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 李達的三大憾事(2)

嘿,我知道你 作者:蘭海


“蘭海,你知道嗎?以后我的小孩,我絕對不讓他讀寄宿?!崩钸_堅定地告訴我,“我要每天和他們在一起?!?/p>

很多父母會用寄宿的讀書方式來換取自己的時間,這到底值得嗎?看著李達日漸成熟的臉龐,聽著他對自己童年的清醒回憶,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孩子的童年是需要父母的陪伴的,而這個時候他們的開心與興奮、難過與傷感都是那么的敏感,而每周僅有一次的見面讓年幼的孩子沒有辦法把心情完全釋放給父母。只有當又一次需要分享的時候,他們才會知道自己的需要,但卻找不到可以和自己共同承擔的人。[任何一種教育方式的變化都需要我們調(diào)整相應的教育策略。孩子進入寄宿學校之后,父母要和他們有更多的交流和身體接觸,還要更多地關注他們的內(nèi)心狀態(tài)。]

“告訴我學英語又是怎么回事?”

李達是一個很有主意的小孩,當然很多時候也表現(xiàn)出一種固執(zhí)。大多數(shù)男孩子生來對于語言學習都會覺得厭煩無比。三年級的時候,李達在堅持了自己不學英語的意見后,父母也就沒有堅持讓李達學習了。到現(xiàn)在,各科成績包括英語也很不錯的李達開始反思自己是否喪失了一些機會。

“蘭海,你知道的,我們有時候就是會犯懶,我們有時候就是習慣抱怨。但實際上,如果父母們強硬一下,我們也就去學了。我現(xiàn)在遺憾的是,如果我的英語能夠再好一些,我就更有信心上一個更好的學校了。”

“你中學讀哪個學校知道了嗎?”

“知道了。”李達說出了中學的名字,果然是北京一所很棒的中學,“可我想得更多的是將來,我還是想去更遠的地方,看更大的世界?!?/p>

李達第三個遺憾的引發(fā)源是迎風世界通識課程。在這個涵蓋面很廣的課程中,李達一點點地積累著自己的能量,在看到廣闊世界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并由此對更大的世界充滿了更多的向往。而閱讀面的狹窄,讓他無法開拓出更多的渠道來了解這個世界。

“李達,不管是英語還是閱讀,現(xiàn)在我們都還有時間,不是嗎?我們加油,讓這個遺憾盡早終結?!?/p>

孩子們需要的是什么?他們可能怕累、怕疼,他們也會嚷嚷和抱怨。但在每一次關鍵的時候,他們是需要我們推他們一把的,嚴厲的要求看上去不近人情,可確實是這些年少自控力弱小的孩子們的需要。他們看不到自己成長的需要,他們需要話語權,孩子們的意見和選擇需要尊重,而我們成人則需要站得更高些,讓他們的將來不要因為現(xiàn)在的懶惰而遺憾。

李達最后告訴我,在他四年級的時候,成績突然下滑。每一次他都在掙扎中前進,但是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沒有被老師看到。那段時間里的他難過到想破罐子破摔,不想做作業(yè)、不想做任何與學習有關的事情,似乎自己做什么都是錯的。值得慶幸的是,他有一個總能發(fā)現(xiàn)他優(yōu)點的媽媽。[當所有人都不信任孩子的時候,父母需要站在他們的身后,相信他們能戰(zhàn)勝困難。更重要的是,孩子比我們?nèi)魏稳硕枷M约菏且粋€成績好的孩子,而我們往往忽視了這一點。]成績保持原狀時,媽媽會說居然沒有掉隊,真好!成績每提高一分時,媽媽會歡天喜地地告訴親人和朋友。李達說,正是媽媽的這種有的放矢的認可,才讓他度過了那段不受老師們待見的日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