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1)

職場新物種 作者:徐小平


和我以前書里的主人公們不同,這本書里的主人公,都是接受了現代成才觀念、教育觀念、職業(yè)觀念的青年人。

我之前的所有理論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人才市場化。人才市場化,在一代遭到就業(yè)挫折的大學生的面前,本來是一個逆流、支流,但是現在正在變成一個主流。

我的理想是讓所有的中國大學生把人生的主要負資產扭虧為盈,使追求奮斗的虧損變成追求奮斗的盈利,從而在人才市場上獲得killing the market級別的成功。我經常說我是一個文化小販,而不是什么大師名家;我也經常說我只不過是在傳播一種common sense普通常識。因為本來每個大學生都可以取得成功,但問題是——那么多大學生為什么沒有取得應該取得的成功呢?

成功的定義不是擁有學歷。那是中國歷史長久以來所特有的變態(tài)思想,也是所謂計劃經濟的惡果。計劃經濟消滅了資本家,消滅了土地擁有者,隨之被消滅的還有中國人的許許多多的價值觀念,比如人生的奮斗價值觀。特別是大學生的奮斗價值觀,成為了一個重災區(qū)。而且伴隨著大學擴招,這個問題就變得更加嚴重。如果說大學擴招的目的是為了創(chuàng)造更多的高價值的勞動者、高價值的人才,那么這個目標為什么沒有實現?反倒是出現了更多的擁有大學學歷的失業(yè)者?

我宣傳的一個common sense,就是教育要為就業(yè)服務,奮斗要為成功服務。成功的定義就是市場對你的需求。對于一個工廠或者一個公司來說,你的產品和服務為市場所需求,你才能實現你的價值。對于一個人才,也是如此,只有在市場上展示你的才能,才能叫成功。這個common sense,我已經說得太多,說得我自己都覺得挺無聊,但是這的確成為了當代大學生一個人生的癌癥、人生的障礙。

我對自己還有一個定位。我希望我的觀念比全體社會承認的主流觀念能提前兩三年。比如我在2002年提出來“大學生就業(yè)中心論”,04、05年就成為中國社會共識的大問題。到現在為止,我覺得我以前宣傳的東西已經不新鮮了,已經沒有兩三年領先的價值了。我在兩三年前提出不要戶口的時候,同學們聽我的話就成功了,不聽我的話就死定了。但是我現在再說戶口問題,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所以我現在又面臨一個新的考驗。可以說,我自己也遇到了職業(yè)瓶頸。我下一步要做什么,下一步怎么走才是我的價值所在?我如何在自己已經做過工作的基礎上繼續(xù)突破,而不是簡單地重復自己?這是一個煩惱了我很長時間的問題。

職場新物種Follow me to successXUXIAOPING我之所以把這本書里的主人公稱為職場新物種,是因為我覺得他們已經完成了人才市場化的幾乎所有課題。照我過去的咨詢標準,他們并不需要我,我對他們也沒什么興趣。他們面臨的問題是嶄新的問題。也就是說,在教育規(guī)劃、職業(yè)規(guī)劃方面,我已經不能給他們提供什么幫助了。他們需要我談的是生命的規(guī)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最充分地享受他們的生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