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在不是一個記性好的人,常常會忘記今天是星期幾、昨天跟別人說過的話、上周就該繳的賬單,以及那些一輩子都該刻骨銘心的教訓……所以我開始習慣隨手記錄一些事情,因為雖然當時很清楚,但可能隨時都會忘記。所幸這不是病,因為我知道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如果這是一種病,那么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都生病了。那么這些該怎么解釋呢?應該比較像“習慣”吧!
我們都活在“習慣”之中,“習慣”不見得不好,但是它絕對容易讓人思考模式僵化、沒有變通性,尤其現(xiàn)在的社會瞬息萬變,如果我們是靠著習慣在生活,勢必有一天會深深體悟到與時代趨勢脫節(jié)的失落感。勵志格言就是一個例子!許多言之有理的格言,不管時代如何演變,它總會出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里,適時地借以激勵自己;但并非每一則勵志格言放在任一時代都適用,有些觀念如果不能變通,反而會變成一種滯礙,這也就是我為什么要整理出一些需要改變的勵志格言的原因,因為我們必須了解,時代變了,別讓這些曾經(jīng)鼓舞自己的勵志格言成為我們身心進步的包袱。
在構思這本書的時候,有朋友問我:“難到你不怕得罪了那些資深的勵志作家嗎?”其實我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這一點,因為說到“勵志”,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勵志作家,只是看你寫得好不好,就像有些人一夕成名,他愿意將成功的經(jīng)驗借以文字分享給大家,他就是個勵志作家;將你認為相當具有啟發(fā)性的觀念寫在筆記本上用來提醒自己,你就是自己的勵志作家!這之間唯一的差別僅在于“有多少人認同你”,沒有人認同你,就代表你過氣了、沒說服力;如果你的主張能夠影響別人,資不資深都不會讓你自傲或擔心?;蛟S這本書引起回響之后,也會有人急著要推翻我,只要他言之有理,我一定虛心受教,假如我都能有這樣的認知,我想資深的勵志作家一定會表現(xiàn)得更大氣!
這本書里面出現(xiàn)的每一篇文章,講的都不是理論,而是經(jīng)驗,我會清楚地點出某些勵志格言放在現(xiàn)今社會中的適用性,然后以曾經(jīng)發(fā)生在我生活或是工作中的真實案例來為大家舉例,并且讓大家清楚地了解在自我言行或觀念的轉變之后,你有可能得到什么樣不同的“心視野”,讓大家了解只要動心轉念,就能夠讓你的身心質量得以提升。
其實在撰寫這本書的時候出現(xiàn)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狀況,譬如我認為應該有很多勵志書籍所主張的格言是很容易被推翻的,但是我?guī)缀醴榱耸忻嫔系膭钪緟矔?,竟然找不出什么題材寫,因為這些書中引用的勵志格言還真是千篇一律??!所以我必須更加努力地去找出一些常見的勵志格言。但是也有因禍得福的地方,譬如當我文稿完成三分之一的進度時,計算機竟然無預警地死掉,之前寫的東西就全都等于白寫了,我只能憑借著之前存放在筆記本電腦中的零碎草稿來找回記憶,結果大部分主題都找了回來,內(nèi)容卻幾乎跟原先的完全不一樣,這表示要理直氣壯地推翻某些舊有的勵志格言一點都不難,而且利基點還可以很多元!
我不但要感謝忍受我遲交書稿的、辛苦工作著的編輯們,還要感謝我自己,愿意在可預料引起側目的情況下,能夠執(zhí)著地去完成這本主題相當明確的“反勵志”勵志書,這不但花了我相當多的時間去收集數(shù)據(jù)和市調(diào),也花了更多的心力去構思字句,讓它成為一本具有可信度,而且給讀者帶來好的影響的書籍。衷心期盼不久的將來,這本書能夠成為讀者朋友們再三品味及分享親友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