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上的風(fēng)(21)

兩天 作者:羅塵


74

現(xiàn)在,我的心里有一個洞。那里是空的。風(fēng)能從這邊直接通到另外一邊去,那是奶奶走后留下的。走在人群中,我時常會想起她,想到那個洞口的冰涼。我時常后悔在她生命中的最后幾年,我遠(yuǎn)離她,離得遠(yuǎn)遠(yuǎn)的,連電話都不愿意打一個。我怪她在電話中表現(xiàn)出的耳聾,口吃,無休止地問我是否吃得飽穿得暖。我不愿意理她,她總聽不懂我的故事,我的感受。

我忘記了,兒時的我是多么口齒混沌,她又是如何耐心地聆聽。

我都忘了。

75

我曾仔細(xì)研讀過精神分析學(xué)方面的書籍。書上說,情感來源于生理反應(yīng),生理反應(yīng)是物質(zhì)化的。從科學(xué)角度來說,這有些道理。書上又說,祖父母總是特別寵愛孫子。與父母相比,他們對孩子的責(zé)任要小,總想把孩子吸引到身邊,從而表明自己還能獲得感情。這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使老人們難于肯定自己的價值,有時他們便會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來找到這種肯定——譬如發(fā)牢騷。因此,我們可以相信,祖父母的離開,對備受寵愛的孫輩們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他們失去了一個仆人,一個盟友。

76

如果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就不應(yīng)該對眼前的一切抱怨。奶奶已經(jīng)不存在了,我就沒有必要去懷念一個早已不存在的人。甚至她與我之間所發(fā)生的一切,我都應(yīng)該按部就班地忘記。生活中,我們早已經(jīng)習(xí)慣了這樣。就像很多海誓山盟,最后事實證明,說話的人只不過是為了一時口快,或是別有用心。

文學(xué)或許也是不應(yīng)該存在的吧?文學(xué)能有什么用呢?無聊的消遣物罷了。可我們不能到了最后什么都不留下吧?可為什么又要留下呢?一個唯物主義者,他所需要面對的,只有且唯一只有他自己的問題,他當(dāng)下面臨的問題。其他一切都不存在。

那我們的情緒又該去往何處呢?

為什么要有情緒呢?情緒是無用的啊。

可什么又是有用的呢?為什么每件事情都要去追求是否有用呢?

任何一個實用主義者的人都不會明白,夕陽給人的震撼,情感給人的力度。

……既然如此,可為什么,我們又總是在遺忘呢?

77

子夜的三環(huán)路孤獨極了,洶涌的人群無情地在子夜拋棄了它。它默然地延伸著,伸展開它的身體,我沿著它,一路疾駛。我以為我能這樣一直開到天上去。蜂擁而來的路燈也不能阻止我。誰都不能。

我確定我的生命在夜晚,在無數(shù)個夜晚和夜晚之間,尋找,尋找我來到城市以后所遺失的一切。像一個半獸人。

78

深夜的時候,我躺在床上,看著時光從我的床邊緩緩地流走。我伸伸手,什么都抓不住。聽說人死的時候,手掌會適時地松開。這意味著他是在和人生中所有的一切訣別嗎?你松開了,就死了。那是不是反過來說,人活著,就是在不停地抓住些什么。身體就像一個巨大的黑洞,手不停地抓,不停地試圖填滿這個洞。只要活著,這個洞口就永遠(yuǎn)是張開的。

我躺在深夜的床上,手掌一遍又一遍地試圖松開,一遍又一遍地模擬人死去時的情景,最后,我渾身痙攣。我被那種巨大的情境所震撼。我仿佛真的看見自己生命中所擁有的一切正在以離弦之箭一般離開我,它們頭也不回。我恐懼極了。剛松開的手又緊緊地握了起來。我怎能不在乎呢?那都是我用生命、用時間、用尊嚴(yán)換來的啊??墒寝D(zhuǎn)眼,它就不屬于我了。我怎能讓它不屬于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