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意是一種用非語言方式表示問候的禮節(jié),也是最為常用的禮節(jié),它表示問候、尊敬之意。通常用于相識的人或有一面之交的人之間在公共場合或間距較遠時表達心意。致意時應(yīng)該誠心誠意,表情和藹可親。若毫無表情或精神委靡不振,則會給人以敷衍了事的感覺。
致意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舉手、點頭、微笑、欠身、脫帽等。
1.微笑致意
適用與相識者或只有一面之交者在同一地點,彼此距離較近但不適宜交談或無法交談的場合。微笑致意可以不做其他動作,只是兩唇輕輕示意,不必出聲,即可表達友善之意。微笑如與點頭示意結(jié)合起來表示意思,效果則更佳。
2.點頭致意
點頭(也稱頷首禮)也是一種致意方法,它適用于在一些公眾場合與熟人相遇又不便交談時、在同一場合多次見面時、路遇熟人時等情況。點頭時要面帶微笑,目視對方,輕輕點一下頭即可。行點頭禮時,不宜戴帽子。
3.舉手致意
舉手致意的場合與點頭致意的場合大體相同,并且是對距離較遠的熟人一種打招呼的形式。正確的做法是:右臂向前方伸直,右手掌心朝向?qū)Ψ剑闹覆n,拇指叉開,輕輕向左右擺動一兩下即可。
4.欠身致意
欠身致意是指身體上部分微微一躬,同時點頭,是一種恭敬的致意禮節(jié),多使用于對長輩或自己尊敬的人致意。運用這種致意方式時,身子不要過于彎曲。
5.起立致意
在較正式的場合里,有長者、尊者要到來或離去時,在場者應(yīng)起立表示致意。如長者、尊者來訪,在場者應(yīng)起立表示歡迎,待來訪者落座后,自己才可坐下;如長者、尊者離去,待他們離開后才可落座。
6.脫帽致意
這是在戴帽子進入他人居室、路遇熟人、與人交談、行其他見面禮、進入娛樂場所、升降國旗、演奏國歌等情況下,應(yīng)行的致意禮。脫帽致意應(yīng)微微頷首欠身,用距離對方稍遠的那只手脫帽,將其置于大約與肩平行的位置,以使姿勢得體、優(yōu)雅,同時便于與對方交換目光。脫帽致意時,另一只手不能插在口袋里。坐著時不宜脫帽致意。
禮儀精髓:
致意的禮節(jié)要求是,晚輩向長輩、下級向上級、主人向客人、男性向女性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