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會賺錢您就有錢嗎?

我最想要的理財書 作者:李南


讓夢想照進現實我們知道了為什么要理財,也明確了理財目標,了解了制定目標的方法。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您有多大腳得量量吧?理財是自己的事,同樣年齡、同樣性別、同樣收入、同樣家庭構成的兩個人的理財方法可能大相徑庭,因為他們的目標不一樣,生活方式和對風險的承受程度不一樣。一樣的是,當他們開始理財的時候,都得量量腳,以決定穿多大的鞋,讓這一路上走得舒服一些。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開始量腳選履吧!

會賺錢您就有錢嗎?

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我們總覺得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何讓現實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呢?這就需要制定理財規(guī)劃。

先舉兩個例子。一個是章小蕙,鐘鎮(zhèn)濤的太太,她先讓自己的第一任丈夫鐘鎮(zhèn)濤破產了,兩人離婚以后,第二任男友飛蛾撲火,于是又一個男人破產了。Shopping是她的一個最大的愛好,這讓很多女孩子心有戚戚。但人家的段位不一樣,就是她只要看上哪件衣服,哪怕飛到非洲,也一定要買回來。鐘鎮(zhèn)濤曾在回憶錄中講過一則他們早年婚姻生活的軼事,章小蕙有一天晚上做夢,大概是夢見了某件靚衫,然后在夢中大喊一聲“so beautiful”,鐘鎮(zhèn)濤渾身一戰(zhàn),知道第二天信用卡只能自求多福了。

再一個例子就是拳王泰森,這位老兄最近在演電影,但是他演的A片永遠不可能在中國上映。為什么這樣一個享譽全球的拳擊手,會淪落至出演A片呢?因為“我需要錢”,泰森說。這也難怪,他當年身價超過4億美金,但他揮霍的能力也超越了大家的想象,每月生活費四十萬美元(還不包括買名車和別墅),寵物則是一只每頓吃掉一條馬腿的名叫“肯亞”的白老虎。

總結一下這兩個例子,首先他們有一個共性,就是都很能賺錢;他們還有另外一個共性,就是都不會理財,即對自己的財富沒有規(guī)劃。所以,能不能賺錢和有沒有財富是兩個命題。

每個家庭都坐在一架財富之車上,那么,您家的是雙輪驅動還是獨輪車呢?

這話怎么講?就是看看他們是怎么賺錢的。是靠勞動賺錢,還是靠投資賺錢?打拳也好,唱歌也好,拍電影也好,都是一種勞動付出,這和我們每個人上班是一樣的,只是職業(yè)不同而已。這是一種收入,也就是小車的一個輪子。另外一個呢,是您通過勞動獲得以后,沒有完全消費掉,剩下那部分積攢下來的資產,資產是能賺錢的錢,這就是小車的另一個輪子。

理想的演進方式應該是,剛工作時收入的輪子越來越大,三十歲以后,資產的輪子跟上,與收入的輪子逐漸并駕齊驅,并最終超過收入的輪子,當您僅憑資產的輪子也能穩(wěn)穩(wěn)地行走時,這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但是這車可不能瞎跑,更不能跑到哪算哪兒,否則縱使泰森那輛4個億的豪車也跑成自行車啦!所以理財的目標和規(guī)劃很重要,就是我到底要干嗎,如果我就是想穿世界上最好看的衣服,買最好的首飾,或者像泰森那樣想養(yǎng)老虎就買老虎,您也得看看有沒有人為您買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