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問罪使(2)

關(guān)原之戰(zhàn):爭霸天下 作者:(日)司馬遼太郎


家康與三成的戰(zhàn)斗,可謂“頭腦戰(zhàn)”。又過了五日,一月二十日,在伏見的德川公館一室,謀臣本多正信說:“三成那廝,正中了我們的圈套?!?/p>

“啊,中了嗎?”

“中了?!闭劈c(diǎn)頭。他說的圈套,即通過頻繁的聯(lián)姻活動,激怒三成,向三成發(fā)起挑釁,讓事態(tài)陷入戰(zhàn)亂。不發(fā)動戰(zhàn)亂,家康無法取得天下。這是家康與正信暗中采取的基本方針。

“總之,上樣之外的四個大老、三個中老和五個奉行,以相國寺的承兌(別名西笑)和尚為使者,要來質(zhì)問我家。根據(jù)上樣的回答,要將上樣趕下大老的職位?,F(xiàn)實就是這般嚴(yán)酷?!?/p>

“誰送來的情報?”家康岔開了話頭。

“藤堂高虎?!?/p>

“啊,是他呀?!奔铱档哪樕下冻隽寺燥@輕蔑的淺笑。藤堂高虎是秀吉一手培養(yǎng)大的大名(伊豫板島城主,年祿八萬石),此時,這個莫名奇妙的人主動擔(dān)當(dāng)?shù)麓业拈g諜,及時送來殿上的情報。家康說道:“世間真是什么人都有?!?/p>

這種類型的武士,在源平時代和鐮倉時代不曾有過。

(與其說是武士,不如說是個‘老江湖’啊。)家康這樣認(rèn)定。至少,在家康培養(yǎng)的武士團(tuán)隊里沒有藤堂高虎這類人。若存在,家康會毫不留情地將其趕走。

“不換七個主公,不能稱為標(biāo)準(zhǔn)武士”,藤堂高虎可謂正是這種戰(zhàn)國末期的典型武士。他自選主公家,從開始就對主公沒有中世特色的忠誠心志。在喜歡中世武士道的家康看來,高虎是個有些費(fèi)解的人。

高虎的履歷復(fù)雜。他出生在近江淺井家的一個家臣家里。姊川一戰(zhàn),淺井的家運(yùn)驟衰,十七歲時,高虎成為浪人,又侍奉近江阿閉淡路太守。他看阿閉家的將來沒有大發(fā)展,沒干上一個月就逃之夭夭,寄身丹波太守磯野秀家?guī)は?,?shù)月后離去,繼而侍奉織田信澄。信澄是織田信長的弟弟之子,其妻是明智光秀的女兒。信澄因“本能寺事變”而沒落。高虎辭別其家,轉(zhuǎn)而侍奉秀吉之弟秀長。

高虎如此頻繁跳槽,更換主公家,是因為他武藝高強(qiáng)。高虎任秀長家臣的時代,攻打播州別所時,他獲得顯赫功名,博得秀吉青睞,成為主公的直屬家臣,年祿四千六百石。

其后,高虎的功名與其說來自戰(zhàn)場,毋寧說來自他的人際周旋才能。半生里侍奉過六個主公的他,以熟諳人情世故的聰明人而著稱于世。其特別長于調(diào)解人事糾紛,深得秀吉重用。

高虎具有特殊嗅覺。

(豐臣家一代必亡。)秀吉還處于全盛時期時,他就看出了這一步,因為秀吉無子。未久,秀賴出生,他又看到秀吉的壽命活不到秀賴成人。于是,轉(zhuǎn)身投向家康。有一件事,家康記憶猶新。秀吉病重期間,高虎來和他閑聊,說道:“請把在下當(dāng)做貴府家臣,同樣使用吧?!?/p>

此時的高虎,正食豐臣家俸祿。

(此人有何居心?)開初,家康覺得此人蹊蹺,心中提防。其后,高虎頻繁傳來殿上機(jī)密。終于,家康視其為珍寶,成為德川家不可慢待之人。平時,正信總說:“藤堂大人是個值得感謝的人?!?/p>

適才高虎告辭之際,正信送他到門口。高虎低語:“在下愿與德川家共命運(yùn)。有用到在下之處,謹(jǐn)請吩咐。”

“高虎竟說出了那種話?”家康問道。他的心情不壞。高虎這樣嗅覺敏銳的人拋棄了豐臣家,把自己命運(yùn)賭在德川家的未來上。

“是個好兆頭?!奔铱蹈吲d地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