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任何巨額財富的起源,建立在借貸基礎(chǔ)上的是最快捷的成功方式。就是說,要發(fā)大財先借貸。沒有本錢怎樣發(fā)大財呢?當然,借錢就得付利息,但你不要害怕,你利用了別人的資本賺錢,你贏得的部分,可能遠遠超出了你所付的利息。
做生意總得要有本錢的,但本錢總是有限的,當你的資金不足時,你必須要借錢,提起借錢,很多人都會頭疼,的確,這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借錢需要勇氣和技巧。因此,為了創(chuàng)業(yè),你應該每天都考慮怎樣去借錢。不要害怕借錢,只要你氣魄非凡,滿懷信心,切口選準,按期還貸,你就會信譽良好,以后創(chuàng)業(yè)就大有成功的可能。
33借他人的“錢袋”、“腦袋”,自己發(fā)財
美國第一旅游公司副董事長尤伯羅斯,在任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組委會主席時,為奧運會盈利15億美元。他是靠著非凡的“借術(shù)”而成功的。
奧運會,當今最熱鬧的體育盛會,卻窮得叮當響。1972年在聯(lián)邦德國慕尼黑舉辦的第20屆奧運會所欠下的債務(wù),久久不能還清。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第21屆奧運會,虧損10億美元。
1980年在莫斯科舉辦的第22屆奧運會耗資90多億美元,虧損更是空前。從1898年現(xiàn)代奧運會創(chuàng)始以來,奧運會幾乎變成了一個沉重的包袱,誰背上它都會被它造成的巨大債務(wù)壓得喘不過氣來,在這種情況下,洛杉磯市卻奇跡般地提出了申請,它聲稱將在不以任何名義征稅的情況下舉辦奧運會。特別是尤伯羅斯任組委會主席后更是明確提出,不要政府提供任何財政資助,政府不掏一分錢的洛杉磯奧運會將是有史以來財政上最成功的一次。
沒有資金怎么辦?借。在美國這個商業(yè)高度發(fā)達的國家,許多企業(yè)都想利用奧運會這個機會來擴大本企業(yè)的知名度和產(chǎn)品銷售。尤伯羅斯清楚地看到了奧運會本身所具有的價值,把握了一些大公司想通過贊助奧運會以提高自己知名度的心理,決定把私營企業(yè)贊助作為經(jīng)費的重要來源。
他親自參加每一項贊助合同的談判,并運用他卓越的推銷才能,挑起同行業(yè)之間的競爭來爭取廠商贊助。對贊助者,他不因自己是受惠者而唯唯諾諾,反而對他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贊助者必須遵守組委會關(guān)于贊助的長期性和完整性的標準,贊助者不得在比賽場內(nèi)、包括空中做商業(yè)廣告,贊助的數(shù)量不得低于500萬美元,本屆奧運會正式贊助單位只接受30家,每一行業(yè)選擇一家,贊助者可取得本屆奧運會某項商品的專賣權(quán)。
這些聽起來很苛刻的條件反而使贊助有了更大的誘惑性,各大公司只好拼命抬高自己贊助額的報價。僅僅這一個妙計,尤伯羅斯就籌集了385億美元的巨款,是傳統(tǒng)做法的幾百倍。另外贊助費中數(shù)額最大的一筆交易是出售電視轉(zhuǎn)播權(quán)。
尤伯羅斯巧妙地挑起美國三大電視網(wǎng)爭奪獨家播映權(quán)的辦法,借他們競爭之機,將轉(zhuǎn)播權(quán)以28億美元的高價出售給了美國廣播公司,從而獲得了本屆奧運會總收入三分之一以上的經(jīng)費。此外,他還以7 000萬美元的價格把奧運會的廣播權(quán)分別賣給了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等。
龐大的奧運會,所需服務(wù)人員的費用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尤伯羅斯在市民中號召無償服務(wù),成功地“借”來三四萬名志愿服務(wù)人員為奧運會服務(wù),而代價只不過是一份廉價的快餐加幾張免費門票。
奧運會開幕前,要從希臘的奧林匹亞村把火炬點燃,空運到紐約,再蜿蜒繞行美國的32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qū),途經(jīng)41個大城市和1 000個鎮(zhèn),全程15萬公里,通過接力,最后傳到洛杉磯,在開幕式上點燃火炬。
以前的火炬?zhèn)鬟f都是由社會名人和杰出運動員獨攬,并且火炬?zhèn)鬟f也只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士參與奧運會,有的國家花了巨資也吃力不討好,有的國家干脆用越野車拉著到全國轉(zhuǎn)一圈就完了。
尤伯羅斯看準了這點:以前只有名人才能擁有的這份權(quán)利、這份殊榮,一般人也渴望得到。他就宣傳:誰要想獲得舉火炬跑一公里的資格,可交納3 000美金。人們蜂擁著排隊去交錢!是他們找不到地方花錢嗎?不是。他們都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因為在當?shù)嘏芤还铮斜姸嗟挠H朋、同事、鄰里觀看,在鼓掌,在喝彩,這是種巨大的榮譽。僅這一項又籌集了4 5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