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記內容一面倒,小孩子的措辭總是激烈的,幾個激動的同學整篇都在指責。
“沒看過這種老師?!?/p>
這樣的不滿從學生擴散到家長。一些家長開始醞釀,是不是能換老師。
隨著上課時間一天一天過,師生的適應問題浮現。同學對一些老師相當不滿意。然后家長開始關心是不是可以換老師。
這大概是每一個班主任都要面對的問題。但高一上學期上課不到一個月就發(fā)生,倒是我始料未及。
在建中重點班,這是非常復雜的問題。牽涉到好幾個層面,全部糾纏在一起。
第一,老師。教建中重點班是吃力不討好的,因為學生的資質太優(yōu)秀。如果老師無法在專業(yè)上讓學生服氣,就只能有兩種結局--因為無法和學生匹敵而過分放縱,或是硬要學生聽話而過分苛刻。光譜的兩端都不健康,過分放縱寵壞了學生,過分苛刻抹煞了學生的可能性。
重點班的學生永遠有奇怪的想法、脫序的行為,以及無視權威的習慣--這些特質好好陶冶,就是所謂的創(chuàng)造力。老師要能夠忍受,而且欣賞這樣的特質,而這是不容易的。
第二,家長。天下父母心,要求有好老師的心情是大家都能體會的。有些家長是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是特殊的,成長過程中太多的辛苦,點滴在心頭,所以希望能夠有更適合這種特殊學生的老師。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家長已經習慣了用資源為學生鋪路,以為這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這些家長通常擁有較多的資源,可以干涉學校的決策。重點班家長聯名要求學校換老師的戲碼,或是匿名寫黑函告來告去的戲碼,在許多學校都常發(fā)生。局內人都知道,重點班家長的難搞是有名的。
第三,學生。有才氣、有潛力的學生如果受到適當的引導,當然有更好的發(fā)揮,少數同學如一張白紙,進這個班之前從來沒接觸過重點班。但是更多學生是從小到大一路重點班上來的,小學初中如果有了偏差,就會被捧習慣,視享受資源為理所當然。將這樣的心情擴大成“我有權利享受最好的”是重點班學生常有的盲點。
最后第四再繞回到老師。建中老師每個都很有個性、很有想法。如果這時候遇到一個不吃這一套的,堅信自己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老師,那就等著起沖突了。
江老師是非常有風格的,在校內已經很出名了。他所有教過的班,不管是普通班、重點班,每一年每個班都要演一次同樣的師生沖突戲碼。最后總是會皆大歡喜,但是累的是班主任。
事情的導火線是昆山在上課的回答中惹毛了江老師??傊ド綀猿炙菍Φ?-昆山這學生沒有什么權威意識,他覺得是對的就跟你辯到底,不管你是何方神圣,江老師說他是錯的。
幾句交鋒下來,昆山不退讓而直接的態(tài)度讓江老師火冒三丈。性情中人的江老師在講臺上咆哮,公開撂下記大過的宣言,忤逆師長。
周記內容一面倒,小孩子的措辭總是激烈的,幾個激動的同學整篇都在指責。
“沒看過這種老師?!?/p>
這樣的不滿從學生擴散到家長。一些家長開始醞釀,是不是能換老師。
這就是我現在面對的情形。這只能冷處理。
好吧,我先安慰自己,至少比前幾屆好--黑函寫到教育局,指名道姓,搞得人仰馬翻。
我先和江老師聊了一下,他也承認那天的確反應過度了。
說服昆山去道歉花了我整整一天的時間--
“我又沒錯,為什么要道歉?”
“你在對話的過程中讓江老師覺得你很不禮貌?!?/p>
“我本來講話就是這樣,是他自己要這樣想的?!?/p>
“話不是這樣說。本來課堂上就是要互相尊重……”
“可是……”
昆山終究去向江老師道歉了,大過總算是免了。
老師其實不求什么,就是一個尊重罷了。但我知道昆山心有不平,這也不是他的錯。另外找時間開導吧。因為接下來的才是最難辦的--家長。
家長會中,會長呂先生試探性地問詢了一下上課情形。我非常慶幸呂先生是很明理的人,他沒有給我任何壓力。但是家長的意見總是意見,他也必須傳達。
“各位家長,我知道大家想問什么。我就明講好了。”我真的很誠懇地說。
“建中不可能因為家長運作而換老師,從來沒有,不可能。但是,我要說的是,學校不會拿這個班開玩笑。老師絕對都是一時之選。江老師也許很有個性,但是是個非常好的老師,這一點我保證。
“再來,學生要習慣各式各樣的老師風格,這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然后也要學習怎么應對進退是比較妥當的。這事情沒有誰對誰錯,就是風格的問題。而風格是要互相協調和適應的?!?/p>
家長都很明理,點點頭。班上許多家長自己也是老師,很能體諒這樣的處境。
“老師,聽你這樣說我們就放心了。因為學生回家說的都是個人的感覺。習慣老師的確是學生應該學習的?!眳蜗壬f。
所以,家長部分總算解決了。
唉,弄得我滿頭大汗--江老師,以后請少一點這樣的勁爆場面,不然班主任真的很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