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下之宗室也;齊、韓,周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則必將二所并力合謀,以因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謂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出自《戰(zhàn)國策秦策?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
秦惠王想要出兵打仗撈點實惠,但具體要打誰,還沒有拿定主意,于是在這個問題上,張儀跟司馬錯就當著惠王的面爭論起來了。
司馬錯力主伐蜀,張儀卻不屑一顧地說:“不如伐韓?!笨茨巧袂?,相當鄙視。
因為張儀當時是相國,所以惠王就給張儀個眼色說:“寡人愿聞其詳?!?/p>
張儀得意地沖著司馬錯笑了笑,那意思是:我的地盤我做主!
張儀清了清嗓子說:“我們先和魏國、楚國結(jié)成同盟,牽制韓國,當然討伐韓國不過是美麗的借口,大王您知道我的歹毒在什么地方嗎?我是要聲討周君的罪行,然后再慢慢侵吞魏國和楚國。周君自度難保,為了生存,您猜他會拿出來什么?”
惠王說:“金錢?”
張儀鄙視。
惠王又說:“美女?”
張儀鄙視。
惠王有點怒了:“趕緊說,別跟我玩懸疑。老子還喜歡穿越呢?!?/p>
張儀鄙視自己的火候拿捏得不好,于是謙卑地說:“大王,那就是金光燦燦的九鼎啊,還有天下的戶口圖冊,我們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到時候?qū)毝σ怀?,誰與爭鋒?號令天下,莫敢不從。這才是建帝稱王的大手筆、大氣魄啊!某人主張討伐的蜀國不過是雞肋,咱們這么有身份的人去打他們,根本不可能揚名立萬,再說即便占領(lǐng)了蜀國,也沒什么利處。名聲得到朝廷上去傳播(那時候沒有因特網(wǎng),沒有QQ、MSN等傳播媒介,很慘),利益得到市場上爭?。菚r候也沒有淘寶,很慘)。如今的周王室和三川都是諸侯爭奪的制高點,大王不去爭奪‘屠龍刀’,卻想去要蜀國的修腳刀,這差距太大了,跟大王要建立的霸業(yè)差得太遠了啊。”張儀說得慷慨激昂,指點江山,意氣風發(fā),心說:“看你丫司馬錯上哪里去對去?”
司馬錯看了看惠王,惠王示意可以發(fā)表看法,司馬錯也沖張儀笑了笑,那意思是:美特斯邦威,不走尋常路。
司馬錯近前一步:“大王,國家要富強,就得擴張疆土,軍隊要強大,就得人民富足,想成就霸業(yè),就得廣施恩惠。這三個條件齊備了,霸業(yè)自然而然就成了。如今咱的實際情況是國土狹小,百姓窮困,因此咱們需要從基本的入手,大王請想,那蜀國,雖然是西戎里面的大國,但是卻有夏桀、商紂一樣的亂政。這時候我們?nèi)フ鞣ニ痪褪腔姨鞘帐跋惭蜓??”——司馬錯先說了成就霸業(yè)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