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好知之不如樂知之(5)

世上沒有懶孩子——讓孩子主動學習的101個策略 作者:胡鋒


5.讓孩子在玩耍中愛上學習

父母不要小視孩子的玩耍,因為在玩耍中,孩子是在對大自然進行著各種探索,在玩耍中,培養(yǎng)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打開了知識的大門。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教育觀念陳舊的父母為了讓孩子達到自己心中庸俗的目標,強行要求孩子實現(xiàn)某種死板的學習任務,卻不注意開發(fā)孩子廣泛的興趣。他們把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到孩子身上,不允許孩子做與課本、作業(yè)無關的事。結果這不但束縛了孩子的求知個性,而且扼殺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我覺得,這樣的父母都應該讀讀下面的這個故事,了解這個關于望遠鏡怎樣發(fā)明的故事。

17世紀初,在荷蘭的米德爾堡小城,眼鏡匠利珀希幾乎整日在忙碌著為顧客磨鏡片。在他開設的店鋪里各種各樣的透鏡琳瑯滿目,以供客戶配眼鏡時選用。當然,丟棄的廢鏡片也不少,被堆放在角落里的廢鏡片成了利珀希三個兒子的玩具。

一天,三個孩子在陽臺上玩耍,小弟弟雙手各拿一塊鏡片靠在欄桿旁前后比劃著看前方的景物,突然發(fā)現(xiàn)遠處教堂尖頂上的風向標變得又大又近,他欣喜若狂地叫了起來,兩個小哥哥爭先恐后地奪下弟弟手中的鏡片觀看房上的瓦片、門窗、飛鳥……它們都很清晰,仿佛是近在眼前。利珀希對孩子們的敘述感到不可思議,他半信半疑地按照兒子說的那樣試驗,手持一塊凹透鏡放在眼前,把凸透鏡放在前面,手持鏡片輕緩平移,當他把兩塊鏡片對準遠處景物時,利珀希驚奇地發(fā)現(xiàn)遠處的視物被放大了,似乎就在眼前觸手可及。后來,受到啟發(fā)的利珀希就發(fā)明了望遠鏡。在孩子對外界的探索中,往往摻雜著孩子玩耍的成分。父母應該知道,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耍的時候,孩子往往能獲得意外的收獲,這些都能夠激發(fā)孩子求知的欲望,培養(yǎng)孩子探索世界的濃厚興趣。有一次,放學后,沐沐很激動地向我們宣布:“我要培育一個新的小生命!“我們張大了嘴巴,不知道兒子的小腦袋里究竟在想什么。原來,沐沐在學校的自然課上學習了植物的成長過程,一粒有生命的種子埋在土壤里,只要有空氣、陽光、水,就會發(fā)芽、開花、結果。兒子被深深吸引了,決心實驗一下。沐沐從家里找到幾粒又圓又大的黃豆,為了讓兒子觀察得更細致一點,我們建議他先把黃豆放在水里,等發(fā)芽后再移栽到土壤里。于是,兒子把黃豆放在一個盛滿清水的盤子里,放在有陽光的地方,等待種子發(fā)芽。一天清晨,沐沐驚喜地在陽臺上叫道:“發(fā)芽了!發(fā)芽了!”我趕到陽臺上,他好奇地問:“黃豆發(fā)出的芽怎么像個問號???”

“你可以查一下書??!”后來,沐沐把豆芽移栽在花盆中,每天都要觀察一下這些小生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遇到不解的地方,他就會主動查資料。不知不覺中,孩子自己上了一堂生動的課。父母不要小視孩子的玩耍,因為在玩耍中,孩子是在對大自然進行著各種探索,在玩耍中,培養(yǎng)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打開了知識的大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