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義隆隆的槍炮聲,使中國終于掙脫了封建帝制的沉重枷鎖,進入了一個各種新銳思潮與遺風陋習激烈沖撞的大時代。民國初年的社會局勢尤其混亂,不僅各路軍閥之間的戰(zhàn)事頻繁,而且出現(xiàn)了百年不遇的“北旱南澇”災情,使得許多省份顆粒無收,成千上萬的人成了災民,為了能有口飯吃,更有許多人鋌而走險當起了土匪響馬,或去做倒賣人口、走私煙土、販運軍火一類缺德到底的勾當。這正是“十年干戈天地老,四海蒼生痛哭深”。
常言道:“盛世古董,亂世黃金?!痹诒鸟R亂的年月里,只有黃澄澄的大黃魚(金條)才是硬通貨。但在盜墓者的眼中,如此時局之下,國家的法律已形同虛設,正是盜掘古冢、竊取秘器的大好時機。有經(jīng)驗的盜墓老手,當然不會放過這種機會。等到有朝一日政局穩(wěn)定下來之后,古董價格必會看漲,屆時再把所盜之物出手,便可輕輕松松地發(fā)上一筆橫財。
盜墓賊“馬王爺”和他的兩個老伙計——老北風、費無忌,就是瞅準了眼下的機會,打算趁著淤泥河附近軍閥交戰(zhàn),附近村縣老百姓逃得十室九空之機,動手盜掘河畔的一處無名古冢。
馬王爺本名叫馬連城,只因盜墓經(jīng)驗豐富,做過不少大手筆的勾當,而且眼功極高,甚至有人傳說他生了三只眼,不管地下有什么古墓,不論藏得多深,他只瞧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端倪,所以才得了這么一個綽號。然而對馬王爺?shù)谋绢I比較熟悉之人,自然都知道他并非生有什么三只眼睛,只尊稱其為“觀山馬爺”。
馬王爺盯上淤泥河邊這座古冢不是一兩天了,地點就在離河邊不遠的一片密林之中。時移物換,丘隴漸平,那古冢的地面封土堆和石碑等標記早已消失多年,不是行家根本就發(fā)現(xiàn)不了。如果撥開那些枯黃的亂草,在半尺多厚的異色泥下,便可以瞧見一塊塊奇大無比的墓磚,墓磚的縫隙間鑄有鐵水加固,要想短時間挖開盜洞,就必須使用土炮炸出缺口。
只是這附近離官道不遠,地理位置雖然偏僻,但卻是趕場的必經(jīng)之路,昔日里人來車往難有機會下手,即使在夜里用土炮炸那墓墻,也有可能會驚動民團或保安隊。所以馬王爺雖然早就踩過幾遍點兒了,卻遲遲未敢輕舉妄動。當前的戰(zhàn)亂卻使得這里突然變得人跡罕至,這對馬王爺?shù)热藖碇v那真是天賜的機緣,他立刻會合了另外兩個盜墓老手——善使火藥術的“老北風”,與身大力不虧的開棺好手“費無忌”,為了掩人耳目,三人都裝作道人打扮,帶上一干應用器械,牽了幾頭用來馱東西的騾馬,晝伏夜行來至淤泥河畔。
“淤泥河”之所以得名,是由于這河中是半水半泥,也不管是澇是旱,這條河始終都有這么多爛泥。近年來河水流量逐漸變少,原本一條數(shù)丈寬的河流,又被淤泥分割成若干段,只有在雨水最大的時候,才偶爾連成一片。河床則全是一叢叢幾尺高的亂草,有那些不明究竟的外地人,路過的時候想在河邊喝口水、洗把臉什么的,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如果一腳踩到草下的泥潭,往往就陷在淤泥中丟了性命,誰也說不清這淤泥河陷死過多少人。只是這條河由于死人太多,除了河道最中間極窄一段的水質(zhì)還算說得過去,大部分河道中一年四季都流著黑水,散發(fā)著一股股強烈的腐臭。
馬王爺他們到達淤泥河邊之時,已經(jīng)是夕陽西下,暮色黃昏。由于事先已經(jīng)多次看過地形,馬王爺和老北風等人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古墓那銅澆鐵灌的磚墻掘了出來。老北風一馬當先,在碩大的墓磚上用手指敲敲打打,勘察下手的位置。馬王爺同費無忌二人都蹲在一旁等候,馬王爺神色悠閑地吸著旱煙袋,而費無忌則神情專注地盯著老北風臉上的表情變化,有幾分擔心攜帶的土炮藥量不夠。
老北風不慌不忙地探明了磚層的薄厚,對馬王爺和費無忌說道:“兩位老哥,這壽穴造得好個石槨鐵壁,恁般結實堅固,咱們雖然帶的火藥不多,但我估量著若用土炮落力打它最薄弱之處,就算擂不開也差不多了?!?/p>
馬王爺聽罷,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吩咐道:“這淤泥河附近的人早就跑光了,動靜鬧得再大也不打緊,只是需把藥量掐算得恰到好處,別損傷了壽穴中值錢的器物便是。”
馬王爺是這伙人中的首領,他發(fā)了話之后,老北風才敢動手,三下五除二便安裝了土炮的藥引,土炮轟然炸響,別看是土制炸藥,但配比高明,爆炸的威力著實不小,直炸得土石橫飛、濃煙升騰。老北風早年間在北洋火器局做過火藥師,這些年來跟隨著馬王爺盜過不少古墓,土炮破墻正是他的拿手好戲,待煙霧散去之后,只見這座無名古墓被來了個大揭頂,已經(jīng)給崩出好大一個缺口。
土炮打出的缺口,位置剛好在墓道銅門的頂端,繞過了最為堅固的銅門鐵壁,可墓墻露出的缺口后并不是墓道,里面豎著一塊青條石墓碑,三人不免有些奇怪,盜了這么多年的墓,還沒見過誰家的墓碑放在墳墓內(nèi)部,這唱的又是哪出戲?于是并肩走到近前定睛觀瞧,都忍不住想要看看這無名古墓里藏著的石碑上究竟寫了些什么。
那墓碑又扁又長,造得甚是奇特,石頭便是普通的大青石,上邊頂端雕了一個鬼頭,當中歪歪斜斜地刻著一行大字,筆畫怪異潦草,透著陣陣邪氣。
這三人中只有費無忌是不識字的粗人,老北風雖然識得一些常用字,但加上認錯的白字,最多也就認得幾百個字,稍微復雜些的文字便不認得,對于石碑篆刻更是一竅不通。他們倆看起這塊墓里的石碑來,跟看天書差不多,連半個字也讀不出來,只好請教馬王爺這碑上究竟寫得些什么文字。馬王爺博古通今,自然是難不倒他,青石上的一行字跡雖然奇特,卻并非古篆之類繁雜艱難的碑文,稍加辨認就已讀出,當下便在心中默念了一遍。
不看不要緊,一看之下,馬王爺竟然覺得心底里突然生出一陣寒意,這青石上刻的一行字是:“諸敢發(fā)吾丘者必遭惡咒墜萬劫而不復之地?!痹瓉磉@是一塊古代墓主用于恐嚇盜墓者的詛咒石,也就是墓主發(fā)下毒咒,誰敢掘這座墳,墓主即使死后千年在冥冥之中,也必詛咒盜墓者墜入萬劫不復的境地,見此石碑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