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進攻勢頭不妙,一零一師團第一旅團旅團長大久保三郎不禁有些氣急敗壞,他命令自己的侄子大久保永信親自率領(lǐng)一個步兵中隊,從第二道防線東北方向直沖上去,吸引了四十九軍防守火力的猛烈反擊。前線的兩個步兵大隊借助這個機會,利用殘存的三輛97式奇哈中型坦克開道,趁機攻進了防線之中,戰(zhàn)車小隊的三輛97式奇哈坦克沿著陣地正面,碾碎了好幾個簡易工事,沖進了四十九軍某團的防線內(nèi)部,在一個機槍火力支撐點附近,和駐守的一個營發(fā)生了激烈交火。
即使97式奇哈中型坦克是日軍陸軍的主力裝備,但是因為數(shù)量不成規(guī)模,在獨自面對防御工事中的近身步兵時,其損失率也是驚人的。這個營的士兵隱藏在加寬加深的戰(zhàn)壕之中,等到日軍坦克碾壓過戰(zhàn)壕頂?shù)臅r候,使用一面粘有黏膠的炸藥包貼在坦克的底盤或者后引擎蓋上,其余人利用集束手榴彈和燃燒瓶等一切他們可以使用的武器攻擊坦克。經(jīng)過一番激戰(zhàn)后,雖然這個營最后被日軍全殲,但是日軍剩余的三輛坦克全部在這個機槍火力點附近被炸穿了炮塔或者底盤,不是坦克組全員死亡就是引擎趴窩。
就在大久保三郎組織第二梯隊向前突破時,讓日軍老兵為之膽寒的由柴油桶改裝而成的“大將軍炮”,又被中國守軍從戰(zhàn)壕里抬了出來。裝填有重達十公斤炸藥以及無數(shù)的鐵釘,碎彈片等組成的炸藥包的“大將軍炮”,對地面的日軍步兵進行了猛烈的轟炸,盡管這種柴油桶改裝而成的“大將軍炮”裝填麻煩,精度差,射程近,但是對于蜂擁而上的密集人群,其彈藥散射的特點卻是正好對口,幾輪齊射之下,“大將軍炮”射程之內(nèi)的日軍進攻部隊居然也損失慘重。
在經(jīng)過了三個多小時的激戰(zhàn)之后,當日中午十一點十四分左右,大久保三郎眼見進攻部隊戰(zhàn)果不佳,傷亡也比預期的嚴重,無奈只好將進攻部隊暫時撤下,重新組織編組。而對面的中國軍隊也趁著日軍暫時后撤的機會,開始運送傷員,進行救治,并且命令全體士兵不得休息,進行土工作業(yè),將那些戰(zhàn)壕又加深了一尺。原來四十九軍的士兵們腳下都有一個木制的小馬扎,用來墊在腳下,便于趴在戰(zhàn)壕壁上舉槍射擊,而后撤的時候,這些小馬扎也隨著武器等一同被運走。而日軍士兵身高普遍偏矮,站在原先的戰(zhàn)壕里就必須踮著腳尖才能穩(wěn)定射擊,如今又加深了一尺,日軍步兵即使踮著腳尖,也只能堪堪將腦袋露出戰(zhàn)壕,根本無法舉槍進行精準的射擊瞄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