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1999年12月9日,北京市政府專題會議以南城污染較重為由將奧運會主場館、奧運村和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qū)選址確定在北郊中軸線一帶。因為這個方案除了上述的優(yōu)點外,更重要的是從這片區(qū)域往北,一直沒有進行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建設,拆遷量小,建設難度低。用地周邊還有大片綠化,環(huán)境優(yōu)美,城市形象好。
奧林匹克公園在北郊選址就確定了公園與北京古老中軸線的密切關系。北京奧運場館規(guī)劃以中軸線為主,國家體育場、國家游泳館、奧林匹克公園等北京奧運會主場館,都位于中軸線往北的延伸帶。
北京的中軸線有700多年歷史,早在元朝建都時,北京就形成了以皇權為中心的中軸線布局。很多重要的皇家建筑都依傍著這條中軸線,如今,奧運場館也放在這條中軸線的延伸帶上,北京市政府對奧運會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奧林匹克公園總用地1215公頃,集中了11項奧運比賽和10個奧運場館,還包括奧運村、國際廣播電視中心和主新聞中心等重要設施。
奧運會使得世界聚焦北京,屆時,北京將為全世界幾十億雙眼睛所矚目。當世界幾十億雙眼睛投向中國,我們究竟要讓世界看到什么?
一支全新的建筑大軍,正在雄心勃勃地改變著首都北京的面貌,熱火朝天的城市建設,吸引了全世界建筑和城市規(guī)劃界的視線。
一群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筑師、藝術家和工程師從世界各地聚集到北京,為地球上最大的鳥巢添磚加瓦。這個300萬立方米的奧運主會場,標志著中國已經(jīng)成長為一個體育大國。隨著國家實力的增長,中國將更緊密地融入全球體系。
經(jīng)過數(shù)年艱辛不懈的努力,奧運會場館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了國際聲譽。美國《時代》雜志評選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跡,國家體育場、中央電視臺新址和當代萬國城榜上有名;美國《大眾科學》雜志評選2007年世界七大創(chuàng)新工程,國家游泳館——水立方一舉奪魁,并獲“威尼斯國際建筑主題獎”等多項世界獎;英國《泰晤士報》評選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中,國家體育場、中央電視臺新址和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再次入選……2007年,世界給予了中國建筑界最多的關注,也給予了最多的榮譽。
奧運會給了中國這樣的機遇,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采取全球招標的方式進行,來自世界各地的177家設計單位報名參加了這場激烈的角逐。美籍華人貝聿銘,瑞士人赫爾佐格、德梅隆,法國人保羅·安德魯,荷蘭人庫哈斯,英國人諾曼·福斯特……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頻頻出現(xiàn)在中國的各大設計院,出現(xiàn)在新聞報刊的頭條,他們從世界各地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中國設計現(xiàn)代化的建筑,用充滿創(chuàng)意的建筑作品裝扮著古老的北京城。他們奉獻給炎黃子孫一座座令人眼花繚亂的奇特建筑,使北京變得更加現(xiàn)代化,更加具有國際大都市的風范。
北京奧運會無疑是一場體育的盛宴,她將帶給人們歡笑、獎杯和新的世界紀錄。但離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最近,最直觀的寶貴財富就是奧運建筑。鳥巢像一個威武的猛士崛起在奧林匹克公園旁,水立方像一個風情萬種的女人依傍在鳥巢的身邊,與鳥巢遙相呼應。形成了地與天、陰與陽、水與火、內(nèi)斂與張揚、詩意與震撼、可變情緒和強烈性格之間的共生關系。國家體育館扇舞輕揚,首都體育館煥發(fā)青春,奧林匹克公園網(wǎng)球中心清水芙蓉,奧林匹克公園曲棍球場和射箭場兄弟比肩,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倚靜制動,北京射擊館動中取靜,北京射擊場飛碟靶場烽火西山,鐵人三項賽場水陸縱橫,英東游泳館池水自潔,奧體中心體育場跑馬占地,奧體中心體育館輕妝簡形,擊劍館刀光劍影,五棵松棒球場拆裝自如,朝陽公園沙灘排球場黃金海岸,老山自行車館融古通今,老山小輪車賽場巔峰之戰(zhàn),北京大學體育館中國脊梁,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體育館占盡風光,中國工業(yè)大學體育館羽中即景,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風華絕代,北京理工大學體育館秀外慧中……
這些首都新地標的誕生象征著中國龍的崛起,昭示著中國經(jīng)濟的騰飛,展現(xiàn)著中國建筑文化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