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納,是一座商業(yè)小鎮(zhèn)。
作為海森進入法利恩的必經(jīng)之地,這里不止有很多商人,也有大量的傭兵和冒險者滯留。
然而,它最出名的還是六百年前修建的“索吉達之道”——一座橫跨“深淵”的大橋。
深不見底!
每一個來到到貝納的人,看到綿延數(shù)百卡里的深溝,都會發(fā)出的感嘆。
“深淵”到底有多深?
沒有人知道,如夜晚般漆黑且深不見底的裂縫,像一道難以愈合的傷口,在布滿了綠色森林的土地上是如此顯眼。
至于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深不見底的地縫,沒有人知道。只有從精靈時代流傳下來的典籍有記載,據(jù)說是在太古諸神之戰(zhàn)時,光明和暗月兩位女神較量時,她們的力量相互碰撞所造成的,將海森境內(nèi)的日光平原到海岸完全截斷。要想不經(jīng)明蘇和辛吉直接到法利恩,惟一的通路只有貝納。
六百年前,大法師索吉與矮人王達克共同在被人們稱做“深淵”的地縫上,修建了一座堅固的魔法石橋,這就是后來被稱為“索吉達之道”的著名大橋。
從此,海森到明蘇和法利恩,才不必一定要經(jīng)過日光平原這個危險地帶。
但也正是因為具有如此的重要性,貝納城是海森國僅次于赫爾辛王城和北方魔金礦產(chǎn)地羅克的重要城鎮(zhèn),亦是通向東南方的惟一途徑。
“好深啊……”
幾名初次見到“深淵”地縫的商人畏懼地看了一眼距離自己百步之遙的大裂縫,終于還是壓制下內(nèi)心的好奇。
他們既不敢像黃金騎士那樣站到地縫的邊緣,也沒有身著黑袍的法師那樣凌空飛翔的本領(lǐng),只能選擇遠遠的觀望,被稱為東大陸著名的奇景之一的“深淵”大裂縫。
光明牧師莉娜曾隨商隊數(shù)度經(jīng)過貝納,對于這個深溝,她已經(jīng)沒有初見的好奇和新鮮感。
從地縫里吹上來的大風雖然沒有到寸步難行的階段,但也讓商人們不得不下馬前進。
反觀隊伍中的兩名怪胎——黑魔導師和黃金騎士,他們一個站在崖邊,一個飄浮在半空。
黑魔導師似乎是第一次看到“深淵”地縫,饒有興趣地研究它的深淺。
而黃金騎士,打從離開羅克鎮(zhèn)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以監(jiān)視的態(tài)度觀察黑魔導師。
對于卡雷爾的行為,莉娜表面上沒有做任何表態(tài),但心里卻對年輕騎士的行為不太贊同。
黑魔導師是什么人物,要是惹惱了他,不但他自身,就連商隊也會受到波及。
這個傻瓜騎士干嘛非表現(xiàn)得這么明顯,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他是在監(jiān)視黑魔導師,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做,只會讓人更加反感嗎?
原本光明教會與黑魔導師就水火不容,他作為光明教會的一分子,在勢單力薄的情況下,更應(yīng)該小心謹慎才是,這樣名目張膽的行為,不是明擺著和黑魔導師過不去嗎?
不過,與光明女牧師的觀點不同,莫亞知道黃金騎士為什么要將“監(jiān)視”這原本是暗中觀察的行為表現(xiàn)得如此明顯。
他還在懷疑。
是的,他對于“黑魔導師”這個身份還抱有疑念。
卡雷爾不是法師,對于法術(shù)的理解的缺乏,反而讓他不會像黑暗法師那般輕信自己所捏造的身份。
在使用了高階法術(shù)之后,對于同行的神秘法師的身份,他的第一懷疑對象不是黑魔導師,反而是距離羅克鎮(zhèn)最近的暗夜大祭司。
莫亞也明白這一點,可她又不能給近衛(wèi)隊長杰安下令,讓他除掉這名礙眼又礙事的人類。他作為教會成員,還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而且卡雷爾·塞·維爾家族在西大陸也是名門望族,沒必要又結(jié)下一個仇敵。況且,他是黃金騎士,雖然年輕,但該具備的能力也不會差太多。雖然手上有三十名深淵騎士,但要想在沒有損失的情況下殺掉他,似乎不大可能。
而作為戰(zhàn)爭祭司,她雖然有直接作戰(zhàn)的能力,但畢竟不是強項,也只能對付普通的戰(zhàn)士。面對黃金騎士這樣的高階騎士,她原本就不高的物理防御能力就顯得更加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