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凱恩的司馬昭之心

大出賣:30年華爾街金融陰謀 作者:(美)查爾斯·加斯帕里諾


不久,華爾街就忘了傷疤,開始尋找未來的機會。拉涅里遠離了華爾街,建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專門經(jīng)營不良資產(chǎn),現(xiàn)在這種資產(chǎn)并不短缺。同時,在離開所羅門僅八個月之后,邁克·摩爾塔拉被高盛雇傭,經(jīng)營它的抵押債務部門。美林開始雇用德崇的一幫老高管,貝爾斯登也是,它從華爾街破產(chǎn)的債券企業(yè)挖來了很多人才。

貝爾斯登的人事是由吉米·凱恩負責的。除了泰迪·福斯特曼以外,華爾街討厭凱恩勝過忌恨德崇和所羅門兄弟的競爭。這并沒有妨礙凱恩雇傭德崇的銀行家,將貝爾斯登打造成下一個德崇,如果高收益的債務能恢復的話(他相信肯定會的)。

凱恩還知道,將他的團隊召集起來才能最快實現(xiàn)他的最終目標--成為貝爾斯登的CEO。到20世紀90年代初,凱恩愈加覬覦格林伯格的位子。多年來他一直垂涎于這個位子,召集了一幫忠誠的人幫助他接管公司,他確定這將指日可待。沃倫·斯派克特是公司最重要的交易員,現(xiàn)在加入了凱恩的團隊,他聰明、冷靜,在操作復雜的抵押債券方面技巧嫻熟,這使得他很快將成為貝爾斯登固定收益部門的主管。

凱恩的另一個“忠臣”是投資銀行家艾倫·施瓦茲(Alan Schwartz),他是華爾街最優(yōu)秀的交易能手,但不是公司最有思想的人之一。一天,施瓦茲和同事在公司高管餐廳吃早飯。“我有一個大問題,”施瓦茲宣布道,“我是買一輛梅賽德斯還是寶馬呢?”

在同事們看來,這很可笑,但是施瓦茲對此卻很嚴肅。

說凱恩是公司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一點都不為過?,F(xiàn)在,他想繼承格林伯格位子的意圖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為公司的成功也算立下了汗馬功勞--貝爾斯登在華爾街走向衰退時不僅頑強地存活,并且蒸蒸日上。這得益于最后的逆向投資--貝爾斯登雇傭了華爾街最不愿雇傭的人。貝爾斯登也承擔風險,但是多虧格林伯格,公司知道何時該承擔損失。

格林伯格本人相當?shù)驼{,但他并不吝嗇支付自己和凱恩豐厚的年終獎--1990年,兩人各賺500多萬,而這一年,其他公司大幅削減獎金。

同時,凱恩開始頻繁公開露面。他接受采訪,雇用了一個咨詢團隊來分析為什么貝爾斯登會如此成功。他說,其他公司可以從曾經(jīng)“低下”的貝爾斯登得到啟示。他告訴朋友和媒體,美林的那些競爭者都是“可笑的人”。他也嘲弄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那幫人。那么德崇呢?和泰迪·福斯特曼不同,凱恩沒有看不起德崇那種不道德的經(jīng)營方式。他憎恨德崇另有原因:那些人和貝爾斯登搶生意,德崇倒閉以后他萬分欣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