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書記辦公會只是個過場。書記、省長都同意了,其他兩名副書記沒有異議。這個會議本身沒有多大作用,但必須要開這個會,既然有這個層次,就得有這個程序。書記辦公會意見很快一致,但是還必須經省委常委會議通過。
晚上的常委會議沒有書記會議那么順利。四位書記和組織部長投了贊成票,還有六位常委投了反對票。
五比六,沒有通過。
第一次出現這種反常情況,讓鄧中康始料不及。
驚訝之余鄧中康檢討為太倉促,應該找每一位常委先談心。
常委對董作為的了解僅限于表面,這些人下去得少,了解得不深。常委每次去南集,董作為再忙再累也是全程陪同,給常委們留下了好印象。不排除常委們看在董作為與王嘉駒的關系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十月份省委換屆,這六位常委全部要進人大政協(xié),不排除他們鬧情緒??傊?,這次投票失敗責任在自己。
消息傳到董作為耳朵里,他為之震驚。一是沒想到馬老的賬鄧中康不買,二是沒想到鄧中康把他安排到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這個位置上。歷屆南集地委書記進省城,不是副省長就是常委,最差的也是人大副主任,輪到他就只能有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這個位置,丟人不說,更不好向全區(qū)人民交差。
“小高,打電話給馬老?!倍鳛楹案咛鞚?。
馬老即鄧中康的老領導馬勝利。
電話接通,馬老在深圳視察。
再打電話到深圳,馬老親自接的電話。
為了避嫌,高天澤退出董書記辦公室。
電話打完后董作為把高天澤喊進辦公室:“你去安排一下,馬老明天從深圳回北京,順便路過南集,要在我們這里休息兩天,你把住宿和飲食問題安頓好?!?/p>
馬老來了。
看不出馬老是八十多歲的人。他行動敏捷,思路清晰,沒有老年病。
高天澤每天帶著他四處游逛,一會兒風景區(qū),一會兒企業(yè),一會兒農村。馬老坐不住,喜歡室外活動,每到一處都能滿足主人要求——寫詩題詞。馬老最喜歡講他當新四軍時與日本人打仗的故事,還講他“文革”時靠邊站的遭遇。馬老當過兩個省的省委書記,鄧中康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年輕干部。
晚上董作為來陪馬老,送一些個人材料以及南集地區(qū)材料,大講南集變化,特別是他當地委書記后發(fā)生的變化。
馬老頻頻點頭,稱他干得不錯。
董作為請馬老在鄧中康面前再美言幾句。
馬老欣然答應。告別南集后即去省城會見鄧中康。
鄧中康不敢馬虎這個老上級。
馬老把他在南集的見聞講給鄧中康聽。
鄧中康洗耳恭聽,等老領導講完后,他把董作為的另一面講給馬老聽。
馬老不吱聲。
算是盡了義務。
董作為打電話追到北京,問馬老會見鄧中康是什么情況。馬老不想讓他們上下級之間產生誤會,只得扯謊,說鄧中康去外省考察,沒有見上面。
是善意的謊言。
董作為仰天長嘆:“天不助我也!”不久,十三屆省委全會如期召開。
會議選舉鄧中康繼續(xù)擔任省委書記,江山仁、黃量和等三位同志當選省委副書記。十二屆省委常委除組織部長留任外,其他常委同志不再擔任常委。十四個地市州委書記有五人當選為新一屆省委常委。董作為沒有列入省委委員候選名單,也就是沒有當選省委委員。
省委全會閉幕。董作為意識到自己的地委書記日子不會太久。地市州委書記不是省委委員的唯有他一人,是下臺的跡象。
隨著新一屆省委班子的產生,鄧中康時代開始來臨。在新班子里,鄧中康是絕對的權威。
新班子第一次常委會就研究干部。
這一次調整干部的幅度比較大,有五個地市州委書記因當選為省委常委留下的空缺需要補齊。董作為也在這次調整之列。會議開始省委組織部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長給每位常委提供了一份名單,這份名單是書記會議通過的人事任免方案,也就是鄧中康拿出的初盤。董作為在這個方案之列,擬任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免去其中共南集地委書記職務。
會議完全贊成這個方案,全票通過,出奇的順利。
這次會議討論了十七名地級干部,總共用去的時間只有上次討論調整董作為一個人所需時間的一半。
這才叫天時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