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一段紛亂和嘈雜的討論,過程中,野蠻的仲裁者不屑于介入任何一方。不過弄清事情的真相后,他終于起身,以簡單扼要的一席話結束了這場集會。他對黛族說:“已經賣掉他們的土地,收取部分款項的人,必須接受這個結果。拒收剩余款項并不能取消或影響這項交易。讓美國人立刻擁有他們的土地。凡是對這項決議不滿者,讓他們直接來找我!”
然后,他轉身面對美方代表,“我承諾將保護你們。如果這些人再來搗亂,把他們送來給我。我發(fā)誓,如果他們再勞駕我出面調停,我絕對會拿掉他們的項上人頭……”
對于要開始建立家園的以利亞·強森和其他殖民者來說,波茲旺國王的決定提供了他們所需要的強而有力的支柱。不過,包括殖民者、黛族和美國殖民協(xié)會的代表,沒有人相信沖突會就此結束。波茲旺的貢獻就是讓殖民者有更多時間準備終需面對的戰(zhàn)爭。
一八二二年六月,以利亞·強森和其他選擇留下的人前往蒙色拉多角的內陸地區(qū)。他們開始進行招致西非原住民憎惡的砍樹,以及興建房屋和建構堡壘。
蒙羅維亞于焉誕生。
以利亞·強森對于非洲原住民仍然難以信任,因此在興建房宅之余,開始教授男人和少數女人的戰(zhàn)斗技巧。一八一二年的美英戰(zhàn)爭中,他是黑人兵團的一員。他讓殖民者擔起雙重任務:白天建屋,晚上帶槍巡邏。
當時正值雨季高峰,每天不時會下起滂沱大雨。
果然,黛族對殖民者展開了狙擊。以利亞·強森予以還擊,并殺死了若干黛族人。當時,有艘英國炮艇出現(xiàn)在海岸,想為船員尋找淡水。指揮官上岸后,同意協(xié)助殖民者對抗黛族,但前提是,以利亞·強森必須讓出一小塊土地給大英帝國,并插上大英帝國的米字旗。以利亞·強森斷然拒絕,當時那番話成了日后利比里亞每個學童都熟知的一段名言。
“我們這里不需要立旗桿,因為要再把旗桿拔掉將會比擊敗原住民付出更多代價?!彼f。
對敵對的雙方來說,戰(zhàn)爭顯然一觸即發(fā),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以利亞·強森全力備戰(zhàn),每天操兵,還招募十三名克魯族青年加入他的陸軍兵團,然后教導他們如何使用殖民地的大炮。他們從河流上方運來這些大炮,安置在殖民地四周。
這些殖民者很快就明白,殖民地四周的灌木叢必須清除。不然,黛族可以潛伏到離他們最近的九十米外發(fā)動攻擊。因此,他們偕同克魯族盟友盡量在殖民地與灌木林之間清出更多空地。
在此同時,在灌木林的另一端,有群非洲原住民正在召開戰(zhàn)爭會議。他們要殖民者離開,攻擊時間則是現(xiàn)在。他們對波茲旺的指示早就感到不耐煩。
與會者在這項戰(zhàn)爭會議中達成多項共識。喬治國王更是堅決主張,如果這些黑人殖民者確實想在非洲定居,就應當接受非洲部落國王的保護。他認為,如果任由他們自行其事,這些殖民者不出幾年將會試圖控制整個地區(qū)。
殖民者新的白人代表艾希蒙,通過一名調停者捎了個信息給參加戰(zhàn)爭會議的非洲人。他說:“盡管他們極力隱瞞,他還是充分掌握了他們深具敵意的陰謀;如果他們執(zhí)意對美國人發(fā)動戰(zhàn)爭,絲毫不愿通過友善的方式來解決分歧,那么他們將深刻領教到跟白人對戰(zhàn)的后果?!笔聦嵣?,是跟黑人對戰(zhàn)而非白人。然而,艾希蒙這項威脅并未得到任何回應。
以利亞·強森下令男人每四人組成一支警戒隊,每隔九十米設立哨站巡邏。所有男性殖民者夜里均不得睡覺。他們可以在白天稍稍補覺,那段空當則由他們的非洲盟友在灌木叢擔任巡邏任務。此外,住在殖民地外圍的住家也被勒令不得貼近窗戶。
攻擊行動在十一月十一日拂曉引爆。大約八百名非洲戰(zhàn)士推進到殖民地外圍的警戒隊崗哨,他們在警戒隊發(fā)射大炮前先發(fā)制人,警戒隊根本來不及還擊。有幾名隊員遭到殺害,其余則一路叫喊地跑回殖民地。
非洲部隊很快就掌握了殖民地西部地區(qū)的控制權。他們占據了外圍的四棟房子。房子里沒有男人,只有十二個女人和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