技術上的突破,基礎技術的突破,海爾的整合創(chuàng)新本身也不斷創(chuàng)新、升級。
從洗衣機的發(fā)展來看,全球的主流有三類。一種是美國在1911年發(fā)明的攪拌式洗衣機,第二種是歐洲在1928年發(fā)明的波輪式洗衣機,第三種是日本在1958年發(fā)明的滾筒式洗衣機。但在具體使用中,每種類型都各有各的問題:比如攪拌式洗衣機體積很大,往里面放衣服必須要注意攪拌棒的位置,尤其是洗毛毯的時候;波輪式洗衣機,開蓋很方便,但洗完了衣服全纏在一塊;滾筒式洗衣機,洗衣時間特別長,側開門亦不方便。
能否揚三者之長,避三者之短?1996年,海爾做了一次比較大的調查,來分析其中的潛在需求。能不能研制一款全新的產品,既如滾筒洗衣機般磨損小,又如攪拌洗衣機一樣洗的均勻,而且像波輪洗衣機一樣速度快又洗得干凈?想到這個的并不只是海爾,美國、歐洲人以及所有業(yè)界的人一直在研究,但一直苦于無法突破。
2000年,海爾洗衣機本部的工程師呂佩師偶然在飛機上看到了一份雜志,上面介紹歐洲的一種吸塵器,通過兩個動力的切換,可以避免重的東西吸不起來的問題。仿佛暗夜亮起一盞燈,呂佩師由此提出雙動力洗衣機的概念,在波輪轉動的同時,滾筒也轉。
海爾隨即成立一個4人團隊,試制出新產品,結果發(fā)現(xiàn)這種機器產生的水流與傳統(tǒng)產品完全不一樣。而其達到的洗衣效果,也基本能解決此前遇到的問題。
于是,經(jīng)過一番論證,從2000年底開始,歷時近一年,海爾確定了方案細節(jié),進入生產。這一年多的過程并不輕松。相比雙動力思路的提出,其動力源的實現(xiàn)更難解決。普通洗衣機是一個電機作用在波輪上,現(xiàn)在還要增加一個電機作用到滾筒上。最后的解決思路是,通過一個減速離合器,輸出一個力,通過一個電機輸出兩個作用力。輸出兩個力是通過齒輪嚙合實現(xiàn)的,因此對齒輪的硬度要求非常高。而齒輪嚙合帶來的問題是噪音過大,于是就加個油的密封。隨之而來則是油的密封問題。所有這些,由于國內基礎生產水平不夠,海爾都要依靠海外的供應商來提供配件。
這一方案技術難點是能產生“雙動力”的電機,當時國內無法解決此難題。海爾通過專利檢索,發(fā)現(xiàn)韓國一家公司曾生產過類似電機。于是,他們委托這家公司開發(fā)電機。同時,海爾緊鑼密鼓地著手撰寫專利文件,使得C公司開發(fā)的電機均在海爾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電機問題迎刃而解,“雙動力”洗衣機順利面世。海爾雙動力受17項專利的保護。
2002年3月,海爾雙動力洗衣機在青島市首先嘗試,用戶看完之后,覺得非常好。到3月24日,在廣州、北京、上海同步上市,效果非常好。用戶增長非???。隨后2年內,海爾"雙動力"進行了9次升級,從普通雙動力、保健雙動力、不用洗衣粉的環(huán)保雙動力、擁有8項領先技術的變頻A8雙動力到現(xiàn)在最新推出的能讓衣服跳舞的仿生雙動力。仿生雙動力創(chuàng)新采用仿生學的震動原理,創(chuàng)造一種全新的洗滌方式,洗滌時,可使衣物始終處于蓬松狀態(tài),上下舞動,不僅很好地避免了衣物的纏繞,且磨損率僅為普通洗衣機的1/3,洗凈比比普通洗衣機還高50%。同時,采用了國際領先的PTC蒸汽烘干技術,實現(xiàn)了洗滌、脫水、烘干一次性完成。2005年,雙動力全球的銷量突破100萬臺。2005年6月,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向外界宣布,海爾“雙動力”被納入2006年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標準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