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貴妃。青城人,徐姓(一說姓費)。幼能文,尤長于宮詞。得幸蜀主孟昶,賜號花蕊夫人。宋征蜀,蜀兵敗,孟昶攜夫人入京,受封。
花蕊夫人宮詞傳世一百多首,其中確實可靠者九十多首。后世盛傳"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卸甲,寧無一個是男兒"一詩,當是后人改易后唐王承旨詠王衍出降的"蜀朝昏主出降時,銜璧牽羊倒系旗。二十萬人齊拱手,更無一個是男兒"的詩句而成。
我企圖講一個有意思的故事,但不得不承認現(xiàn)在我的心情很糟糕。用沮喪的心情講一個有趣的故事,不知道你能笑的出來嗎?
一
蜀國人用錦緞把成都的城墻完完整整地包了起來,然后又在城門上插了不少用錦緞裁剪的花,這就使成都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禮盒。蜀國人用錦緞包城墻,是因為孟昶想讓成都看起來更體面一些。不過在我看來,這么干實在媚俗,也實在適得其反。而孟昶想讓成都體面一些,是為了花蕊夫人。
見過花蕊夫人真正樣子的人沒有幾個。她總用厚厚的衣服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即使盛暑也不裸露一絲肌膚。這些衣服可不是普通的布料,絲與絲之間還穿插了白銀打造的細線。在陽光下能反射出冰冷的光。不過用這種布料做出的衣服相當沉重,所以她走路的時候總是搖搖晃晃的?;ㄈ锓蛉说哪樕峡傉种粋€銀制的面具,即使睡覺也不摘下來。面具上是一幅嬉皮笑臉的表情,讓人覺得和她很不搭配。如果你問她:"這么穿衣服累嗎?"她會告訴你:"我已經(jīng)麻木了。"如果你建議她換上正常的衣服并摘掉面具,她會狠狠給你個白眼,再甩出一句:"管的著嗎?"你能看到的花蕊夫人只有躲在面具后一雙眼睛。如果看得夠仔細,會看到長長的睫毛微微向上翹起,還會看到眼睛里的流光在閃動跳躍。如果你看得夠用心,就可以從眼睛里讀懂她的意思。當然很少有人能做到這點,因為很少有人用心去看她的眼睛。
雖然沒幾個人見過花蕊夫人的樣子,但從沒有人懷疑過她的美貌。雖然沒人懷疑她的美貌,但沒幾個人能說得清她美在什么地方以及到底有多美。我認為正是因為見不到,才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而想像力本來就是個沒有邊際的東西。這樣一來,花蕊夫人的美就變成了一個概念或符號了。不過即使是個概念或符號,大多數(shù)男人仍期盼著向她獻獻殷勤的機會。因此,我覺得即使沒有孟昶的旨意,只要蜀國的男人知道花蕊夫人想把成都變成一個大禮盒,成都一樣會變成大禮盒,而且在每個城門上都會打上一個大大的蝴蝶結(jié)。這么看來,孟昶的身份就由蜀國的皇帝變成了給花蕊夫人傳旨的太監(jiān)了。
無論因為誰,反正成都都變成了一個碩大無比的禮盒,并成為了蜀國人的驕傲。對這點我是非常認同的,改變一座城市的屬性當然算是件了不起的事了。為了與體面的城墻相匹配,成都人把自己的房子也用錦緞包了起來,并在大門上插了花。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了成都是一座什么城市--它是一個大禮盒,里面的禮物是數(shù)不清的小禮盒。
在我看來,把成都變成禮盒還不算蜀國人最大的驕傲,他們最大的驕傲應(yīng)該是維持這只禮盒的樣子,直到花蕊夫人離開。
錦緞包在城墻和房子上,整天經(jīng)受風吹日曬雨淋,很容易老化也很容易變臟。老化或臟了的錦緞看起來像抹布一樣。時間再長一些的話,抹布還會變成一條一條的,這樣的話,抹布又變成了沒有把的墩布了。用抹布或墩布包城墻和房子,比不包還要難看和不體面。因此,要想維持禮盒的樣子就必須不斷換布。錦緞屬于奢侈品,一般人家根本經(jīng)不起隔三岔五給房子換布的花銷,所以他們只能把房子賣掉,舉家搬到城外去住。沒人能放任自己的房子不包錦緞,這是因為大家都包,只有你不包的話,那種感覺就像裸奔一樣。至于還住在成都的人家,你完全可以根據(jù)房子外面錦緞的新舊程度,來判斷他們家到底有多少錢。只有城墻的錦緞看起來總是新的,因為花的是國家的錢。
給城墻和房子換布,比重新砌一堵墻或蓋一所房子輕省不了多少。因為包好的錦緞不僅不能有褶皺,還要考慮花紋是否端正,顏色是否搭配等諸多問題。這樣一來,在成都城里就出現(xiàn)了專門從事包房子的人,這些人都來自被迫從成都搬出去的人家。經(jīng)過長時間的鍛煉,他們的體形已經(jīng)完全適應(yīng)了包房子這個工種,腿越來越短,胳膊越來越長而且很粗壯,不用彎腰曲腿就可以摸到自己的腳心。他們包出的城墻和房子,就像裝裱精致的字畫一樣,既典雅又尊貴,甭提有多體面了。
由于城墻和房子需要經(jīng)常換布,蜀國的錦緞一下子就緊俏了起來,價錢打著滾上漲,后來已經(jīng)到了不管花多少錢,也買不到錦緞的地步。于是很多人家就用花哨的棉布代替,不過他們這么干的時候都覺得很不好意思。第二年,蜀國梯田里的莊稼都變成了桑樹,家家戶戶都在養(yǎng)蠶紡紗,因為蜀國的農(nóng)民認為賣錦緞比賣糧食更賺錢??墒鞘聦崊s不是這樣的,大家都養(yǎng)蠶,錦緞的產(chǎn)量大幅上升,需求就大大降低了,錦緞的價錢也跟著打著滾的下滑,但糧價卻快速攀升,變得比錦緞還要貴。到了第三年,梯田里的桑樹又變回了莊稼,因為農(nóng)民們又覺得賣糧食比賣錦緞賺錢了。就這樣,蜀國的農(nóng)民們今年養(yǎng)蠶明年種地,來來回回的折騰了好幾年,卻沒人因此撈到實惠。于是,農(nóng)民們都對花蕊夫人怨聲載道:"你長得漂亮也不能欺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