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災(zāi)難發(fā)生之后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凌志軍


如果我的家庭是一個軟弱的家庭,一個低沉的家庭,一個怨天尤人的家庭,那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周明

周明清楚地記得1974年夏天的那個夜晚,以及在那之后發(fā)生過的所有事情。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中,兩個姐姐雙雙死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媽媽的精神世界幾近崩潰,而周明當時還不到10歲。別人的成長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這個男孩子卻是在那一夜之間就長大了。

每天上學走在那條小路上,他就渴望著找到一些蹤跡,能證明兩個姐姐都還活著。路邊的高墻重新矗立起來了,那一天,就是這堵墻倒塌了,把姐姐壓在下面?,F(xiàn)在,它對著他,默默無言,沒有生機。他也看著它,祈禱奇跡能夠發(fā)生,姐姐能從高墻深處飄然走出。一年又一年,小男孩長大成人,他自己的孩子也和記憶中的姐姐一樣高了,可姐姐還是沒有回來,她們成了這個家庭永遠的痛。

那一年周家住在承德。這城市坐落在塞外崇山之間,交通不便,卻在中國相當有名,因為它是舊時皇家的避暑勝地。在共產(chǎn)黨建立新政權(quán)之后,京城有些權(quán)勢的人家每年夏天總喜歡去兩個地方,一個是北戴河,另一個就是承德。但周家是平民,住在城鄉(xiāng)結(jié)合處的一處破舊的平房里,父親當年大學畢業(yè)后從湖南來到這里,可不是為了避暑,而是想要為國家尋找礦藏。

周明出生在“大蕭條”結(jié)束后的年代里,中國開始短暫的休養(yǎng)生息的階段。這以前的三年中,饑荒造成千萬人死亡和一億兒童的營養(yǎng)不良,現(xiàn)在,物質(zhì)緊缺的情形稍有改變,但精神的匱乏卻更加嚴重。接著,“文革”開始了,就像我們在前面描述過的,所有學校全都停止上課,還把那些有點知識的人趕出城市,趕到鄉(xiāng)村。那時候,把一個城里人趕到農(nóng)村去,是除了坐牢殺頭之外最嚴厲的懲罰。但是公開的輿論卻把這叫做“教育”。黨的領(lǐng)袖毛澤東那時候頒發(fā)的一個指示就是,“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p>

對于周家來說,農(nóng)村和城市的界限是不那么分明的。父親出身于湖南邵陽一個農(nóng)民之家,50年代從中南礦物學院(現(xiàn)在叫中南地質(zhì)大學)畢業(yè)了,這在當?shù)剞r(nóng)村是個大新聞。方圓百里之內(nèi)的鄉(xiāng)親都來祝賀,可是按照那時的說法,這叫“臭老九”。幸虧他當初拼命要求當一個地質(zhì)工程師,算是半個工人階級,所以沒有受到政治沖擊。但他為此付出了代價,從南方到北方,隨地質(zhì)隊出入在荒山野嶺間,餐風露宿,居無定所,在野外結(jié)婚,然后帶著整個家在野外到處跑。妻子很長時間沒有工作,卻生活在地質(zhì)隊,兩個女兒和三個兒子也是出生在野外營地里。直到周明上學那年,這家人才定居在這城市的邊緣。

父親一生都在尋找寶藏,這有點像武俠傳奇故事中的那些大俠,但是他的故事沒有那么浪漫,他找到很多礦藏,有金礦、銀礦,還有形形色色周明說不出名字來的有色金屬礦,那都是國家的。他本人一直都是窮人,還是個老實人,媽媽也是一樣。這對夫妻只有一個信念,就是讓孩子們拼命讀書。

姐妹兩人在5個孩子中最聰明也最用功讀書,是老師最得意的學生,也是爸爸媽媽的驕傲。那一年,姐姐讀初一,妹妹讀小學五年級。一天下午,姐姐放學后被老師留下檢查同學作業(yè),很晚還沒有回家。媽媽不放心,讓妹妹去找。

姐妹兩人攜手回家的時候,天黑了。那條路并不遙遠,30分鐘就能走到家,何況這條路也是天天走的,所以沒人想到會發(fā)生意外。但就在這時,下起雨來,開始是小雨,很快就成了瓢潑之勢。姐妹倆頂著大雨繼續(xù)前行,經(jīng)過那堵土墻下。墻倒了,把姐妹倆埋在下面。

雨還在下,風還在刮。母親左等右等,不見女兒回來,急壞了。丈夫在野外找礦,長年累月不回家。家里也沒有電話,不能報信。她只好獨自跑出去,沿著女兒上學的路,跑到學校,再跑回來,在風雨中奔跑了一整夜,好幾次走過倒塌的土墻,竟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

天亮了,她在斷壁殘垣旁邊看到女兒的雨傘,突然明白發(fā)生了什么,大叫一聲撲過去,揮舞雙手插進土墻,就像瘋了一樣。土墻被扒開了,但還是晚了,姐妹二人在兩個小時前憋死了。

家庭出現(xiàn)這種變故,真是一個天大的打擊。母親精神恍惚,身體一下子垮下來,神經(jīng)也不正常了。全家充滿了悲傷和絕望的情緒,充滿了怨言。埋怨那條路,埋怨那堵墻,埋怨那場雨,埋怨政府官員,埋怨學校的老師,埋怨自己,埋怨父親就知道為國家尋找金山銀山,不顧家。三個弟弟全都焦慮不安,不再淘氣。姐姐是他們心中的偶像,但現(xiàn)在彼此都害怕說出內(nèi)心中對姐姐的思念。

母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讓自己平靜下來。在確信兩個女兒真的不能回來之后,她也不再去那條小路上尋找。她還有三個兒子,還有希望。

“不要抱怨,要靠自己?!蹦赣H總是對兒子重復(fù)這句話:“只有自己的本事最可靠?!?/p>

當母親第一次這樣說的時候,就意味著她已經(jīng)平靜地接受了所發(fā)生的一切,已經(jīng)從絕望中擺脫出來,也意味著這個家庭開始了新的生活。

周明本是兩個姐姐寵愛的小弟,現(xiàn)在卻覺得自己在家里有了一份責任。他從這一場變故中學到了很多,打算把自己變得像姐姐一樣優(yōu)秀,像母親一樣堅強。

很多年以后這個家庭的成員們坐在一起的時候,母親還會重復(fù)當年說過的話:“不要抱怨,要靠自己”。

周明也會說:“如果我的家庭是一個軟弱的家庭,一個低沉的家庭,一個怨天尤人的家庭,那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