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臉小伙子們終于離開了開封城,他們走了很長時間,百姓開封城里每個奇形怪狀的老百姓都看到了,并為此感到恐慌。其實恐慌早在圓臉小伙子們出發(fā)前就開始了。這點我早就看出來了,因為幾十萬個圓臉小伙子不可能只憑一句話就變成了混蛋。
在我看來,造謠并不難,真正難的是傳謠。讓一個謠言人盡皆知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如果謠言已經(jīng)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時,很可能就會變成現(xiàn)實了。
我始終認為,成功的謠言背后一定飽含著智慧和汗水,因為有很多因素限制著謠言的傳播。比如謠言的內(nèi)容和公眾的關聯(lián)性不強,或不夠新穎獨特,或內(nèi)容編的一點都不可信,都會影響謠言的效果。另外傳播謠言還需要很多技巧,比如由誰來傳謠,對誰傳謠,在什么地方傳謠,通過什么形式傳謠等等。趙普現(xiàn)在就需要傳播一個謠言,并把謠言變成現(xiàn)實。為了這個謠言的傳播,趙普付出了很多。
趙普做的第一步是停止了他在百姓開封城里糧店的供貨。
趙普的糧店里沒有了白面和大米,突然間只剩下些沒人要的陳年雜糧,而且事先一點征兆都沒有。于是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只能去其它的糧店買糧食,這就美壞了其它糧店的老板,他們早就對趙普的糧店怨聲載道了,而且他們都是些奸商??粗绕綍r多出幾倍的客流,奸商們就像串通好了一樣集體漲價了。白面和大米的價格一下子比平時貴了十幾倍,里面摻的麩皮也比平時多了十幾倍。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對此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他們沒有別的選擇。
有的老百姓想出了辦法,他們像格子里的女人那樣,到軍人開封城的門口等著。一看到有圓臉小伙子從城門里出來,就撲上去問:"有貨嗎?"偶爾會有個圓臉小伙子紅著臉點點頭,再帶上幾個看著還算順眼的老百姓到某個墻角舉行一場拍賣會。價格談妥了,圓臉小伙子就會把褲子脫下來,里面藏著滿滿兩褲腿軍糧。也許他還會順帶把當腰帶的軍用繩子一起賣掉,然后再雙手提著褲子一路小跑回到自己的帳篷,躲進被窩里偷著數(shù)錢。
更多的老百姓沒買到走私的軍糧,但也不愿意去其它的糧店買貴得要死還摻了麩皮的糧食,于是他們就每天在趙普糧店的門口轉(zhuǎn)悠,盼著有天能到貨。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猜得出這些糧店的主人一定在上面有人,否則哪來那么多的軍糧。他們對趙普糧店的斷貨進行了種種猜測,比如上面的人倒臺了,或者他們把軍糧賣給南唐、后蜀甚至北漢去了。
我的生意做得很一般,幾年了一直苦苦維持,也許就是因為我在上面沒人吧。這么看來要想做生意,就一定要上面有人,而且上面的人越大,生意一定越好。要是上面一個人都沒有,還是去打工算了。不然別人還是會認為你上面有人,并以此斷定你的生意做得不錯,要不為什么不關門呢。這樣一來,就會不斷有人向你借錢,要是你告訴他我也沒錢,他就會說你是葛朗臺。
趙普的糧店里雖然缺貨,卻從不關門停業(yè),而且每天都在門口立個牌子,上面寫著"今日無貨,明天請早。"這就讓老百姓們每天都覺得明天可能有貨,于是只好每天不間斷地到趙普糧店的門口遛達,而且人越來越多。如果有人問店里的伙計:"你們到底什么時候有貨?"被問到的伙計就會使勁搖頭晃腦長吁短嘆,但總說不出個結果來。這樣一來,就更讓老百姓們覺得日子沒個奔頭了。
和她在一起的日子,我也覺得日子沒個奔頭,就是說我怎么也猜不出她到底愿不愿意和我上床,以及斷定她是不是我的同類。如果不是我的同類,為什么我覺得是呢?如果是同類的話,我們到底在什么地方一致呢?僅僅靠眼睛是不足以能證明這一點的,可這種事量化的指標又在哪呢?而且每次在我感到絕望的時候,她總能用個眼神或微笑讓我繼續(xù)神魂顛倒。
趙普做的第二步是讓他的飯館廉價放量供應紅高粱酒。
趙普飯館里的菜依然可以咸死水牛,而且連主食也沒了,這當然是趙普停止供應軍糧的功勞。不過令人欣慰的是,趙普飯館里的酒便宜得簡直等于奉送,而且是決不摻水的上等紅高粱。
往常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nèi)ペw普飯館買酒是要憑號的。通常在辰時發(fā)中午的號,申時發(fā)晚上的號。每次發(fā)號都有定量,每家飯館中午的號不超過兩百個,晚上不超過兩百五十個。因為趙普開的飯館就那么幾家,所以有許多老百姓領不到號,就只能從號販子手里買。等到了飯點的時候,有號的老百姓就蹲在飯館門口等著跑堂的叫號。被叫到后才能進飯館里買酒,而且買酒的時候還要搭菜,要想多買點酒還要搭兩個甚至更多的菜。但是現(xiàn)在去趙普飯館買酒不僅不需要號和搭菜,而且無論在什么時間,哪怕是大清早或半夜三更都可以買到。
對于趙普廉價賣酒這件事,百姓開封城里其它飯館的老板們倒是也很高興。他們早就不指望賣酒掙錢了,如今趙普賣酒不用搭菜,那么他們的菜就好賣多了。不過他們也沒有主食可賣,因為他們也認為那些糧店的老板太黑了。
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都開始酗酒了,連從來滴酒不沾的大姑娘和小孩子也隨身帶個酒葫蘆,想起來就喝兩口。這很正常,糧食不好買,但酒是糧食造的,喝多了也能飽。而且這時候正好是冬天,多喝點酒還能暖和身子,連家里的柴禾都省了。不過不吃飯光喝酒非常容易醉,百姓開封城里大多數(shù)人都已經(jīng)整天醉醺醺的了。
喝醉酒的確是件好事,除了管飽和取暖之外,還有很多好處。
首先,喝醉酒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自從趙普廉價供應紅高粱酒之后,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見了面不管認識不認識都要相互打個招呼。開始的時候是問對方"吃了嗎",然后改成"喝了嗎",后來又改成"喝多了嗎"。由于走在街上的人太多,老百姓們覺得問不過來,但不問又不合適,于是他們每次出門前都要在腦門上貼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喝多了嗎?"的字樣。這樣一來就省了好大的事,見了面只要點個頭或互相看上一眼就可以了。
其次,喝醉酒可以讓人忘記不愉快的事。比如現(xiàn)在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就想不起來以前誰得罪過他,也忘了他得罪過誰,大家見了面就像一家人一樣親熱。當然酒醒了煩心事還會想起來,不過沒關系,繼續(xù)喝醉就是了。
第三,喝醉酒可以讓人忘了怎么耍心眼。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都成了直腸子,有什么說什么決不藏著掖著。既然說話不會拐彎抹角了,人與人之間就真誠了許多,城里的交易也公平了許多。當然那些糧店的奸商除外,因為他們有糧食吃,所以不喝酒。
我曾經(jīng)設想向她攤牌的時候得喝點酒,一方面是為了壯膽,另一方面也是給自己找條后路,萬一人家拒絕的話,只要說自己酒后失言就可以了。但后來一想,要是我喝多了的話,也得變成個直腸子,攤牌的技巧很可能丟失殆盡,那樣成功的機會就更渺茫了。
喝醉酒也有不好的地方。
首先,喝醉酒影響到的就是百姓開封城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經(jīng)常有人喝醉了走在路邊就嘔吐了,別人看見了路邊的穢物,心里一惡心就跟著也吐了一灘。如此惡性循環(huán),弄得百姓開封城的路邊隨處都是嘔吐的痕跡。而且負責打掃衛(wèi)生的人吐得最厲害,因為他們也喝醉了,而且他們比別人看到的穢物都要多。
其次,喝醉酒影響的就是百姓開封城的治安。酒雖然讓人忘了耍心眼和說瞎話,但也讓人忘了含蓄。每個人說話都直來直去的,根本不管別人聽了心里舒不舒服。在喝醉之后,人的氣量通常會下降,還特別容易鉆牛角尖。有的話在平時聽起來就是開玩笑,但在喝醉酒的人聽來就變成有針對性或蓄意所為了。所以自從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喝醉了之后,就經(jīng)??梢钥吹絻蓚€人在大街上聊得好好的,突然就扭到一起連撕帶咬起來。
我有個同事也經(jīng)常鉆牛角尖,對每個人說的話都特別愛逐字逐句的琢磨,就像苗訓給趙匡胤測字那樣。所不同的是,苗訓測字的結果是趙匡胤是個變態(tài)色魔,而她測字的結果是我們每個人都在給她下套,惦記著往死了坑她。可以想象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生活她的壓力有多大。后來終于被診斷出精神分裂,住進了安定醫(yī)院。
最后,喝醉酒影響到的就是百姓開封城乃至大周朝的安定團結。在醉酒之后,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話明顯多了,膽子也明顯大了,平時不敢說的也說出口了。喝醉了的老百姓們整天怨天尤人,當然主要埋怨的內(nèi)容是糧食不好買。其實這本無可厚非,因為糧食的確不好買。但他們不應該把這件事的責任推到政府的身上,更不該懷疑皇上的圣明,甚至有人居然說出了"皇上就是個小屁孩"這樣大逆不道的話來。
對于酒后胡說八道這個后果,趙普早就預料到了。他派出了密探化喬裝成老百姓在百姓開封城里四處轉(zhuǎn)悠。要是聽到有人在侮辱政府或皇上,密探就會走上前去亮出證件,然后把那個大逆不道的家伙拉到馬路中央,左右開弓每邊臉上打一百個嘴巴。這些密探都經(jīng)過專門的訓練,每個嘴巴的落點都在同一位置,二百個嘴巴打下來,被打的人左右臉上就會各腫出一個清晰的手掌形狀來,要是仔細看,還能看出掌紋和指紋,而且十天半個月都不會消腫。
這些都是趙普為了造謠而進行的前期準備工作。趙普認為謠言的成功一定要依托于一個適合的環(huán)境。為了打造這個環(huán)境,趙普把奇形怪狀的老百姓們真是折騰得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