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錯誤不能一直下去(3)

說好做好 作者:星云大師


所謂“會得香云蓋,到處吃素菜”,經懺佛事本來是佛教了生脫死,弘法度眾的法門之一,長久以來,卻因為維生容易,而成為一些僧侶的職業(yè)。眼看不知多少出家眾埋沒大志,墮落僧格;多少社會人士誤解佛教,喪失道心!在深惡痛絕之下,我決定從自己做起,不讓錯誤一直下去,所以凡有人要求我做功德佛事,一定要先成為我的會員或佛教信徒,否則我都堅持拒絕,甚至為此不惜得罪名門大戶。但久而久之,我發(fā)現(xiàn)經懺佛事雖然行久弊生,卻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因為每個人根性不同,有些信徒可以一輩子不聽經聞法,但是百年之后,卻不能不找法師念經超薦;有些信徒可以在平日不參加法會誦經,但是在喜慶節(jié)日,卻一定要延請法師念經祝愿;甚至有些人任你舌燦蓮花,講盡了佛教的道理,他也不信,但是參加了一場功德佛事之后,立刻就被莊嚴的壇場所攝受而皈依三寶。自忖:對于經懺佛事如果一味抱持禁止的態(tài)度,徒然失去了度眾的方便,也是錯誤的,所以后來我訂出一套程序、辦法予以凈化改善,并且一再告誡弟子們,要讓經懺佛事做得莊嚴如法,而不以熱鬧應酬為能事;要讓經懺佛事作為和信徒結緣的方式之一,而不流于世俗經營;要讓經懺佛事能真正地超度亡者,安慰生者,成為一種了生脫死的修持,而不是虛假的應付;要讓經懺佛事促使大家了解佛教對日常生活的美化作用與實用價值,而不只是死后的追思。

三四十年前,佛寺爭相舉行法會,但都是以誦經消災、聚會吃齋為號召,徒有法會之名,而無法會之實。因此,我除了在例行法會中添增說法項目之外,更應當時信徒的喜好需求,到處成立念佛會,在共修中兼帶講經,一方面讓大家知道佛教的好處,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學佛;另一方面借此提高佛教徒的水平。不久,佛教果然適應大家的根機,逐漸興盛起來。記得當時我曾有一理想:“希望將來有一天,世界各地的信徒都能在周末同一時刻,同聲念佛。”

二三十年后,這個愿望果真實現(xiàn)了,我卻又在佛光山開會中提議:“為大眾在周末假日籌劃多樣化的弘法活動?!庇行┑茏硬荒芰私?,前來問我:“師父!周末同時同聲念佛,不是您過去一向的理念嗎?為什么突然要改呢?”我回答他們:“因為時代不斷地變化,念佛會有其時代的意義及功能,在目前多元化的社會里,如果我們依舊以過去的方式一成不變地推行念佛共修,就是錯誤的!”

一九九七年,佛光山封山之后,首度推出“假日修道會”,列出禮懺、坐禪、念佛、朝山、抄經、齋戒、佛學講座、頭陀義工、親子營、青少年營等十種修持方法,供參加者選擇,就是一種嘗試性的突破。從目前各界紛紛組隊報名參加的情況看來,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從而更加警惕自己:“無論是個人或團體,無論是內修或外弘,故步自封,墨守成規(guī),都是錯誤的,不能一直下去,我們必須像海水一樣,時時激蕩,時時更新,才能具有充沛的活力?!?span>

舍利弗曾經問佛陀:“為什么您制定的戒律,有時開,有時遮呢?”佛陀回答他:“這是為了因時制宜,因為有些事情,在此時應該要這樣做,在彼時必須要那樣做。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把握自利利他的原則來行事。”又說:“我所制訂的戒律,如果在其他地方不宜實施,就不要實行?!眰ピ辗鹧?!什么事該不該做,必須因人、地、時、物等背景的不同而靈活變通,否則也是一種錯誤的繼續(xù),為害或許更深。例如:慈悲為懷是對的,但如果放縱歹徒,姑息養(yǎng)奸,就是錯誤的;隨緣無求是好的,但如果喪失原則,不知變通,就是錯誤的;男婚女嫁是對的,但如果認識不清,勉強湊合,就是錯誤的;養(yǎng)兒育女是好的,但如果視為己物,任意處置,就是錯誤的;孝順父母是對的,但如果助其惡行,耽誤前途,就是錯誤的;廣交朋友是好的,但如果結黨組派,陷害他人,就是錯誤的;考試選才是對的,但如果偏重成績,選人失當,就是錯誤的;出國深造是好的,但如果浮夸虛榮,不切實際,就是錯誤的。錯誤有時是因為自己的一念之差,有時是由于前人的偏差誤導,但無論如何,一旦發(fā)現(xiàn)了錯誤,就必須要以無比的決心及毅力,阻止它一直下去,唯其如此,才能圓滿自己的人生,促進社會的進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