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者,猁蟲;人者甘餌也。今兩虎諍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
出自《戰(zhàn)國策秦策?楚絕齊齊舉兵伐楚》
在講下面這個故事之前,先要講一個《世說新語》中的故事。
周處年輕時為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shù)匾淮蟮満?。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后只剩下一個。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里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游了幾十里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斗。三天三夜后,當?shù)匕傩斩颊J為周處已經(jīng)死了,相互奔走慶賀。
沒想到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百姓以為自己已死而慶賀時,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做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之意。
也許大家認為我要說的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NO!我要說的是“坐山觀虎斗”。
楚國跟齊國絕交了,齊王自然不會善罷甘休,遂出兵討伐楚國。楚王后悔了,當初為什么絞盡腦汁地措辭侮辱齊王?一點后路也沒留,后悔極了。此時,外臨強敵,楚王自然十分憂慮。
陳軫看出楚王的憂慮,就說:“大王不如割地跟齊國議和,并與秦國和解?!?/p>
有朋友就要問了:你上次寫的不是楚王討伐秦國嗎?怎么還要和解呢?別著急,賣個關(guān)子,繼續(xù)講故事。
楚懷王就派陳軫出使秦國,秦惠王見到陳軫就對他說:“先生本來就是秦國人,還是寡人的老臣,都怪寡人處理一些事情欠周詳,并且寡人自己也是不識才,所以先生才會離開秦國,背井離鄉(xiāng)。眼下齊、楚互相攻伐,寡人不知道該幫助誰。先生在忠于您的君王的同時,可否拿出您超群的智慧里剩余的一點,給寡人拿個主意?”
秦王就是高明,感情牌打得技術(shù)高超。套近乎,拉家常,裝無措,討主意,而且給足了陳軫面子,讓陳軫覺得自己確實得到了尊重。這樣的話,陳軫能不說點計策嗎?
陳軫說:“那我就不妨為大王唱一次‘吳歌’?!闭f到這里,“吳歌”也是一個故事。
有個吳人到楚國去做官,楚王十分器重他。有一次啊,這個吳人病了,楚王就派人去探望他。使者回來后,楚王問:“他真的是病了啊,還是思念家鄉(xiāng)?”
使者回答:“我不知道他是否懷念家鄉(xiāng),如果懷鄉(xiāng),他會唱吳歌的?!?/p>
由陳軫的話可以看出,秦惠王的“人文關(guān)懷”起了作用。
這次陳軫要玩玩無間道了。
在廣闊的無間道里縱橫捭闔。
陳軫說:“老規(guī)矩,我還要給大王講個故事,不過這次不是關(guān)于女人的,而是人與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