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局長抿嘴笑了笑,“我們這些緝毒大員的頭都是有標價的。這位是處長林劍青,孤膽偵察員,曾打入毒窩連破三個百萬克大案,綽號‘天剎星’,使境內(nèi)外的毒梟們聞風喪膽,他那顆方頭的標價是80萬美元;這位,你的同學楊震忠,緬甸毒販的頭號‘克星’,境外毒販給他那顆瘦頭的標價是60萬美元;這位叫顏景龍,綽號‘掃帚星’,他那顆圓頭的標價50萬;那位小胡子白面書生叫江斌,頭顱標價40萬。其他在坐的都有標價。過去戰(zhàn)爭年代是提著腦袋干革命,如今是提著頭顱搞緝毒。我們的緝毒隊,被稱為陽光燦爛的地下黨哦!”
蕭莉用筆帽反過來幽默地點著幾個干警:“這些境外毒販碰上你們這些克星、天剎星、掃帚星、喪門星,可夠他們喝一壺的了?!?/p>
肖局長呵呵地笑了笑說:“不過話得說回來,片子不能完全按實際來拍。咱們省畢竟是以旅游為經(jīng)濟龍頭,如果讓人感覺到到處是毒犯,遍地是毒品,那誰還敢來這里旅游?恐怕連邊貿(mào)也難搞活呢。”
沉默了半天的林劍青說話了:“蕭科長,我認為片子紀實性很強,也很真實。要知道,這場毒潮的起因是復雜的,所以我們的禁毒就顯得更加艱巨。我在甘肅時就痛切地感到,毒品造就了一支吸毒大軍。這支大軍又反過來需要更多的毒品,連帶吸毒就有了制毒、運毒和販毒,這就是需求造就了市場。這兩者又互為因果,使得前幾年內(nèi)地毒品越禁越多,簡直到了泛濫成災的地步。片子在這方面似乎應該加強一點?!?/p>
“我有一個感覺,”黎書記插話說:“片子里歷史這條線單了一些,比方林則徐只是一筆帶過。其實林則徐可不得了,虎門銷煙,你猜他燒了多少大煙?230多萬斤哪,比我們?nèi)珖@幾年繳獲的毒品加起來還要多不知多少倍。再比如我省歷史上的‘云土’和‘兩桿槍’的問題。1925年我省有119個縣種植鴉片,產(chǎn)量居全國之首,國際市場上‘云土’的知名度不亞于現(xiàn)在的‘雙獅地球’。”
黎書記邊說,蕭莉邊飛快地記錄著。
楊震忠笑著抹了把臉說:“蕭莉,咱們老同學有啥說啥,我覺得片子還空了一點。如果只是泛泛而論,光講功績,不講問題,那,拍出來意義就不大了。”
蕭莉點點頭,“震忠,你的意見很對。嚴格說來,這只是半部作品,下半部分我想拍些具體案例和一些緝毒英雄的感人事例,這也是我來這里的目的?!?/p>
肖局長恍然大悟地說:“哦,你是想從我們這里找素材?蕭科長,這一點恐怕恕難從命哦?!?/p>
“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