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 烏啼白門柳(2)

知君用心如日月 作者:楊紫陌


  他花朝月夕這么多年,這樣的女子真是鮮以見得,憐惜之情油然而生,他讓小婢取出筆墨,在那把折扇上瞬間點(diǎn)染了一幅水墨山水,在一段琴音中聊寫胸中臆氣。琴聲未落,已是知音,他真想此時(shí)此刻就擁她入懷,使彼此不再孤寂。

  一曲終了,公子將那把折扇送與婉衿,婉衿見扇上幾筆淡墨,山水遠(yuǎn)樹卻意蘊(yùn)深厚,不覺心中更是驚喜,視為至寶收入函中。兩人剪燭窗前,娓娓絮談,東方既白,這一刻光陰草草,巫山之夢都是多余。公子歸后,夢魂相牽,讀書之暇便來尋婉衿,只有婉衿坐在他的眼前時(shí),他才會(huì)感覺世事清明,只有她的琴音琴語才能祛除他心中的燥,他是一日也不能沒有她了。婉衿每日也翹望郎歸,竟茶飯少思,人清瘦得越發(fā)弱不勝衣。吳公子允諾婉衿,待他及第之后便將她二人之事稟于父母高堂,現(xiàn)在秋試迫于眼前,只怕說了也是無益。

  但后來公子父親還是知道了他日日涉足白門,便嚴(yán)加管束,不許他跨入此地半步。父命不能違,公子無奈,便時(shí)時(shí)遣人送來一些古畫、玉環(huán)、湘管等雅閨之物,聊表寸心。那日婉衿打開他讓人送來的禮物,卻是一柄湘扇,上面有詩:

  鷓鴣聲里雨和煙,極目蒼茫水接天。

  到此欲歸歸不得,扁舟兀坐日如年。

  下面小字:風(fēng)雅如卿,當(dāng)留作紅閨雅伴。

  這樣相知相惜的一份情意,世間哪里還有?婉衿涕淚交流,但知他家教甚嚴(yán),卻不敢多行一步。

  吳父見公子神形恍惚,倦意讀書,便責(zé)問仆人,才明白原與白門一倡女苦戀。后來吳父決意送他回鄉(xiāng)里靜讀,不讓他踏足金陵,臨走之日,公子脫空與婉衿告別。婉衿深思苦想二人之事,終怕因自己而斷送了公子前程,便決意狠心相拒。公子來時(shí),她站在門前字字清晰冷冷然告訴他說:“青樓之中哪有情意綢繆,君留戀煙花,不思自立,一誤再誤,自茲以往,妾不愿繼見君,亦不能終事君,此間君亦不復(fù)再來,更無復(fù)以妾為念?!闭f完回房,緊閉房門,無聲掩泣,任長淚雙流。

  公子立于門外,見她如此冷意霜心,心中大慟。本就內(nèi)心有結(jié),幾次落第使他欲立而不能立,自是一番心酸,哪還能承受心上眼中人如此出口相侮。公子心意頓涼,見她屋門緊閉,躊躇良久,便回身而去了。婉衿知道她已傷得他很重,待他走后,臥于榻上,知再見無期,啼泣如雨,氣噎于喉。公子也心受重創(chuàng),即日掛帆歸故里,埋頭苦讀。

  公子走后,婉衿甘做仆儀,從此閉門謝客,忍著冷遇,寄身白門,為得是有朝一日,蒼天開眼,再見公子,當(dāng)面訴諸真情。

  數(shù)年過去,公子已及第并在浙省為官。他每每想起婉衿便覺得有什么尖尖的東西在心里扎了一下,說不出的幽懷惆悵。一日他與友人放舟西湖中,有一只小舟掠船而過,舟中有一麗人,迷離煙靄中,一顧驚動(dòng)心魄,那麗人宛然就是婉衿,公子急急出艙問對面舫上人,只見風(fēng)燈零亂,相去已遠(yuǎn)。公子頹然坐于舟中,心意蕪雜,若有所失。

  公子閑來無事之時(shí),也偶去花街柳巷聽人彈琴撫曲,但他已是除卻巫山不是云,婉衿的琴聲已深埋于他心,再不能忘。往往是聽曲不成,徒然招來一身煩惱。他近來仕途順暢,可是越是閑來之時(shí),越是落寞無依,看窗前幾度春水漲綠,看庭前幾度花飛花謝。婉衿在哪里?

  后來他曾只身一人去過白門舊地,婉衿舊識告訴他,她已跟隨假母去了杭州。

  他站在昔日窗下,只是白門深柳尚在,佳人已是人遠(yuǎn)天涯近,唯剩烏鳥空悲啼。

  后來他調(diào)任去杭州,他最喜三兩友人泛于小舟之上,幾杯淡茗,詩書畫印、儒佛禪道玄妙清談,不置管樂絲竹,擾亂心聲。那日小船沿著河道順?biāo)拢峭饨家巴僚貪?,花飛草長,別有一番閑野之景。

  他們在一橋邊停船,下得船來,信步而游,走近一家竹籬青瓦的院落,見一中年婦人從門里出來,公子一驚,此人怎么有些面熟?他走上前與婦人攀談,竟是金陵口音,那中年婦人仿佛也有點(diǎn)驚異地看著他,注視他良久脫口而出,說官人可是姓吳?公子點(diǎn)頭稱是,她說公子請進(jìn)門來,老婦有話對你說。他們進(jìn)去坐于堂前,有人倒了茶,不久婦人引一女子進(jìn)來,女子素衣縞袂,宛如玉樹臨風(fēng)。這人即是婉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