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2001年9月11日,所有這一切都發(fā)生了改變。一個月之內(nèi),這個超級大國進入了戰(zhàn)爭狀態(tài)。一年以后,美國頒布了一個新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NationalSecurityStrategy),強調(diào)“美國軍事力量的根本作用”,宣稱“先發(fā)制人”的權力,宣布美國必須維持自己的單極軍事優(yōu)勢。突然之間,到處都在談論美利堅帝國這一話題。相關文章也出現(xiàn)了,不僅限于《華爾街日報》(WallStreetJournal)和《標準周刊》(WeeklyStandard)這樣的報紙,這類言論甚至還出現(xiàn)在《紐約時報》(NewYorkTimes)和《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ScienceMonitor)上,大家異口同聲地支持美國執(zhí)行帝國主義路線。麥克斯?布特在《美利堅帝國研究》(TheCaseforAmericanEmpire)一文中旁征博引地指出,“阿富汗和其他讓人麻煩的地方越來越引人注目”,“那種穿著短馬靴戴著木髓太陽帽的自信英國人再次提供啟蒙性質的外國統(tǒng)治”。歷史學家保羅?約翰遜(PaulJohnson)斷言,“恐怖主義的解決途徑在于殖民統(tǒng)治”。2003年初,哈佛大學人權學者邁克爾?伊格納蒂夫(MichaelIgnatieff)說:“除了帝國,還有什么詞可以更好地描述美國的未來呢?”他認為,美國在伊拉克正在推行帝國主義,并認為伊拉克是“最不可能實現(xiàn)民主和穩(wěn)定的地方”。同一時期,尼爾?弗格森呼吁美國應該拋棄恐懼,披上大英帝國以前使用的帝國外衣。
這些支持建立美利堅帝國的人腦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顯然,沒有人試圖像過去稱維多利亞女王為印度女皇那樣稱喬治?W?布什總統(tǒng)為中東皇帝。相反,大部分支持美利堅帝國思想的人只是認為,無論有沒有國際支持,美國都應該更積極地奉行軍事干涉主義,從而實現(xiàn)某些地區(qū)的政權更迭和國家建設,也就是消滅獨裁統(tǒng)治、“流氓國家”和其他對美國形成威脅的政權,然后建立市場化的、民主化的、親美國的政府。一位時事評論員指出,“美國在21世紀的絕對統(tǒng)治將以自由市場,人權和民主作為旗幟,然后利用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軍事力量確保它的順利實施?!?br>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9?11”后出現(xiàn)的建立美利堅帝國的呼聲似乎并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美國一直享有無與倫比的軍事優(yōu)勢,占領并改造了德國和日本。如果美國那時候能夠成功,為什么現(xiàn)在不可以這樣做呢?面對無法估量的恐怖主義威脅,在“9?11”以后為什么不能實施同樣的政策呢?為什么美國不能像羅馬帝國和大英帝國那樣,負起責任給世界帶來文明、現(xiàn)代化,以及和平呢?
“9?11”之后,這一觀點受到了很多美國人的支持,包括那些從不喜歡帝國這個詞的人,或者那些自認為是強烈反對帝國主義思想的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Friedman)可能是這些人突出的代表。雖然懷疑布什政府聲稱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可靠性,并堅信美國可能是為了確保自己的石油利益,但是弗里德曼卻支持進行伊拉克戰(zhàn)爭,以便“推翻薩達姆?侯賽因(SaddamHussein)的統(tǒng)治,與伊拉克人民攜起手來”,建設一個人們渴望已久的穩(wěn)定民主的社會,“讓人民充分享受自由,提高婦女權利,實施現(xiàn)代教育”。同樣地,邁克爾?伊格納蒂夫,這位“美國入侵伊拉克最著名的自由派支持者”寫道:“現(xiàn)在的事實是,左派人士和右派孤立主義者都反對這種做法,前者甚至認為美國的帝國主義路線是萬惡之源,但是伊拉克有很多人希望美國利用武力為他們帶來自由。”
這些支持建立美利堅帝國的人腦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顯然,沒有人試圖像過去稱維多利亞女王為印度女皇那樣稱喬治?W?布什總統(tǒng)為中東皇帝。相反,大部分支持美利堅帝國思想的人只是認為,無論有沒有國際支持,美國都應該更積極地奉行軍事干涉主義,從而實現(xiàn)某些地區(qū)的政權更迭和國家建設,也就是消滅獨裁統(tǒng)治、“流氓國家”和其他對美國形成威脅的政權,然后建立市場化的、民主化的、親美國的政府。一位時事評論員指出,“美國在21世紀的絕對統(tǒng)治將以自由市場,人權和民主作為旗幟,然后利用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軍事力量確保它的順利實施?!?br>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9?11”后出現(xiàn)的建立美利堅帝國的呼聲似乎并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美國一直享有無與倫比的軍事優(yōu)勢,占領并改造了德國和日本。如果美國那時候能夠成功,為什么現(xiàn)在不可以這樣做呢?面對無法估量的恐怖主義威脅,在“9?11”以后為什么不能實施同樣的政策呢?為什么美國不能像羅馬帝國和大英帝國那樣,負起責任給世界帶來文明、現(xiàn)代化,以及和平呢?
“9?11”之后,這一觀點受到了很多美國人的支持,包括那些從不喜歡帝國這個詞的人,或者那些自認為是強烈反對帝國主義思想的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Friedman)可能是這些人突出的代表。雖然懷疑布什政府聲稱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可靠性,并堅信美國可能是為了確保自己的石油利益,但是弗里德曼卻支持進行伊拉克戰(zhàn)爭,以便“推翻薩達姆?侯賽因(SaddamHussein)的統(tǒng)治,與伊拉克人民攜起手來”,建設一個人們渴望已久的穩(wěn)定民主的社會,“讓人民充分享受自由,提高婦女權利,實施現(xiàn)代教育”。同樣地,邁克爾?伊格納蒂夫,這位“美國入侵伊拉克最著名的自由派支持者”寫道:“現(xiàn)在的事實是,左派人士和右派孤立主義者都反對這種做法,前者甚至認為美國的帝國主義路線是萬惡之源,但是伊拉克有很多人希望美國利用武力為他們帶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