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太祖為什么建都南京?
明太祖之所以建都南京,主要是因為江蘇、浙江、安徽這些地方比過去繁榮,是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是糧食和棉花的產區(qū)。他建立了中央政權以后,有很多官員和軍隊,這些人吃什么呢?這就不能不依靠東南地區(qū)的糧食來養(yǎng)活。建都別的地方行不行?不行。以往的朝代建都洛陽、開封、西安,但這些地方交通不方便,糧食也供應不了。為了經濟上的原因,他決定建都南京??墒沁@樣發(fā)生了另外一個問題:軍事上的問題怎么解決?元順帝雖然跑掉了,但是他的軍事實力并沒有受到嚴重損失,他還保存著相當多的軍隊,并且時時刻刻在想辦法反攻。
因此,加強北邊的防御,防止蒙古的反攻是非常必要的。不這樣做,他的政權就不能鞏固。但是建都在南京,對于在北方進行防御戰(zhàn)爭就比較困難了。當然,北邊有一道萬里長城,可是長城也要有人守才能發(fā)揮作用。因此,必須在北方駐重兵防守??墒前衍婈牻唤o誰呢?交給將軍行不行?不行,他不放心。如果他把十多萬軍隊交給某個將軍,一旦這個將軍叛變,他就沒有辦法了。因此,他采取了分封政策,把自己的兒子封到沿邊地區(qū)。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封在北京,其余的,寧王封在熱河,晉王封在山西,秦王封在陜西,遼王封在遼東,代王封在大同,肅王封在甘肅。這些都叫作塞王。每一個王府都配有軍隊。親王除了指揮自己的軍隊之外,在接到皇帝的命令以后,還可以指揮當?shù)氐能婈?。在有軍事行動時,地方軍隊都要接受當?shù)赜H王的指揮。這樣,就把每一個邊防地區(qū)的軍隊都直接控制在中央的指揮之下了。
明太祖一方面建都南京,這樣來解決糧食問題、服裝問題;另方面派自己的兒子到沿邊地區(qū)去鎮(zhèn)守,防止蒙古族南下;而且每年派親信將領到北京來練兵,視察各個地方的軍事情況,指揮軍隊,過一、二年回去,然后又派人來,這樣來鞏固北方的邊防。他自己認為這個辦法是比較穩(wěn)妥的。但是在他死后,情況發(fā)生了變化。他的大兒子早死了。孫子建文帝繼位。當時他的第四個兒子燕王在北京,軍事力量很強大,結果就發(fā)生了皇室內部的斗爭。建文帝依靠的是一些知識分子,這些人認為親王的軍權太大,中央指揮不動,可能發(fā)生叛變,像漢朝時候的“七國之亂”一樣。因此他們勸建文帝削藩,削減親王的權力,把違法亂紀的親王關起來或者殺掉。這樣就引起了各個藩王的恐慌,最后燕王起兵打到南京。南京政權內部發(fā)生了變化,有的將軍和親王投降了燕王,建文帝自殺。(關于建文帝的問題,我們以后還可以講講。)建文帝被推翻以后,燕王在南京作了皇帝,就是明成祖??墒潜狈降能娛轮笓]權交給誰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明成祖決定把都城遷到北京。
我們講了明太祖建國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對當前正在爭論的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看法?,F(xiàn)在就農民起義、農民戰(zhàn)爭到底能不能建立自己的政權的問題進一步提供一點意見。
農民戰(zhàn)爭、農民起義到底能不能建立政權呢?答復是肯定的。既然農民戰(zhàn)爭是要推翻舊的政權,它必然要建立一個新的政權。這個政權有大有小,有地區(qū)性,名稱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是,這個政權是不是農民自己的政權呢?是不是跟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權相對立的政權呢?從所有歷史上的農民戰(zhàn)爭來看,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農民戰(zhàn)爭在建立政權以前,它是要摧毀、沖擊或者削弱舊的地主階級的政權的;但是,等到它自己建立了政權之后,它不可能不根據舊的地主階級政權的樣子來辦事,它不可能離開當時為人們所熟悉的、行之多年的一套政治機構。要知道,摧毀舊的國家機器這樣的理論在《共產黨宣言》里還沒有提到,是在巴黎公社之后才總結出來的。無產階級革命必須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新的國家機器,是只有在有了科學的共產主義理論,有了巴黎公社的經驗之后才能得出的結論。既然是這樣,中國歷史上的農民戰(zhàn)爭怎么可能先知先覺,在還沒有巴黎公社的經驗的情況下,就能摧毀舊的國家政權,建立起農民自己的政權呢?這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農民戰(zhàn)爭取得勝利之后,它所建立的政權必然變質。這也是一個歷史規(guī)律,無論對誰都是一樣的。漢高祖劉邦還不是變質了?!朱元璋還不是變質了?!明朝末年,李自成打到北京做了皇帝,他還不是變質了?!李自成在進入北京以前,能取得廣大農民支持的原因之一,就是過去明朝政府收租很重,人民負擔很重,他現(xiàn)在不收租了,叫作“迎闖王,不納糧”,以不納糧為號召。可是能不能持久呢?老百姓都不交糧了,他的軍隊吃什么?他的政權的經濟基礎、財政基礎放到哪里?他難道能夠喝空氣過日子?不行,維持不下去。因此,他進北京后沒有呆多久就失敗了。即使當時清軍不入關,他的政權也不能延續(xù)多長時間,也不能鞏固。因為他沒有生產作基礎,沒有經濟基礎。農民種地不納糧了,對農民來說很好;可是那時候沒有大工業(yè),一旦農民不納糧,不但他的軍隊沒有吃的,連政府的經費也沒有來源了。這樣,那個政權是不能維持下去的。它要維持下去,也非采取明朝的辦法不可,就是向農民收租。
上面講的是第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