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十二月,岳飛在相州(今安陽市)又看到了一張大元帥的招兵告示。告示上說:北方的金國派兵南下包圍了東京,東京危在旦夕。當今皇帝(欽宗趙桓)的九弟康王趙構受封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在相州設立了大元帥府,除召集各地勤王兵馬之外,并廣為招兵,組成勁旅,往救東京。岳飛看了這份告示,心情十分激動,覺得又一次投軍報國的機會來了。
自從1122年初第一次投軍以來,四五年中,他雖然多次投軍,但是因為時局變化太大,國家大事舉棋不定,統(tǒng)兵將領級別不高,雖然奉命招兵,遇到戰(zhàn)事不利,補給困難,維持不下去的時候,只好遣散,隊伍存在的時間都不長久,使他一直得不到一次真正殺敵立功的機會。在他和相州韓家子弟交往的時候,他也聽說了一些軍隊的內情。例如1122年那次投軍,統(tǒng)軍大將是大奸臣“六賊”之一的童貫。當時朝廷本想大舉招兵,配合金兵去打遼國,收復燕云失地。但是訓練不久,時局發(fā)生變化,遼國為了避免兩面受敵,準備集中十余萬精兵,先來打垮宋軍。朝廷自知不敵,要童貫馬上撤兵,退回國境,并且公開傳令,在行軍途中,要給遼兵讓路,不許發(fā)生沖突,如有擅殺遼兵一人一騎者,一律軍法懲處。既要當兵打仗,又不許殺敵傷人,即使挨了打,也不許還手,天下哪有這種怪事!岳飛當時在進軍途中已經(jīng)見到了幽州(今北京)的城樓,有人還誤以為這就是金國的黃龍府。后來突然聽到傳令退兵,為怕逃跑不及,軍資武器拋棄一地。沿途遇到遼兵來襲,流矢傷人,也都忍氣吞聲,不敢還手。許多老兵后來談到這件怪事,都還氣憤不已。而這次招兵,是當今皇帝的旨意,由親王(康王趙構)擔任元帥,是為京城解圍,屬于“救兵如救火”那種十萬火急的任務,誰敢遷延不進,誰敢推托不前!因此,他認為這次投軍是個立功報國的大好機會,不會再像過去那樣蹉跎歲月了。
他立刻報了名,約定回鄉(xiāng)把家事安排之后就來報到。這時他的父親岳和與老師周侗均已去世,他回家拜辭母親姚氏和妻兒,匆匆踏雪北上。當時他23歲,這次投軍以后,16年中身經(jīng)百戰(zhàn),屢立奇功,直到被人陷害,為國捐軀,再也沒有得到一次回故鄉(xiāng)的機會。
岳飛來到相州的大元帥府報到,就被編入前軍統(tǒng)制劉浩的隊伍,投入操練。他沉默寡言,絕不表現(xiàn)出自己的武藝高強,只因劉浩在一次校場閱兵中發(fā)現(xiàn)他身手不凡,立刻把他提為一個小隊長。過去他幾次投軍,到過的地方不多,接觸的人也不廣,所了解的國家大事究竟有限,這次到了相州,使他大開眼界。因為軍情緊急,應募的人數(shù)不少,其中既有初次投軍的熱血青年,也有參加過多次戰(zhàn)役的老兵,既有成天使槍用棒的武夫,也有終日舞文弄墨的文士,他要想結交新朋友,可以說十分方便。這時候他已經(jīng)不是登門向別人請教,而是與自己的同事朝夕相處,有的是暢談的機會。岳飛從相州投軍追隨大元帥府一直來到南京應天府(今商丘市),前后半年時間,認識了不少新朋友,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位名叫趙九齡的文士。這位比他年長得多的文士非常賞識他的愛國赤誠和膽識,和他傾心長談之后,成為知己。除了努力幫助他提高學識水平,理解國家大事的許多內情之外,趙九齡還做了一件極為重要的推薦工作,就是把他作為一個難得的人才推薦給河北招撫使張所。由于得到張所的破格重用,岳飛從一個小隊長一下被提升為一個中級將領,從此得到了表現(xiàn)才能的機會。后來張所雖被投降派官僚陷害,不久就被貶到嶺南,抑郁而終,岳飛卻能一直在抗金的歷史舞臺上大顯身手,而且得到機會來到宗澤的身旁,最后成為這位老將的接班人。如果不是得到張所和宗澤這兩位伯樂的賞識,岳飛這匹千里馬就很難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迅速建功立業(yè)。
岳飛第一次投軍是1122年初,這一次到相州大元帥府投軍是1126年末。這中間相距不過是五年時間,為什么國家大事變化得如此之快?五年前,岳飛和一些老鄉(xiāng)都去過東京,那時候他們看到的東京城樓巍峨壯麗、金碧輝煌,令人肅然起敬,心馳神往。到了東京城里,更見綺麗天街,繁花似錦,燈火樊樓,歌聲入云。當時東京城內居民有二十萬戶,光是老百姓就有人口百萬,再加上國家機構,首都駐軍(禁軍也就是中央軍號稱八十萬人),無疑已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城市。宋人孟元老的著作《東京夢華錄》中描繪東京的繁華景象說:“正當輦轂之下(天子腳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斑白之老,不識干戈。時節(jié)相次,各有觀賞:燈霄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游苑。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于天街,寶馬爭馳于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新聲巧笑于柳陌花衢,接管調弦于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qū)之異味,悉在庖廚?;ü鉂M路,何限春游?簫鼓喧空,幾家夜宴?!彼浨迕鞒鲇握f:“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相互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薄扒绾熿o院,曉幕高樓,宿酒未醒,好夢初覺?!彼P下的東京,在五年前真說得上是“世上天堂”。但是風云突變,金兵南下,血雨腥風,殺人如麻,百萬軍民,肝腦涂地,昔日高樓大廈,頓成斷垣殘壁。五年之后,“世上天堂”就變成了“人間地獄”。這一次驚人的大災難究竟是怎么造成的?誰該對這場浩劫負責?廣大軍民在經(jīng)受了血的教訓以后,醒悟過來,痛定思痛,人人痛罵昏君、貪官、漢奸、金賊(金國強盜)。國家大事的許多內幕他們雖然不知詳情,但是一有所聞,他們就會奔走相告,聚集起來,懷著滿腔怒火,狠揍一些貪官、漢奸,打死人的事,經(jīng)常發(fā)生。
在這最近的五年中間,許多機密大事都在不斷地曝光。過去被視為禁區(qū)的萬歲山,又稱艮岳,原是趙佶個人享樂的皇家園林,只有幾個心腹大臣才能進去,而且要遵照一定的路線出入,不許亂走。里面的一花一石,一草一木,誰也不能亂動,里面的亭臺樓閣,小樓密室,誰也不敢亂看。到了金兵攻城,軍情緊急之時,軍民奉命入園搬運炮石,協(xié)助守城,大家一擁而入,手持各種工具,到處敲打,選擇堅石,運送上城。于是過去見不到的奇花異石見到了,珍禽異獸見到了,雕梁畫棟珠簾繡幔也見到了,使人眼花瞭亂,使人目瞪口呆……過去趙佶君臣少數(shù)人進行的陰謀外交,誰也不敢打聽,誰也不敢傳說,這時金兵南下,許多把戲揭穿,街頭巷尾,議論紛紛,誰想阻擋也擋不住了……過去對于“六賊”,誰也不敢觸犯,現(xiàn)在皇帝下詔“罪己”,下詔“求言”,老百姓什么都敢說了……
岳飛從相州到達南京應天府(今商丘市)這一段時間,正是國家最混亂的一段時間。廣大軍民雖然知道闖下大禍的是昏君趙佶、奸臣蔡京與童貫一大批人,但是二帝(趙佶、趙桓)已被金兵擄走,蔡京、童貫等一大批奸臣貪官已被趙桓斷然處死,明正典刑,這時已經(jīng)國破家亡,大家把罪魁禍首再嚴懲十次又有什么用!在這漫天烽火,金兵到處橫行,宋軍群龍無首,老百姓走投無路的時候,廣大軍民覺得惶惶無主,岳飛這個存心報國的熱血青年也一樣覺得惶惶無主。過去幾年,他已經(jīng)受過一些挫折,自今以后,孰吉孰兇,何去何從,他還得向人誠心請教。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新朋友趙九齡幫了他很大的忙。
趙九齡給他最大的幫助,就是把他推薦給河北招撫使張所,使他迅速得到重用。當時趙九齡已經(jīng)擔任了河北招撫使司的干辦公事。他推薦岳飛,是讓岳飛成為自己的同事,十分鄭重。其次,他把當時的國家大勢,向岳飛詳細講解,讓岳飛知道,北宋王朝一百多年來出過不少志士仁人,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民心士氣完全可用,國家前途大有可為。目前大局一片混亂,只不過是昏君趙佶大搞腐敗所一手造成,只要許多愛國官員、抗戰(zhàn)派將領能夠組成新的政府班子,再配合河北、河東各地忠義民兵,大舉反攻,恢復失地,只要一次大勝,大局就可以迅速穩(wěn)定下來。他的講解,對岳飛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岳飛過去有許多大惑不解的事,經(jīng)過他的啟發(fā),也就豁然貫通;好像把這二十多年的歷史認真重讀了一遍。