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男兒當自強

佛山是個武術之鄉(xiāng)

俠客天下:三千年中國武俠的背影 作者:納蘭秋 著


  對于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說,黃飛鴻是他們難以忘懷的最經(jīng)典的武俠文化符號之一。在港版武俠片大行其道的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生人要他在一場武俠片和一個雞腿面前做一個選擇,幾乎是沒有任何懸念的,他們會選擇前者。雞腿今天可以不吃,但武俠片今天絕對要看,武俠片錯過了也許就永遠錯過了。在文化食糧相對匱乏的年代,武俠片給了他們無法替代的精神慰藉。

  于是,那個年代的很多記憶都已經(jīng)模糊了,唯獨黃飛鴻、霍元甲這樣的武林中人他們記憶猶新,他們非常寬容,他們可以接受任何一個版本中的黃飛鴻,與其說他們寬容影視媒體,不如說他們對英雄的愛與尊敬始終不變。

  男兒當自強,做男兒,就應該像黃飛鴻一樣,這就是那個年代男孩子們最大的夢想。

  然而,歷史上真實的黃飛鴻又是怎樣的呢?

  佛山是個武術之鄉(xiāng)

  如今的佛山人說起黃飛鴻總是一臉的自豪。

  在佛山的黃飛鴻紀念館里,每天來頂禮膜拜的人絡繹不絕,他們臉上的虔誠不亞于生意人朝拜財神廟里的關老爺。

  據(jù)說以拍黃飛鴻系列影片而名聲大噪的導演徐克,在黃飛鴻紀念館落成那天,率他的制作班底特意趕來,對他們心目中的英雄進行"三跪九叩"大禮。

  這似乎有點夸張,其實不,很難說,到底是黃飛鴻成就了徐克,還是徐克成就了黃飛鴻。黃飛鴻之所以有今天的知名度當然要感謝徐克,徐克有今天的知名度也要感謝黃飛鴻。

  如今的老百姓沒有不知道黃飛鴻的,而在一百多年前,黃飛鴻只不過是佛山街頭一個默默無聞的賣藝人,遠沒有今天的知名度,在佛山的酒肆茶館或者尋常巷陌,你或許可以遇到他,但你絕不會認為一百年,他會成為一個世界文化名人。

  生前寂寞,死后榮光,這就是真實的黃飛鴻。

  黃飛鴻出生在廣東佛山,佛山古稱陶城,有多個歷史頭銜,佛山是絲織品匯集之地,是粵劇的發(fā)源地,是中成藥之都,當然對黃飛鴻來說,最著名的一個頭銜就是佛山是武術之鄉(xiāng),要尋找南派武術的源頭就要到佛山。

  古時的佛山到了宋朝已經(jīng)繁華如夢,其熱鬧程度不亞于汴京,三步一店鋪,百步一碼頭,被稱為四大名鎮(zhèn)之首。街上來往人流,車馬穿梭如織,兩旁樓鋪林立,鋪中出售鬧竿、戲具、花籃、畫扇、粉餌,更有珠翠冠梳、銷金彩緞、犀鈿漆窯,日常之需,無所不有。街上雜耍藝人俯拾即是,有花彈蹴鞠、踏滾木、走縈、水傀儡、吞刀吐火,圍觀者里外三層,喊聲震天。護城河穿城而過,河中畫船小舫點綴其中,船舫歌妓舞鬟花枝招展,弦樂笙簫糜惑人心。

  黃飛鴻,曾經(jīng)就在熱鬧的佛山街頭,表演舞獅絕活,維持生計。

  黃飛鴻很慶幸自己生在了武術之鄉(xiāng),否則他還不知道靠什么養(yǎng)活自己。

  佛山人自古就有習武強身自衛(wèi)的習俗,他們習武從來都是自發(fā)自愿的,一種發(fā)自內心的熱愛,不強迫別人,也不強迫自己。興趣是最好的動力,佛山很快就成了武林高手扎堆的地方。各種門派,各種武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在佛山涌現(xiàn)。

  比如,清朝初年在佛山石出現(xiàn)的"五順堂",其實就是天地會的秘密組織。雍正年間,為逃避官兵的追捕,武術大師張五由湖北流落到了佛山,在佛山開館傳授赫赫有名的詠春拳。蔡李佛創(chuàng)始人張炎在佛山創(chuàng)辦鴻勝館,為當時中國最大武館,蔡李佛拳也成為當時廣東最大的武術流派。到了黃飛鴻出生的清末年代,佛山的武術已進入了鼎盛的時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