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不,有時會想著這樣叫的。去年上京謁見的時候,也像今天一樣,你煮的茶,我與興秋殿下相對品茗。就在當場決定,把你作為親侄女兒,接了來家。”
“可不是嗎!當時我還舍不得離開京城,但想起爸爸堅定的決心和深厚的慈愛……可是到了這里,能做伯父的侄女兒,現在我真替自己慶幸哪。伯父,請你永遠,永遠,叫我阿悠……”
“哦,不錯,阿悠是我的侄女,是已死的嫂子的紀念,是姓長岡的我家女兒。我想讓你的那份天才盡量發(fā)揮,同時也是我奉獻給失意的興秋殿下的情誼……”佐渡興奮地,真摯地說道。
現在,府中和家中的上下人們,都以為悠姬是佐渡的親侄女,稱她悠小姐;但事實上,她是主公忠興侯的次子興秋的獨生女兒。興秋是細川一族中唯一忠于豐臣的人,在細川家當然是一個叛徒。關原戰(zhàn)后,被父親忠興驅逐出門,絕了父子之情,以浪人之身隱居京師。
他今年三十七歲,長佐渡兩歲。佐渡的夫人是興秋之妹,郎舅之間是肝膽相照的莫逆之交。興秋做了浪人之后,佐渡每次上京引見,必定去叩訪他的隱居之處,一年四季,還偷偷地派人送錢接濟用度。
去年九月,佐渡代表忠興上江戶將軍府謁見的時候,順路去叩訪興秋。兩個知心的朋友,彼此不提時事,只是叫阿悠煮茶品茗,閑話故舊。這時,興秋突然一本正經地說:“佐渡,你能不能把阿悠接去?”
“什么,主公?這又為何……”
“身如漂萍,前途的命運不言可喻。做父親的,實在不忍這孩子也跟著自己慘淡一生。”
興秋的慈父之心,深深地使佐渡感動。前年悼亡,現在興秋只剩下父女二人相依為命。他是愛子心切,才能下得了這樣哀痛的決心。
“阿悠,到佐渡家去吧?!?/p>
興秋又朝阿悠說。阿悠一瞬不轉,呆呆地望著父親。這以后,三人又商量了好久,阿悠終于點頭,答應到佐渡家去了。這不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給父親自由,能無掛牽地朝著信念邁進。
佐渡也答應了。這是因為他不僅為興秋的慈父之心所打動,也為了悠姬得天獨厚的才氣。不論書法、繪畫,她都使業(yè)師光悅為之驚嘆不已。佐渡愛惜她的才氣,很想在險惡的世路以外,讓她發(fā)揮天賦之才。
佐渡就此到了江戶,一個月后,歸途再訪興秋,把悠姬帶回小倉。當然,對于悠姬的身世是嚴守秘密的,對忠興也只說是前年亡故的嫁在烏丸家的胞姐遺孤,給蒙混過去了。
他禮聘本藩的學者、文人,負責悠姬的教育。
她的美貌和才能,很快便在府中傳開,成為青年們憧憬的對象。寺尾新太郎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佐渡對悠姬卻寄以無窮的奢望:把她教養(yǎng)成才色兼?zhèn)涞呐裕布薮髧鵀橥鹾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